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524章 端平入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即便不被预先告知这江南宋命运,朕亦能断言。”

“这端平入洛,乃必败之局!”

汴梁殿中,赵匡胤同样连连摇头,下了近乎一样的推论。

一旁的赵匡义往后退了半步,随即小心翼翼的冷笑道:

“这理宗乃是兄长血裔,这么说未必太过绝情。”

赵匡胤扭头看空炅法师此举,不由得无语,当下勾勾手道:

“离那么远作甚,朕不殴你便是。”

赵匡义这才松了口气,依言站了回来。

“那花剌子模刚有起势之色,这蒙古便寻了个由头灭其国。”

在他看来,这西夏与蒙古的暂时罢战与其说是议和,不如说是蒙古对西夏的放血阳谋。

在这上面,南宋和北宋一以贯之的犯了個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决策层不知兵。

于是充盈心间的愤怒让他顿时怒视着赵宋官家,然后便看其好整以暇慢悠悠道:

理宗即位后,甚至还有人不服发动过兵变,想要拥立原太子登基,虽然被平定,但也是闹得人尽皆知。

“怎么?不服?”

孟珙的这一脉往上,祖父孟林和高祖孟安都是岳飞的部将,因此也称得上是标准的将门虎子。

说到最后赵普也是摇摇头,显然对此战极不看好。

赵匡义手上念珠又转得快了两分,心里寻思着难怪那南宋小朝廷的什么公卿士大夫多半都是以“最善言和”的赵普为榜样呢。

因此对当时的宋理宗来说,北有外敌、内有外戚、朝堂上党争又愈发激烈,可谓是矛盾重重,这种情况下宋理宗必须要先保住自己的皇位法统合理性。

“正如后世所言……”

毕竟,就算你不北伐,难道蒙古还会放任你占据江南两淮这片在当时全球来说也属顶尖的繁华之地?

因此端平入洛从来都不是该不该打的问题,而是需要怎么打赢的问题。

说着赵普也不由得叹息:

孟珙早在金哀宗发疯南功时因解围枣阳,而且接连击败了金将武仙打得对方全军覆没,因而显名。

这一年三月,在金国灭亡,蒙宋战和未定的情况下,宋理宗命孟珙护送朱扬祖和林拓等人入河南,去拜谒并简单修缮了一下北宋皇陵。

结果北伐军面对的就是蒙金大战之后的中原白地,以及蒙古为了阻挠宋军再次掘开的黄河。

但对蒙古来说算是正中下怀,一年后的秋天,窝阔台以端平入洛为由,从两淮、荆襄、四川三路大举南下。

“然遭此连番战乱,河南河北不知还有多少生民存活。而且黄河改道泛滥千里,恐怕可称千里无鸡鸣。”

1234年金国没了,专权的史弥远也没了。

不需要回答,赵匡胤就摇摇头道:

“绝不会。”

因此……“与其说宋蒙合力灭金,不如说是江南宋被迫灭金。”

西夏即便老老实实分文不取供蒙古驱策,最终也逃不过国力不济而自亡的结果。

赵匡胤想到那话也不由叹服后世言语之无拘:

“一饭之德未必偿,睚眦之怨则必报。”

赵普也从对那几个权臣接连专权的遐思当中回过神来,赞同道:

“就如这西夏,与蒙古既无血仇,又送女送财送兵马,供其驱策。”

于是这一年改年号端平,而这次北伐最大的功绩也写在上面了:入洛。

北伐的大军先是要把五日粮当七日使,在先锋部遭遇蒙古人袭灭后,这点粮食又要当三十日吃,最终六万大军有一半是饿着肚子跑回来的,气势恢宏的北伐最终沦为玩笑收场。

“然由蒙古不分其夺掠之得可见,亡夏之意,早已有之。”

总之,对理宗来说,太庙也献了,皇陵也祭拜了,接下来不趁着河南空虚收复旧地那简直就是傻子!

而在更深层来说,端平入洛还有一层政治意义。

所以才有了孟珙千里走单骑护送大臣祭拜皇陵的戏码,但这只是第一步。

不过这话他自是不会说,只是转而想看看这宋接下来具体如何国灭。

都已经这般境况了,还能有什么名将?能打得过这灭国摧枯拉朽的蒙古么?

【端平入洛是对南宋这次北伐最平铺直叙的命名。

“这铁木真,乃是与狗互咬而无损之辈。”

“如此一来,北伐所需之粮草,简直难以计数。”

“为亡其社稷,甚至不惜追到那天竺,穷追不舍。”

“若是……蔡州之战时为给蒙古三十万石,说不得能……”

毕竟众所周知,宋理宗能够登基为帝,完全就是因为史弥远和原太子矛盾不可调和,所以趁着宋宁宗身死矫诏所立。

“这是教你,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此谓之兵不厌诈。”

赵匡义的眼神重新低了下去,旋即就听到兄长慢悠悠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你以为,这蒙古能坐视这理宗偏安?”

然后光溜溜的脑袋上就登时遭了一击。

北伐收复故都,对宋理宗来说就是必须要执行的第二步。

无论是宋徽宗时的士大夫们,还是南宋时的总兵和宋理宗,都是把国家存续的生死存亡之战当做玩笑一样。

北宋那惹人发笑的伐辽取燕就不说了,南宋既然要打,就应该上下一心,志在必胜。

最终史嵩之甚至直接撂挑子不干,请辞回家去了。

灭金的蔡州之战里,南宋军就是由孟珙负责的,不过这一战算是有惊无险,而护送两个大臣北上拜谒皇陵才更加惊险,有那么一点千里走单骑的味道。

对理宗来说,此时的心情那是恰似蛤蟆跳水井,野驴入荒滩,火大凭鱼烤,锅大任鸟炖,突出一个舒坦。

故而这场北伐虽然时机不是很恰当,但在当时来看却是必须要打,避无可避。

空炅法师愤怒之下不由得拳头攥紧……然后拨念珠的动作都快了两分。

大军仓促上路,内部意见不一,甚至战前做的准备也极不充分。

结果就是两淮战区六万精兵倾巢而出北上了,襄阳战区的最高统帅史嵩之和四川战区最高统帅赵彦呐都还在竭力上疏反对,认为挑衅蒙古实属不智。

这简直是强词夺理!

其中号五十万的四川路由其次子阔端领军,在阳平关遭遇一名宋将亲率背嵬军冲至阵前左右驰射,又遣麾下精兵分兵夹击,给了蒙古军一场大败,并成功夺回仙人关,导致了蒙古这一路进犯的仓促结束。

战后阔端方知其名:利州都统制曹友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