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50章 京城电镜中心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报纸上的新闻毕竟只是个插曲。

常浩南暂时想不出解决办法只是一方面。

还有一点在于,他作为科工委系统内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确实也不好贸然干涉农业领域的问题。

而且归根结底,农业这东西可以简单总结为土地+种子+肥料。

如果这三个基本要素没办法得到解决,政策层面的回旋余地终究会比较有限。

而常浩南和唐林天刚才那一段交流,与其说是正经讨论,倒不如说是中年男人的标配聊天局。

所以在一杯茶见底之后,俩人很快也就重新回到了正题。

“对了常教授,你刚才说,这次是为了新实验室的事情来找我?”

唐林天一边拿起茶壶往杯子里添水,一边问道。

“是啊。”

常浩南点头:

“我应该是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毕业的,算起来也有一年了,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火炬实验室新址的破土动工基本跟他的入职同步,其实说穿了就是专门为这碟醋才包的饺子。

理论上讲,话事人应该就是常浩南自己。

不过那地方毕竟在沙河附近,搁在二十多年后都算京郊,这年头连五环路都没修好呢,就更不用提了。

尤其常浩南现在出行还涉及到一個安保问题。

所以他只有刚入职不久的时候才去过一次。

整个施工过程都是由京航大学负责监督和管理。

“一号主楼目前已经封顶了,只剩下一些内部的设施还没安装。”

跟常浩南有关的事情,唐林天肯定是亲自跟进,所以根本不用再找其他人去问:

“二号和三号实验楼……我上周过去的时候都刚起到第二层,估计再快也得等到年末。”

“宿舍和食堂这些生活配套设施倒是都已经盖完了,但是真要住进去……我还是建议再等等,至少过了夏天吧,我进去看过几眼,味道还是有点大的。”

新实验室总共规划了三座由廊桥相互联通的工作建筑,都是四层地上加两层地下的形式。

本来按照唐林天的想法,是准备参考国外的一些科研机构,把建筑外形搞得科幻一点。

也能跟火炬实验室“面向未来”的主旨相匹配。

但后来为了赶工期,还是放弃了。

“其他的都好说,水电这些都通了么?”

常浩南直入主题:

“我现在手头有一项重要研究,所以准备提前购置一些大型实验设备,咱们校本部肯定没地方放,而且后面再搬迁也不方便,能不能直接落在昌平那边?”

“重要研究?”

唐林天眼神当即就亮了。

人也马上坐的板直。

根据他的经验,如果连常浩南都说一个东西很重要,那肯定是真的重要。

“具体需要一些什么设备?”

与此同时,唐林天的脑子里已经开始思索,今年学校的经费还有多少可供灵活使用。

以及如果再向上级哭哭穷的话,还能额外搞下来多少钱——

带有常浩南名字的经费申请,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容易通过的。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也还有人觉得不服。

但是很快,这种声音就没有了。

毕竟常浩南表现出的投资回报速度简直离谱。

基本上是一年有进度,两年出成果,三年见影响。

哪怕经费主管部门的领导再怎么狭隘,在这种不用担心自己签字拨的款给别人做嫁衣的情况下,也不会心疼钱。

所以既然有这个机会,肯定要好好薅一波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羊毛。

对面的常浩南当然不知道唐林天已经开始构思怎么写要钱的报告了,只是微微抬起头思考了一会,然后掰着指头回答:

“全新的超算、大功率的可变波段脉冲激光器、扫描振镜、碳纤维自动铺设机……然后最好能有一个完整的电镜中心,呃……这个可能成本高了点,也可以先入手一台普通透射电镜和一台有高真空模式的扫描电镜,剩下的可以后面再慢慢补,但是场地得先留出来,就放主楼的地下二层……”

即便唐林天已经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听着这段跟报菜名一样的贯口,还是有点绷不住。

“嘶——”

“嘶————”

“嘶——————”

直到常浩南话音落下,他都还没缓过神来。

“唐校长。”

前者一边心说这老唐的肺活量正经不小,一边伸出手,在对方面前晃了晃:

“您再这样下去,地球变暖可就要有您的一份功劳了……”

唐林天愣了一下,然后才听懂常浩南话里的梗。

“咳咳——”

他有些尴尬地轻咳两声:

“这里面……不少设备都得进口吧?”

“那确实。”

常浩南点了点头:

“至少电镜眼下只能进口。”

虽然他这几年已经带动了华夏不少产业的发展,但毕竟还是要循序渐进地来。

尤其在一些原本特别薄弱的领域,更是还需要积累。

从口袋里直接掏个电镜出来,不存在的。

好在得益于华夏和欧盟之间的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双方在一部分产业和技术上的绑定越来越深,华夏在高端仪器设备领域受到的限制相比前世要少很多。

只是这钱。

肯定还是要花。

“那光是你说的这套东西算下来,折合成本币一个亿怕是打不住了吧……”

唐林天感觉有点牙疼。

2000年度整个京航的到校科研经费加在一起,也就是将近5个亿。

这已经是在1999年基础上提高一倍之后的数字了。

常浩南只是买一波设备,甚至还不是建成整个实验室,就干进去将近四分之一……

哪怕他是校长,这个板也不好拍。

科研是这样的,一线技术人员只要投入到项目中专心研究就好了,可是后方人员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bushi)

常浩南上辈子毕竟也经历过经费申请方面的煎熬,自然能理解唐林天的难度:

“这种大型设备,基本都是一案一价,所以具体费用得根据品牌、型号还有谈判情况来定,毛估一下的话,www.youxs.org。”

这一次,还没等唐林天心肺暂停,他就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咱们这毕竟是联合实验室,所以我们火炬集团也会负担其中一部分费用。”

唐林天稍微松了口气。

但不多。

“另外,这个电镜中心也不是只能产出科研成果,还是能给学校……当然还有我们实验室带来一些经济效益的……”

常浩南继续加码:

“比如给其它研究机构的人做电镜检测,一次收个几百上千块不过分吧?”

“这样细水长流算下来,过上一些年甚至有可能把投资给赚回来……”

这个就是纯纯的画饼了。

电镜主要是生物学和材料学领域用的比较多。

有道是“电镜拍的好,论文少不了”。

但眼下2000年左右,还没到这俩学科爆发的时候,就算电镜中心开门揽客,也不至于像20年之后那样单子多到排不开。

不过这个由头主要是为了让唐林天说服自己——

常浩南能看出来,对方还是想要投这笔钱的。

只是需要咬牙。

果然,在低头看着茶水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唐林天重新抬起头来:

“我印象里,今年年初的时候,科技部、财政部、京城市科委还有科学院,想要成立一个国家级的创新性高端基础科学研究平台。”

“如果能拉到这个项目,你也愿意和这些单位联名的话……钱的问题倒是不难解决。”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