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63章 信我,我们的卫星是民用的!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专利,自然是不用常浩南亲自动笔的。

反正最核心的计算过程他之前就已经整理出来了。

至于其它需要着墨的部分,大部分是一些套话,完全可以交给新进课题组的学生们去完成。

还没有动身前往上沪的王杰就很合适。

毕竟,写专利,是研究生阶段的特色,不得不品尝。

至于常浩南自己……

名义上来说,载人航天工程的总指挥是由国防科工委主任担任,也就是丁高恒。

“对,但这次不是资源系列了。”

“我就说你蒙不过他吧……”

所以,给庄秉昌争取一个育种的机会,最后还是要落实到栾文杰这里。

此番前来,甚至有了些许故地重游的感觉。

但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协调整个军工系统的力量,挂名的成分偏大。

正如栾文杰所说,其内部也还是能再分出三六九等的。

当然,二三维数据可以被阅读,并不意味着能轻易被读懂。

栾文杰摇摇头:

然而常浩南本人却有点懵。

在出发之前,常浩南特地先打了个电话,确定丁高恒是否在办公室——

唯一的共同点是,因为都变成了二/三维数据,所以都能被人的感知所直接识别出来。

“那……需要我做什么?”

高维数据,只是个统称。

要是地震,那可能就比较麻烦了。

结果这位正主竟然恰好就在。

而常浩南自然也乐见于此。

本来准备发呆养一会神的常浩南倒是来了兴趣。

怎么就“解决不少难题了”?

我还没发力呢?

尽管他刷脸进门的权限还在,但毕竟已经有几个月功夫没去过国防科工委了。

常浩南确实已经靠那个算法处理了几次不同的数据,但更进一步的成果,无论是他自己主持的沙漠土壤化,还是之前交给其它系统研究的冻土层和黄土高原地质分析,可都还没掏出来。

“常总,我和丁主任刚刚还提到你来着。”

“原本按照计划,我们将会在2002年到2003年之间发射我国的第一颗海洋资源卫星,海洋一号A,给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海洋局提供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污染监测和海洋科学研究等服务。”

但他的话音刚落,手还没来得及抬起来,就看到房间里面还坐着另外一个人。

“那肯定没有。”

借常浩南的光,指的自然是他开发的高维数据降维算法。

常浩南因为是算法的开发者,再加上开着挂,关注的重点自然在原维度较高的数据上。

在常浩南暗自思索的时候,栾文杰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然后回到了之前的正题上: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应用,上级单位也已经直观地认识到了建设天基遥感系统的作用和紧迫性,于是给我们新批了一笔资金下来。”

栾文杰并没有使用疑问的语气,因此常浩南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正在跟沙发上那人谈话的丁高恒听到敲门声,转头便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常浩南。

被打断的栾文杰和丁高恒对视一眼,笑着解释道:

“从太高维度被降下来的数据确实还需要等待常总你们来解析,不过一些相对低维的数据在经过降维之后,再依靠加大采样密度,然后跟已知地理信息对照的老办法,还是能挖掘出来不少有用的内容。”

“比如今年7月份,就依靠这些数据提前预判了一次秦省紫阳县境内的特大规模山洪泥石流,提前转移走了12个乡镇的群众,少说避免了上百人的伤亡……”

“栾局长?”

“这几年,尤其是资源二号两颗星发射之后这半年,天基遥感已经帮我们解决了不少过去不太容易克服的难题,当然,这里面也借了常总不少光。”

大家都是同一个系统下的同事,现在又不争房子不争地的,先来后到还是要讲。

这可确实是太巧合了——

至少他目前开发的算法肯定处理不来。

如果能把海洋监视系统提前十几年建设起来,那对于高度依赖海军舰队进行物理威慑的美军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要再发射其它的遥感卫星?”

常浩南恍然大悟。

不过紧接着还是走上前,跟对方握了握手:

“好久不见。”

既然答应了庄秉昌去给他……的种子争取一个位置,那他就肯定不会食言。

“小常,进来坐。”

“核电池的安全性太吓人了,好在我们的雷达设备耗电量也相对比较低,而且取消了用于卫星和舰队直接联络的一套数据链系统,所以太阳能电池板足够伺候了……”

栾文杰回答道:

不过,虽然常浩南没有插入话题,但栾文杰却主动看向了他。

“我这边通过数据降维得到的数据才刚开始研究,这都能借到我的光?”

他抬手打断了对方:

前者旋即继续道:

但常浩南看着栾文杰的样子,显然也不是在说笑。

“所以,我们希望能把至少一部分数据处理过程交给星载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可以大大缓解传输压力……”

栾文杰听罢,也不再顾左右而言他:

“目前的资源系列卫星,是由星载数据系统把原始数据传输下来,再由我们的地面站进行处理得到结果,这样的好处是对卫星要求比较低,但只有卫星过顶的时候才能进行数据传交换,时效性很差。”

有外人在,还是要表现得正式一些。

在部署完任务之后,便动身前往了科工委。

……

于是,他还是止住了脚步。

常浩南这下听懂对方的意思了。

不过常浩南落座之后并没有马上开口。

但航天局选择的路线却是正常的先易后难。

“传奇”海洋监视系统是80年代红海军反航母体系的核心,包括有源的US-A和无源的US-P,可以根据基线干涉相位比较法对目标单独进行定位,也可以双星联合进行主被动复合定位。

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量更大,但相应地,解析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

常浩南还没完全从刚刚的震惊中走出来——

“常总你应该知道,我们国家目前已经以独立,还有和巴西合作的方式,发射了总共三颗资源系列遥感卫星。”

而在航天这块,现在至少是个不错的开始。

常浩南的眼神中闪过一瞬间的意外。

他心说这海洋一号要是只有这点功能,自己敢把卫星给吃了。

果然,听到他的问题之后,刚才一直坐在办公桌后面没开口的丁高恒露出了一个笑容,对栾文杰说道:

常浩南直截了当地问道。

说完便坐到了旁边的另一张沙发上。

栾文杰,国家航天局局长。

“原来是这样……”

航空和机械领域,他都算是实现了这个目的。

紧接着,又看向常浩南,解释道:

“这几年,我们在苏联‘传奇’海洋监视系统的技术基础上研发了一套针对大中型水面目标的主动雷达系统,海洋一号除了刚刚文杰同志说的那几项任务之外,还要负责对这套雷达进行效能测试。”

可是玩的这么大,还是完全出乎预料:

“丁主任。”

降维之后,表现出来的低维数据形式也有所区别。

这他当然清楚,毕竟那张引出了后面一系列课题和项目的卫星图,就来自其中的资源二号01星。

常浩南双眼微微瞪大。

总不能对面俩人未卜先知吧?

刚才常浩南虽然给丁高恒打过电话,但并没有在里面说明具体的来意。

竟然还是熟人。

“但现在有了这笔资金之后,我们准备加快进度,争取把发射任务提前到明年上半年,最晚不超过明年第三季度。”

尤其是,山洪类的地质灾害风险属于特征比较明显的。

常浩南来到丁高恒办公室门口,习惯性地准备敲一敲本就敞开着的房门,然后直接走进去。

听到对方的说法,常浩南当即撇了撇嘴:

“栾局长,这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还有海洋污染监测、海洋科学研究……好像也不是很需要时效性吧?”

所以才需要进行之前提到过的数据校核。

“当然资源系列卫星主要服务我国领土以内,这倒不算什么大问题,不过海洋系列卫星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太平洋地区,如果再用老办法的话,可能就不太符合要求了。”

看来这些年,国内还是从北边淘换了不少上一世没搞到的东西。

“哦?”

毕竟他刚重生那会给自己设定的路线,就不仅仅是一个往外掏成品的多啦A梦,而是要带动华夏的相关产业发展。

所以能很快拿出一些成果来也正常。

“等一下栾局长。”

尽管本身定位精度相对一般,在不同条件下只有百米甚至千米级别,但带有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反舰导弹本身也不需要特别精确的目标信息。

另一個人听到丁高恒对常浩南的称呼,也马上回头看了过来。

上次跟丁高恒见面,是刚把那篇庞加莱猜想证明论文发出去之后,被前者邀请到家里去吃饭。

他刚刚确实猜到了这颗卫星必定有军事用途,否则并不需要追求前端数据处理和时效性。

“我记得,传奇系统需要由星载核电池供电来着,咱们的海洋一号……”

再结合他之前就考虑过的反舰弹道导弹……

这撒手锏武器不就有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