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大唐:竟然发现是西游

签到大唐:竟然发现是西游

第18章 太子李承乾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太子殿下?!

李承乾回来了?!

李恪的眉头微微一挑,东宫正主回来了,这是好戏要开场了?!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武德年间,李承乾作为皇孙,受封中山郡王。丰姿岐嶷,仁孝纯深。唐太宗即位,册立皇太子,聪明仁爱。唐太宗爱子有加,派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杜正伦、魏征悉心辅佐和教导。

可见,在早期时,对于李承乾这个太子,李世民还是颇为满意的。

如今是贞观八年,按照历史上的记载,也就是在这一年,二月乙巳,太子李承乾加元服,唐太宗因此大赦死罪以下,赐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天下大酺三日,又大宴群臣,赐帛各有差。

然而在原主的记忆中,并没有关于这件事情的记忆。

瞧着下马步行的李承乾,其腿已然有疾,根据后世猜测,因为李承乾的腿疾,李世民对于这个太子便有些疏远。

只是在后世史料中,并没有说李承乾是什么时候患的腿疾,怎么患的腿疾。

有人猜测是先天的,但若是先天的,怎么会被立为太子?

况且,记载中,贞观三年时,太子太师李纲因为脚疾只能乘着轿子进宫,于是李承乾亲自将自己的老师引上殿并恭恭敬敬地行礼,又向其虚心请教,态度极为礼敬。

足可说明那时,李承乾的脚还是好的,贞观七年时,李承乾大病了一场,估计是因为那场大病,或许另有一种猜测是从马上摔了下来。

不过,在历史记载中,李世民虽对于李承乾的脚疾有些隔阂,但对于这个儿子,李世民也是绝对喜爱的,自贞观十三年开始,李承乾越发叛逆,可李世民却是一再包容。

此时的李恪心中不由微微叹息,暗暗想道:【也不知道现在这个世界的大唐,李二是不是还和前世历史所知一般!

难道……真要逼我造反?!】

此时,李承乾雄厚的声音响起,“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瞧着跪在地上的李承乾淡淡说道,“事情都处理完了?书信上说,你应该还有几日才能回来!”

李承乾忙回道,“父皇,事情一完,儿臣实在想念父皇,归心似箭,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了!”

“好!好!走吧,先回宫吧!”李世民淡淡说道。

这让长孙无忌等人松了口气,现在陛下高兴,刚才的事肯定抛在脑后了,太子殿下回来的真是时候。

可惜,天不遂人愿!

李世民走了两步后,停下身子瞧着长孙无忌一干人说道,“诸位爱卿,就先欠着吧!恪儿,你一位呢?!”

李恪微微一笑说道,“儿臣听父皇的,就先欠着吧!”

如此也好,做人做事留一线,而且这样也能让长孙无忌这些人,在朝堂上咬自己的时候,有些忌惮。

“诸位爱卿觉得呢?”李世民接着问道。

长孙无忌等人:⊙▽⊙!

我们觉得?!要是我们觉得,那干脆一笔勾销好了!

这样欠着,其实还不如叫了的好,这以后想和陛下撒泼打滚,不得有所忌惮吗?

可要说现在叫,怎么叫的出口,他们都是读书人,他们不要面子的吗?!

权衡之下,还选择先把今天过了再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李世民笑着说道,“好,那就先回去吧!”

长孙无忌等人:(???)

瞧着皇帝陛下那脸上是菊花笑容,好想揍他一顿,但我们不敢!

现在这臣子,是越来越不好当了!

回皇宫的路上,李世民和李承乾一直聊着,大部分都是在说李恪,这让李承乾的心中越发的有危机感。

短短的时日不见,他这个三弟竟整出了这么多事,这些可都非一日之功,藏的够深的,这是打算要宣战了吗?!

“三弟,你我也有许久日子不见了,想不到三弟竟优秀至此,将来必是我大唐之柱石!”李承乾夸赞道。

听着是夸赞,可话中有着深意,什么是柱石,一般是皇帝夸臣子的话,李承乾的意思很明显,皇帝的位置你想都不用想,好好当你的臣子就是!

李恪好歹前世也是职场老油条,这点话中意还能听不出来?

淡淡一笑,李恪说道,“只是托了一位前辈的福罢了!哪里比得上太子殿下。”

李承乾笑了笑,“三弟太过谦虚了!”

“事实而已!”李恪淡淡回道。

……

回了皇宫,大臣再入太极殿,开始商量关于推广土豆一事,

群臣的讨论很是激烈,关于各个方面皆有考量,一时间,一群文官争红了脸,要不是天子在,怕是这些人能打起来!

李世民的声音缓缓想起,向李恪问道,“恪儿,你有什么看法?”

李恪闻言回道,“诸位大人说的很好,只是还请诸位大人记住一句话,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一切从百姓的根本利益考虑,自然会做出最好的决断!”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李世民也好,亦或是群臣也好,都将这句话默念了一遍,

“好!好!好!”李世民一连说了三声好,“恪儿心怀天下百姓,实在很好!”

其余的大臣瞧着李恪的眼神,多有复杂,几乎每个人都不同,

如今的太子殿下,多有些叛逆,已不复之前,反而是吴王李恪,颇有一代明君的气象。

这可并非好事,若处理不当,来日……怕又是一场玄武门之变!

李承乾朗声说道,“三弟说的好,大哥倒有些自愧不如了!

等三弟去了自己的封地之后,必然能造福一方百姓!”

李恪:⊙▽⊙!

这就想着把我赶出京城了?!

老子还得继续签到呢,这京城老子说什么都不能离开。

就算离开,也绝不是现在!

长孙无忌此时忙接话道,“陛下,自吴王受封之后,也有两月余了,吴王殿下如今确实该去封地了!”

褚遂良也是接话道,“陛下,吴王如今已然成熟,且有爱民如子之心,应该尽快去封地,管理治下百姓,为大唐建功,为陛下建功!”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李恪:淦!

一帮老东西,这是非要逼着自己离开这权利的中心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