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表哥别跑,这个皇位给你坐

大明:表哥别跑,这个皇位给你坐

第41章 古代也有懒汉【评价票加更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养济院、这个地方,基本都是官府自己营造,其中管理的小吏,也大多是官府编外的成员。

顺天府共有东西南北四个养济院,每个养济院占地三百亩,人数庞大。

养济院的维持,主要是靠节制官府的拨款,以及各界人士的资助来完成的。

每年养济院内的孤寡老弱,分别能在朱佑樘过生日的那天,以及每年元旦那天获得一套新衣。

除此之外,还有一斤猪肉和数目不定的几十文钱。

另外每个养济院,都会在地方上固定有自己的养济田。

一般县城的养济田在一千亩左右,府城三千亩,顺天府这|种,每个养济院大概能分到两千亩。

田地并不多,所能生产出|来的粮食,连自给自足的都做不到。

之所以做不到,则是因为……

“这就是养济院?”

看着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养济院,张伯阳带着不敢相信的眼神望着养济院。

这院内的会厅空地足足有数千平,不下于一|个广场。

但就是这广场,居然搭满了帐篷,无数人挤在帐篷里,瞧这架势,单单这|里的人,恐怕就有上千人。

“足下!足下!”

这个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穿着粗布麻衣,手里拿着书册,戴着网巾的男人隔着老远就大声招呼起了张伯阳二人。

这男子一路小跑,总算跑到了两|人跟前。

顾不上休息,男子就气喘吁吁的摆上了一张笑脸:

“足下、可是要来领养幼童,或者捐献钱粮?”

“嗯……”张伯阳上下打量了这人一眼。

这男人有些瘦弱,脸|色蜡黄,大概是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

这也说明了,哪怕是在天子脚下,养济院的日子也不算太好。

“吾乃都察院监察御史王守仁,这位是寿宁侯府小侯爷张伯阳!”

关键时刻,王守仁知道亮出身份,能够做很多方便事,因此解释了两|人身份。

“这这这……草民东城养济院刀笔吏杨箕,给小侯爷,王大人行礼了……”

突然见到未来的侯爷,杨箕说话结结巴巴,身体哆哆嗦嗦的跪在了地上,叉手行礼。

张伯阳见状,微微皱眉,也不说什么,只是抬手示意他起来说话。

杨箕见到张伯阳让他起来,立马就站了起来,而附近原本还吵吵闹闹的人们也立马安静了下来。

像他们这|种草民,见个小吏都有些口吃,见过最大的官,也不过就是一些从九品的巡检罢了。

这一下来了一|个御史,还有一|个小侯爷,所有人都被吓得低下了头。

望着这一幕、张伯阳微微皱眉,但是也知道不能在这些孤寡人前面询问刀笔吏杨箕。

张伯阳若是询问,那就代表了他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他前世为官的后遗症,总是摆出体恤下属,万事都知道的模样。

在外人面前训斥刀笔吏,更会落了刀笔吏的面子。

尽管来到了封建王朝,他根本不用在意别人的脸面,但是这个习惯他还是一|直保持了下来。

“找个安静的地方。”

“是……小侯爷、御史大人这边请……”

杨箕战战兢兢的带路,张伯阳和王守仁也在孤寡人刻意让道的局面下,来到了养济院执事的小院。

因为前院的事情,养济院的执事早就知道了张伯阳他们的到来。

养济院的官员是一|个有些肥胖的官员,估计贪墨了不少钱银,但是张伯阳也没有追究。

无贪不官,加上大明朝俸禄一|直没有涨过,不贪,就执事的俸禄,养活自己都成难事。

“草民杨忠谦,是这东城养济院执事,不知御史大人和小侯爷前来,草民有失远迎,告罪!告罪!”

杨忠谦跪在会厅地面上,一|个劲的作辑告罪。

张伯阳端起刚刚沏好的茶,喝了一口,微微皱眉。

这茶叶估计是山上的野茶,味道不怎么样,因此他就放下了茶水,直接开口道:

“汝执事东城养济院,吾问汝,东城养济院共有几人?”

毕竟也算是官场交流,文绉绉一点,也是必要的。

好在这执事也读过几年书,考过秀才,因此连忙回应:

“东城养济院,共收纳孤儿六千七百四十三人,孤寡老者七千四百九十七人。”

“另外尚有乞丐九千四百七十三人……”

听到这个数,张伯阳算是知道东城养济院为什么这么拥挤了。

一|个养济院,差不多两万四五千人了,这不拥挤才奇怪了。

“怎么会有如此多乞丐?”

作为监察御史的王守仁,面对这个数,也皱起了眉头。

孤寡老者和孤儿幼童,是明朝官方规定了必须接纳的弱势群体,因此人多人少都符合规矩。

但是这近万乞丐,却让王守仁皱眉,并且脸|色难堪。

对此、杨忠谦则是慌忙解释道:

“御史大人所有不知啊,这繁华京城,不乏有一些懒汉花光银子,不去做事。”

“他们大多没了钱,就来这养济院,吃了几天养济饭,不想去养济田耕种,就跑出去干活去了。”

“赚了钱他们也不捐献,反倒是赌钱亏了,回养济院,直接找一帐篷,倒头就睡……”

杨忠谦话里充满了无奈,张伯阳和王守仁也皱眉对视了一眼。

只能说、对于这|种厚脸皮的懒人懒汉,就连他们,也十分无奈……

中秋佳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9月19日到9月21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