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先声夺春

红楼之先声夺春

第六十章 船行江上之松江城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吴阿毛之事的顺利解决打开了突破口,接下来的检举揭发就容易了很多,先后有十二名军官恶霸被众人指证,由现场的激动情形可以看出,这些恶贼不仅是在外作恶多端,在本军内部也是恶贯满盈,那些下层军丁此时真是出了一口恶气。执法卫队利索地砍去了这些人的脑袋,而那些首先检举的军丁都得到了赏银。有了吴阿毛的例子,近三百无家可归的军丁自愿投到义军中,而其余降兵按上官云之前的承诺全部获释,他们也得到了半两银子的盘缠。因为原左营兵士的军饷便很底,自然也不能对他们太过大方了。

张衡等人对上官云如此处置暗暗称道。上官云此举未必全能肃清那些作奸犯恶之徒,但敢于留下来效力的降兵定是没有此类人物的,谁也不敢保证以后不会被检举出来。而惩恶释俘的行为将会给义军带来良好的口碑,这对将军所言的伟业将是大好处的。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义军都受到了一次良好的纪律教育,那些刚入义军的人所受到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而上官云的此等处理俘虏的做法,更为其他将领上了生动的一课。

不到半个时辰,一切安排妥当,一千名江扬义军扬帆远去。没有人来送行,也没有依恋不舍。福山港上只有十来人站在那儿目送这支部队远去,那些一直胆战心惊地大户们终于没等来家破人亡的惨剧。他们惊悸未消,心中却又生出些别的感觉,这是支有点怪的义军。

刚过午时,常州府的大队清军便开进了福山城,不少胆小些的百姓又偷偷地送回了抢来的粮食、布匹等物,那个马天锡又回来了。在常州府的严斥下,马天锡终于又从城中搜出些所谓的乱民拿来充数,而那数千清军只能望江兴叹,因为损失了萧世忠的一部人马,靖江水师实力已去大半,他们面对扬帆远去的义军无可奈何。

午后的阳光很好,江面水波不兴,但顺着那东流的水势,船行得也是较快的。五十艘大小船只驶在这宽阔的江面上,并不见其规模。上官云乘的这艘乃是靖江水师的指挥舰,是大号福船,也是船队仅有的一艘,在太湖水师中可没有这样的海船。这艘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着福山城搬来的银钱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若是战时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乘风下压能犁沉敌船。但上官云并不看好船上的火炮,倍径小做工粗糙时有炸膛的危险。

上官云立于船头,身后跟着几名亲卫,那刚参军的吴阿毛和江阴城的汤乞儿也在其中。从各地军丁中挑出自己的亲卫是为了增加主将和各地士兵的信任感。而这些有为青年将会有更多机会聆听上官云的教诲,并更容易升迁。上官云深信这些自己亲自带出的得意门生对自己将会更为忠诚。为了防止有意外情况的发生,几位标统都下到各船去统领所部了,他们的联系主要靠左营的旗语。

自船行江上后,大家都很兴奋,因为有了充足的伙食,更因为摆脱了清军的追赶。但上官云在巡视了一番这艘旗舰后,便一直立于船头向远处凝望。众人不敢打挠他,只在身后静默地立着。

上官云的眼神是游离的,实际上此刻他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在看什么。船行江上的日子他终于有机会好好想一想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冲杀奔波,他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在江南已没有发展和回旋的余地了。即使他能在这夹缝中生存,也不能从容地建立一支自己想要的部队,更不会形成一定的规模。如此,自己所为对这个时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投靠某人的麾下发展,只怕最终被人算计了还不晓得,他是很佩服南明史上那些官员互相倾轧的能力的;眼前的隆武帝很是短命,他也自信斗不过那把持政权的郑氏海匪;鲁王长命但内部斗争也是颇为激烈的,何况那舟山的弹丸之地也没有什么作为,还时刻提防别人给你一刀子;投奔朱由榔吗,现在表忠心为时过早,谁知道历史会发展成什么样?自己拉队伍建城权,那纯粹是给抗清事业添乱。实际上心底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对他说,为这样一个同样腐朽的王朝去拼杀并不是自己最终所愿,而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才是他之所愿,尽管这个理想很遥远。

谁将是他可以依存的力量?是士绅地主,还是最底层的人民,或是些别的阶级群体。这是他要面对的更为重要的问题。虽然他抱定为穷人打天下的宗旨,并且深信这将是自己的追求目标,但眼前的主要矛盾他必须看清,而要想颠覆和重建一些东西这无疑也是最好时机,因为明朝那种腐朽的文官体系也被冲击地几乎荡然无存了,而手握重兵的武人将把持朝政……

“到海南!”灵光一闪,一个念头跳入他的脑海中。

“对,到海南!”海南将是最后受到冲击的所在,他可以得到最多的发展时间,而如果历史不被改写,李成栋、金声恒的反清将为南明和自己提供一个最好的发展机遇;海南拥有最大的富铁矿,这将为他提供最急需的军工材料;而海南的地理位置也更方便自己搞一些海洋贸易;海南的乃贬官之乡,对国家弊政的反思最为彻底,将为自己的变革提供最好的土壤……

上官云想至此处,心中释然,压在心中的块垒终于消释。越过千里之遥,他已锁定了一个目标,这时候它的名子叫――琼州。

上官云等人舟行江上的日子,历史的车轮依然无情地向前辗动,江南大地战火纷飞,生灵涂炭。

嘉定城已遭二屠,义军领袖黄淳耀及侯峒曾和侯峒曾的两个儿子玄演、玄洁城破后壮烈殉难。清军对侯峒曾恨之入骨,杀了他们父子三人还不解恨,还要杀他全家。侯峒曾的三儿子智含不知下落,女儿辅义,孙女异来等为了免遭侮辱,也都自尽而死。仆人杨恕、龚元等人也因为侯峒曾的缘故慷慨赴死,一门忠烈血染千秋。侯峒曾的弟弟,即夏淑吉的公公侯岐曾一家保护老母龚氏和侯峒曾的幼子智含在城破时化装成老百姓,在大家的掩护下逃出了嘉定城。李成栋在对嘉定大肆烧杀抢掠过后,满载数十艘财物撤离了嘉定。

陈子龙的义军未抵杭州便遭三千清军精骑的围剿,全军覆没只身落荒而逃,退回松江避难。

吴易所部太湖军主力在淀山湖一带数战皆溃,余下千余水军至海盐带继续抗清。太湖勇将周瑞为掩护吴易及老营撤退身受三十余处重创,落水而死,沈自?兄弟下落不明,恐也凶多吉少。太湖义军主力唯余“赤脚”张三夫妇所部和吴易亲领的一标人马。

而鲁壮在接到上官云的军令后已于此前三日撤离淀山湖,驻军于金山卫一带,焦急地等待着上官云部主力的消息……

江浙一带,唯有松江城还在义军的掌控之中。但是随着其余各地战事的结束,清军大队已云集城下,这摇摇欲坠的城池也撑不了几多时日了。距北城五里开外的驻扎着李成栋的三千骑军,这些草莽之将倒也知道“五则攻之,十则围之”的兵法,只是在城外监视,只等火炮部队和大队的来援,便要一举拿下松江城。

明朝洪武三十年,松江修筑周围九里一百七十三步,高有八尺,池广十丈,深七尺余砖城,时颇为壮观。但时至今日,古城多未修葺已渐残破,护城河因为无人疏通已经基本丧失了防护作用。吴志葵和黄蜚余部撤至松江后带来了五十余门小口径火炮,再加上数百强弩便是松江的主要城防器械了,零散凑成的正规军有四千多人,上城守卫的壮丁有六千人左右。但近几天,不少人偷偷地开了小差又溜了不少。因为缺乏有力的军法制裁,这种风头随着捕风捉影的各种不利消息的传来更为高涨了。

午后的阳光从茂密的树缝里透出来,清脆的鸟鸣声从树林中传来,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众多兵将,身处谷阳园中很容易让人忘记清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谷阳园的前身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园名出自西晋名士松江人陆机的诗句“仿佛谷水阳”。前几年,松江著名书画家、前礼部尚书董其昌在此处建造“四面厅”、“疑航”等建筑。而现在陈子龙、夏完淳、沈犹龙、李待问和罗源知县章简等人寄宿于此,这已成了松江城的军事指挥中心。星星小说网首发l https://www. https://m.

四面厅临水而筑,坐于亭中的夏完淳等人眼前倒是一片亭园美景,但众人都无意去欣赏了。

十数日前,得知攻下苏州的消息,陈子龙非常兴奋地向时任监国的朱聿键上报了此等大快人心的消息。急于中兴大明的隆武帝当然大为兴奋,并不吝手中的官帽子。吴易、吴之葵、黄蜚均封伯,其余首领也均有嘉勉。谁想到风云变化是如此之快,转眼间吴易部被击溃,吴之葵、黄蜚竟双双被俘。其余各地反清力量也在清军强大的攻势面前纷纷瓦解了,尤其痛心的莫不过嘉定之惨剧了,其时,他们还未得到江阴的消息。至此,江南唯余松江一城仍举明旗而矣。

“当今之计,又能如何?”夏允彝闭目躺于藤椅上,两手无力地耷拉着,似乎已然忘却了士人的举止规范,多日奔波的劳累已彻底摧垮了他的身体,此时已由不得他的矜持了。这句话似乎是自言自语,但毕竟打破了长久的沉默。

“我已着人投书海盐一带吴易残部,不知会否有援?”陈子龙眸子盯住远处林中的一只小鸟,似乎想数清它的每一根羽手。

“存古也探到了扬州老营在金山卫一带活动,只是……”夏完淳看着老父那花白头发,心中说不出的难过,却无法劝慰了。

“唉,他们也颇不容易。”章简等人颇能理解鲁壮等部的困难。

他们当然不知道:上官云在临去之时留一密函给鲁壮,要他在无取胜之把握下不得参加当地抗清作战。上官云的最后一着棋便是如果自己战死,那便由鲁壮护卫老营开往琼州,给他们寻找最后一片伊甸园,他能做的也只是这样罢了。

“不知上官大哥那儿如何了?”夏完淳站起身来遥望远方,对北上的上官云他是非常挂念的。

众人听了也心中一动,由于夏完淳的大力宣扬,他们也知道了这位似是出自史督师门下的年青人,而由他的传奇般的作战经历看来,这位青年将领总会给绝境中的人带来惊喜。

一个念头在众人心中闪过:上官云在或许会有办法。

那么,上官云你在哪里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