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鼎记

驴鼎记

第18章也不难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杨定邦似非笑伸手捏住云开脖子:“贤侄,现在咱们来说说婚约的事。”

云开缩了缩脖子,动弹不得,想破天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是个瞎子:“刚才苒儿已经认错了,这事就算了。”

杨定邦鼻子里嗤笑一声:“算了?芝麻绿豆大点事,你就敢跟我杨家提解除婚约,你当我杨家是柿子?软硬由你来捏?”

秋后算帐?云开想了想:“那你想怎么样?”

“哼,臭子小,你不是说你脑子坏了是因为被炸?明天开始跟我去制作局。”

当苦力?门都没有:“我要办学堂。”

“办什么破学堂...总督大人都说话了,你还操个屁的心。”

云开眼转了转:“我家粮号没了。”

“多大个事儿?这破事难道还要我来给你想辙?”

老子家的大事,你跟我说是破事儿?人家是将军,这样说也没问题,云开无奈转了话题:“水师归不归你管?”

杨大将军得意一笑:“当然归我管?你问这个干什么?”

云开蛇随棍上:“我能不能申请民船运粮?”

大将军犹豫了一下:“这事漕运司在管,再说...各省有各省的规矩,中间水很深,这事你别掺和。”

“甘陕水师...你到底能不能说上话?”

杨定邦愣了一下,明白了这家伙想借水师的路子:“老子是陕甘水师提督,只要你不运违禁品,水师当然可以给你带货。”

云开却愣了:“真的行啊?”

将军有些尴尬:“你别觉得奇怪,朝廷对水师投入不足,所以允许水师顺水时可以带货,但必须是官货,还有,禁止逆水带货。”

“那要是我开个镖行,能不能什么借水师的路子。”

“那要看你运的是什么东西。”

“肯定不会是违禁品。”

“你开镖行?能挣几个银子?”

“要是我告诉你一年能挣个百八十万两,你觉得有没有可能?”

“扯蛋,你要是能挣十万两银子,我拔十条船给你用。”

“一百条!”

“不对,你小子笑得这么怪,别是憋着什么坏?你到底想干什么?”

“运货啊?”

杨定邦有些尴尬:“嘿嘿,实话跟你说了,咱们甘陕总共也才几十条破木船...大都在汉水跟东边渭河一带。”

云开有些疑惑:“不是八水绕长安么?”

“你个白痴,渭河只能行硬帆小船,夏天涨水就只能靠马帮走陆运,如果你要是运木头出关中的话倒是可以扎成木排走水路。”

“咱们甘陕为什么没有开铁厂?”

“开铁厂?盐铁官办...”这小子不是傻里巴叽么?怎么这么多问题,不对,他是不是又想起了什么:“怎么,你又在报纸上看到什么好东西?”

“我想想,也许能想起来,你能不能把京报多订一份?”

“订个屁,你直接到我家来看不就成了?反正咱们家都拿报纸包东西用。”

“...浪费!”

“哎...今天晚上有诗会,咱们爷俩要不要去看看?”

“你能不能让我带苒儿去?”

“不行,没成婚就混在一起,成何体统?”严词拒绝。

“你开条件!”

“隔一天你跟我去制作局!”

“成交。限三个月...”

杨苒儿看着从正厅里出来的她老子跟云开两人都在眉开眼笑,挺和谐,心里疑惑:“哎,你们笑什么?”

“笑?你哪只眼看到我在笑?”大将军愣了一下::“苒儿啊,等会你带云贤婿...不...云侄去看看灯会,让他尽快把往事都记起来...”

“好吧。”杨苒儿跟着眉开眼笑,撇了云开一眼,敢跟姑奶奶叫板?

等会就收拾你!

封建社会商人地位低下,官商才是最大的挣钱之道。

至于民意,你能吃饱就不错了,谈什么民意?

朝廷也在努力,希望能做到全民就学,自然会与把持朝政的利益集团相冲突,没银子什么事都干不了,而传统的一年一度的中秋诗会却成了重大节日。

普通百姓全家勒紧裤腰带让孩子读书的并不少见,通过努力十几年读书鲤鱼跳龙门进入朝廷为官,然后被某个利益集团同化,而某些大家族后继无人,家道中落,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残酷却又现实。

社会的本质并不会有大的改变。

上层资源已经稳定,至于投入大力气搞教育,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这世界上又有谁又会是傻子。

大不了培养些能给自己家族创造价值的低端人才,偶尔也会出几个因为自家子弟确实不成才而转而进行人才投资的情况,多半会以富家与才子联姻收场而传为佳话。

作为关中首府的知府大人朱惜尧心情有些不爽,今年税收只及去年九成,看样子年考又只能评个甲下,升迁无望。

大家族封地不纳税,朝廷已意识到这一点,正大力推行消除封地的措施,可施行起来却异常艰难,有封地的家族哪一家不是于国有功的忠良之后?

就连自己老丈人家也不例外,老丈人前两年已经过世,他在府衙的话语权更是势微。

而收回封地的最大阻力就来自于自己妻子娘家的武将家族。

能从寒门多年苦读走到如今地位,为同年们所羡慕,身在高位考虑的事自然要更多。

如今洋人虎视眈眈,国朝却仍然认为如今太平盛世应该小心呵护,甚至对新生的事物进行打压。

守成之心固然不错,但如果失去进取之心,这是民族的悲哀。

“大哥,你今天心情好象不错。”

杨将军笑了笑,看着这妹夫:“今天城里这么多事,你不以公事为重,却跑我这来蹭饭,是何道理?”

“关于缩减封地的事,咱们能不能再议议?”

“这事我不是不同意,只不过,要是我开了这个头,手下跟着我们家的人会怎么看?再说了,咱们陕甘土地原本贫瘠,要说缩减也应该是从江南开始,你说是吧?”

朝廷的命令下了已经五年,全国没一个地方有进展,长此以往,国家根本无法发展。

大道理你我都懂,但是朝廷有没有说收回封地多收的税银拿来干什么?用在皇城再修几间大院子?根本是在与民争利,你明白么?

我只知道食君之?当为君分忧。

你一片忠心我自然知道,我还是那句话,我可以削减,但你要理解,我们家不能做出头鸟。

如果你都不支持,我这还真拿这事没辙。

你要想真的想办成,办法我也跟你说了,你上书让朝廷出个公示,让全天下人都知道皇上要修院子,让大伙儿都勒紧裤腰带,你看看各路勋贵会不会同意。

七姑丈好。两人说了这半天,杨苒儿才带着云开进了屋。

“苒儿也在?怎么没去看诗会?”朱惜尧笑了笑:“这位是...云二公子?”

快叫姑丈。杨定邦转头吩咐云开。

云开愣了一下,还没成婚呢,不过这时候哪还可能让杨苒儿逃出手心:“七姑丈好!”

朱惜尧也中跟着愣了一下,自己这大舅哥粗人一个,也不在意:“今天来得匆忙,没带见面礼,这块玉佩就送给你了。”

说完,当即解下挂在衣旁的圆形白玉递给云开。

不等云开拒绝,杨苒儿直接伸手接了,左右看了看:“你这回来,又是找爹爹削减封地?你怎么不先让李总督带个头?”

朱惜尧苦笑一声,也不生气:“我家苒儿还真伶牙利齿,这事你还小,不懂其中的利害。”

云开却突然插了一句:“其实削减封地也不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