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骑之纵兵夺鼎

虎豹骑之纵兵夺鼎

第十章 张羽释放太平道弟子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见字如面:

素闻张将军一心向道,特邀我太平道多位弟子上门讲道,奈何青州分舵弟子课业不精,不能为将军解惑,以致将军至今仍在四处求索我太平道弟子,现特为将军沐浴熏香,并奉上道经一册,以示友好!

太平道张静一顿首”

信中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要求张羽放弃与太平道过不去,所谓的道经,压在书房的镇纸下,粗看是一本道经,细看竟是由数百张薄如蝉翼的金纸装订而成。

到张羽现今的地位,就这些黄金,根本瞧不上眼,但是太平道给自己梳了个道髻这件事显然是在警告自己,再不释放那些太平道弟子,下场可能就不是梳个道髻这么简单了。

“杨大人,有件谋逆案子,不知有没有兴趣?”虽然被逼着释放了前些日子关押的太平道弟子,但是张羽左思右想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于是,直接找上了刺探地方,按察民情的刺史杨涉。

“张将军,本官素来清廉,你不要试图拖本官下水,去拿什么莫须有的谋逆案子勒索士绅!更不要认为本官是为了什么阿堵物才为难你去剿匪!”杨涉一向是看不上张羽的,一介武夫,寒门出身,还贪鄙好色,这等人能发现什么谋逆1

“杨大人一向看不上我这等武夫,我心知肚明,只是此事也确实是在下偶然发现,还请杨大人屏退左右,听我细细道来。”

被杨涉直接喷了一顿,张羽倒也没动怒,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见张羽脸上甚是严肃,被自己指着鼻子骂也没有拂袖而去,杨涉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了。于是挥了挥袖子,让在场的仆役全部推下去了,“张将军,现在说说看吧,希望你不是在糊弄本官!”

“杨大人是否知道太平道?”

“有所耳闻,魁首张静一似乎得了三卷天书,细细研习后,收了不少弟子到处做些行侠仗义,施符赠药。怎么,他们行侠仗义到张将军头上了?”听到“太平道”这个名字,杨涉提起了些许兴趣。

“还真就行侠仗义到末将头上了,不过,不是杨大人你以为的那种行侠仗义。”听到杨涉对太平道有所了解,张羽也就把前些日子的事情,从发现太平道渗透军旅,到发现太平道四处邀买人心,再到自己被警告,当然,其中收缴了不少太平道财货这种事情,就没有说出来污清廉的杨大人的耳朵了。

“如此,你是失了面子,想让我来帮你找补一二?你张将军先天高手,家中又有士卒巡视尚且有性命之忧,却寄希望于我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张将军啊,我看你不是寒门出身,你父亲是哪个世族的账房先生吧?”

“杨大人,末将既然找上门,自然是清楚你背后是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在京师任御史大夫的杨逸大人便是你的亲叔父!不知末将所知道的,是否有误啊?”

“不错,杨逸大人是本官叔父,但是还是那句话,本官为什么要担着风险为你出头?不要说什么从此投效我杨涉,你还不够格,我杨涉也不需要!”被张羽点破自己的家世,杨涉没有过多惊讶,只要有心去查问,这些很容易得到。

“但是刺史大人你甘心就一直在这刺史的位置上蹉跎下去么?青州刺史已经是杨大人你第三次就任刺史了吧?据我所知,这弘农杨氏现在这个家主的位置应该是令尊大人才对吧?”被杨涉讽刺了几句,张羽不但没有动怒,反而笑着反问杨涉。

“你!张将军今天确实让我刮目相看,能说出这番话,你绝不可能是一个出身寒门的武夫这么简单!但是我不明白,既然你不简单,为什么不让你背后的力量去捅破这件事,反而找上我。”杨涉的养气功夫显然还是练到了一定水平,虽然被张羽往心里插了一刀,但是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很简单,不合适,至于我背后是谁,刺史大人可以问问你叔父,想来杨逸大人是清楚的。”

就如同著名的蝴蝶效应那样,朱静昌这只蝴蝶在东海轻轻煽动一下翅膀,给天下却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太平道对于举起义旗,推翻朱明这件大事,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但是杨涉这封写给自己叔父杨逸的书信一旦送达,怕是要在朝堂上,在天下,搅起天大的风波,太平道再怎么没有准备好,怕也只好提前举兵造反了。

对于这些,作为始作俑者的朱静昌一无所知,他现在正在纠结刚刚又剿灭了几伙山匪,得到的经验值和声望应该怎么分配,就目前而言,他积攒的声望已经足够招募一名副将外加解锁白衣水兵这个中阶兵种,但是招募哪位副将实在需要考虑。

原本游戏中可招募的副将不多,也没几个很出名的武将,但是这个系统不一样,除了那些带兵的猛将,一些运筹帷幄的谋臣也在可招募的列表中。是招募一位历史名将将自己从指挥作战中解放出来,还是找个智多近妖的文官帮自己打理封地呢?

就目前朱静昌的认知来说,不要说东海郡,就整个青州的山匪、恶霸、流寇都基本清扫一空,短时间内已经没有什么渠道获取经验声望,手头剩下的这些,必须精打细算,天下迟早要大乱,在乱起来之前,能多积攒一分底蕴,未来就多几分底气。

想到这,朱静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暂时不可能再动多少刀兵,一个谋臣给自己带来的作用要远大于一名将领。至于谋臣,现在够声望招募的只有一位,著名的厚道人-鲁肃鲁子敬。

对于鲁肃,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那位被诸葛亮和周瑜衬托得黯淡无光的文官形象,但是就历史上的记载来看,这位厚道人,也是一位能文能武且有胆有识的贤才。一方面,为孙吴策划了未来的战略蓝图,也就是《榻上策》,一方面在接过周瑜的担子后,抚平孙刘的摩擦,减轻了双方的军事压力,可以说是极具战略远见了,可惜只活了四十几岁便英年早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