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攻略

天骄攻略

第18章准备入学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小昕,以后每天晚上,由我和瑛子抄写电文,你只管写超级记忆秘诀就行。”钟意说。

“好。”

易昕答应下来。

是的,易昕将书的名称确定为:《超级记忆秘诀》。

说干就干,易昕打开本子,就开始字斟句酌的写作,其实大脑里边的内容很清晰,但他不想写的太快,而是边写边消化理解,以便以后讲解起来不出现问题,而且,里面也有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也需要他查阅。

一个章节后,易昕停笔,作息规律还是不要打乱为好,易昕将文章留在钟意家,回家休息了。

钟意捧着第一章节,觉得确实对于提高记忆力有用,嗯,我先学习起来,这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条件如果不利用起来,简直有伤天和。

《超级记忆秘诀》写到一半,时间也在转眼间进入了八月,该去介休县城姨家了。

介休县城离宝林村有五十多里路,路很好走,经过村南头的石桥一路向南,走上市区北边的国道,再向西就能到介休县城。

坐着骡车,易昕全家出动,用了一个小时到了介休县城,刚好是星期天,阿姨全家都休息,高兴的将他们迎进家中。

姨妈向萱说:“你们还带鱼来啦,这可是好东西呀。”

“小昕天天到河里捞,他在家这些天我们可没少吃鱼。”

“那你可有口福了。”

姨妈又说一句,接着又问:“小昕,你考了多少分?被那个学校录取了?”

易昕说:“我被省一师实验班录取了,考了528分。”

“什么?528分?太高了吧?”

表姐金铃在旁边惊叫起来,她上学那会儿就是学霸,后来毕业于龙都中师。

“差点儿就满分了,今年的题目特别容易吗?”金铃还有些不太相信,接着问。

“和往年差不多,我是今年咱们市的中考第一名,第二名的成绩是511分。”

“那你是不是有加分?”表姐又接着问。

“市里没同意加分。如果有加分,我的成绩要五百三十八了。”

易昕还不知道市教委为了他还专门开会讨论过,不然会更高兴的。

“妈,小昕的中考成绩在咱们龙都市还从来没有过,这可太难得了。”

“好,太好了,小昕,中午我给你做点儿好吃的,犒劳一下你。”

向萱高兴的说。

这个外甥,还真是能给人挣脸面。

儿子金钊学习也很好,高中考大学时因为发挥失常差2分没有考上本科,又不愿意复读,就上了一个专科学校,毕业后到县农机厂做了技术员,工作很辛苦,每天回来手上都有一股机油味儿,洗都洗不干净,让她很心疼,算是她心中的一个小遗憾。

姨妈去买菜了,姨父和表哥、表姐陪着聊天,当然,也重点聊了省一师的情况。

聊了一段时间,易昕就问姨父金放歌:“姨父,家里有没有便笺纸,有的话给我几本。”

现在,每个单位都会印便笺纸,最上面印着单位的名称,非常好书写,用这种本子写书再合适不过了。

金放歌也没有多想,就随口问了一下:“是要做笔记吗?”

易昕说:“不是,我写了一本书,已经写了一半儿了,等写完了,我还准备再找纸抄一遍,用这种纸最合适。”

金钊奇怪地问:“你写书?什么书?”

厅里的众人都奇怪地看着易昕,不知道他是要闹那样。

易昕微微一笑,将桌子上的报纸递给表姐,说:“铃姐,你随便给我指定报纸中的一篇文章。”

金铃一头雾水,就随便指了一篇新闻报道,报道并不算长,有五百字左右。

易昕接过去,快速的将这篇报到看了一遍,又将报纸递给她,说:“你帮我看着,看我有没有背错的地方。”

说完,他就开始背诵报道的内容,等到全篇背完,一字不差。

金铃开始还不知道易昕是什么意思,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非常震惊:“小昕,你就看了一眼,就把它全背下来了?”

易昕说:“是的。”

金铃又指了一篇,这篇文章比较长,有将近一千字,难度增加不小,可易昕又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

这下子,旁边众人全傻了,这是过目不忘呀!

易茂青也惊讶地问:“你的记忆力这么好,我怎么不知道?”

易昕也愣了一下,说:“我以为已经告诉过你了呢。我干娘、小意姐、瑛子都知道,看来我是忘告诉你了。”

易茂青照着易昕的头就拍了一下,说:“你这孩子,这么好的事儿,反而是家里人最晚知道的。”

金铃在旁边赶紧说:“可别打头,打傻了怎么办?”说完,众人全笑了起来。

易昕这时说道:“我想写的书就是有关记忆秘诀方面的内容,我觉得很有推广的价值。”

姨父说:“等一会儿吃过饭,我到医院多拿几本,你好好写。”

表姐说:“不用去拿了,我房间就有好几本,给小昕用吧。”

接下来的聊天可就围绕着记忆秘诀展开了,于是,易昕又作为老师开始授课,还真是让几位学生受益匪浅。

中午饭确实非常丰盛,鸡肉、鱼肉、猪肉都有,尤其是姨妈听说易昕的记忆力超常之后更是一直给他夹菜。

饭后,姨妈问上学费用够不够?

易昕说:“已经够了。”

“哦,那这样,你考上中师了,我和你姨父给你200块钱当贺礼,你可别嫌少。”

“别,姨,太多了。”易昕说。

确实不少了,别看姨妈和姨父两个人都有工作,但两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估计也就300元,挣的是死工资。

这么说吧,易昕三年中师的生活费,等于是姨妈、舅舅和自己家各负责了一年。

“别推让了,这钱是给你上学用的,在学校要好好学,不要为了钱分心。”姨妈也很看重学习。

向萱和向荣都很疼有心脏病的小妹,这个病很折磨人。

对于易茂青,两个人心里有着感激,这个妹婿,既勤劳又善良,这么多年没有一句怨言,和妹妹的感情也很好,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很是难得。

如果不是每年治病要花大笔费用,妹婿家里的生活肯定很好,所以,虽然易茂青家里很穷,但向萱和向荣的心里从来没有看不起,反而在内心里很是高看他一眼,只要他有事能帮的就肯定会帮。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暑假就要过去,易昕就要到省一师上学了。

这段时间,空间里的野菜已经长了两茬,而野枣已经成熟,易昕尝了尝,酸甜可口,美味至极,就是怎么拿出来是个问题。

此时,他已经明白,空间中的时间与外面并不同步,要比外面快一倍,这也表明,空间内的庄稼一年中要比外面多种一茬。

现在,国家大部分地方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粮食不算稀缺物品,以后,空间内主要种什么呢?

想来想去,易昕决定,空间中植物以药材、果树为主,动物以鱼类、兔类、家禽为主,划好区域,每种养一点儿。

入学须知中写明,省一师开学报到的时间在8月29日、30日,易茂青和向芸商量了下,就让易昕在29日报到,时间上宽裕一些。

本来易茂青想陪着去玉京,但易昕不同意,觉得自己一个人没有问题,又不是小孩子了,易茂青就没有再坚持。

临走的前两天,钟意将三套衣服交给易昕,这是根据易昕的身材缝制的,她家里有一台缝纫机,是当时农村“三转一响”四大件中的一转,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

钟意辍学之后就喜欢上了做衣服,她还搜集了一些画报,研究画报上人的衣服式样,画报上的衣服在农村可穿不出去,但不妨碍她借鉴。

现在,国家物资极其匮乏,生活用品供应短缺,有“三转一响”盛名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更是供应有限,很少有人家能够全部拥有,钟意家原来家境不错,也只是有自行车和缝纫机。

当然,国内有些发达省份的农村已经有电视机了,但是整个向家庄大队,目前一台都没有。

易昕随身带的皮革箱子是舅舅送过来的,长方形,没有拉链,有老式的按扣,出门有这样的箱子是很有面子的,大多数人背的都是布包。

易昕带的东西不多,但很重,几套衣服和录取通知书、电文抄件、自己写书的原件,还有干爷爷留下来的竹笛、箫以及200元钱。

笛子和箫装在钟意用棉布缝的袋子里,厚衣服要等到易昕入校后写信告诉地址再寄过去。

和干娘告别后,易昕出发,妈妈向芸、易晗、齐瑛等人送到村口,齐瑛还专门交代:“一定要给我往学校写信呀!”

走过村南石桥,易昕先到爷爷奶奶、干爷爷干奶奶、干爹的坟前烧了纸钱,各磕了三个头。

站在他们的坟前,易昕百感交集,他们的音容笑貌又一次浮现在脑海。

“小昕啊,记住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你要好好学习,本事学来后,就是自己的,谁也拿不走;还要注重个人修养,你的太外公,是我非常敬重的人,在我们这儿十里八乡,除危扶困,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要向他学习。”这是爷爷易正声说的话。

“小昕,做人做事,要注意原则和分寸,原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切记不要在原则问题上退步。咱们不惹事,也不要怕事,再怕事情也躲不过去,所以要有勇气面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记牢了啊。”这是干爷爷钟明坤说的话。

两位老人交待的话,易昕是牢牢的记在心里,不敢忘记,这也成了易昕一辈子的行为准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