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攻略

天骄攻略

第62章5行归中化生大法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里面黑乎乎的,自然是看不到任何东西,但是易昕精神大振,这里面确实是空的,他再次挥起探铲加大洞口的面积。

洞口越来越大,直到能钻进去一个人,易昕才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风从洞口吹入,吹出来的气体味道并不好闻,易昕运功行遍全身,嗯,气体没有毒。

等洞中的气体被风吹得差不多了,易昕脱下外套,再将毛衣围在脸上钻入洞中,没想到深入一米后,里面竟然能直立起来,难道这不是盗洞?

凑着洞口射进的昏暗光线,易昕继续前行了二十多米,最终走进一间石室,已经适应洞中昏暗的他直接被吓了一跳。

石室还不小呢,有五十个平方的样子,里面几乎一眼就能看完,但他的目光完全被最里面靠墙位置盘腿坐着的一个骷髅给吸引住。

易昕费力稳定好心神,仔细观察了一遍石室,在骷髅前面有一张简陋的石桌,上面中间部位放着一个木盒,边上有一个笔洗、一个笔架、一方砚台,至于笔架上的毛笔,已经朽坏成木屑了,骷髅的右边靠墙位置,还有一块大石板,上面放着一柄宝剑,剑鞘和剑柄部位形状平整,看样子并没有明显的腐朽,旁边还有瓷盘、瓷碗状的物品,上面全部是厚厚的灰尘,石桌前面,还有一个由三块石头支起的陶盆。

天啊,怎么会这样!

易昕心情激动,自己确实遇到了中才会出现的事情!

站在石室中间,易昕连续深吸了几口气,才算将心头的热血控制住,等到真正冷静下来后,他才开始思考。

这间石室明显不是天然形成,应该是一个古墓,就是里面的东西全部没了,而这个骷髅就是这间石室最后的主人,他明显也不是一般人,因为在骷髅旁边的地上,是一顶上清莲花道冠。

太清鱼尾冠、玉清如意冠、上清莲花冠,此三冠为道教冠帽中的最高等级,只有道教中最高功法师穿戴,而且,也只有在行科时使用。

这顶道冠表明,骷髅羽化之前,应该是道教某个分支教派的掌教,活着时肯定也是一代人杰,这就了不得了,易昕心中充满了期待。

对于石室中的一切,易昕并没有声张的打算,想到这里,易昕面对着骷髅跪了下来,郑重其事的磕了三个头,以示尊重。

起身后,易昕开始清理石室中的物品,他先将宝剑拿起来,抚去灰尘,嗯?宝剑的剑穗儿和缠绳已经没了,剑柄明显与剑身是一个整体,全部都是金属的,剑鞘竟然真的没有腐朽,这是什么材质?

易昕抽出宝剑,只觉寒光一闪,洞中都比刚才亮了。

好剑!

易昕心中不仅一赞,剑身锃亮完好,离剑柄一寸处,有两个正楷体字,对准洞口仔细辩认,是“月华”二字,哦,这柄剑名为月华,看来应该是一把名剑。

压下心中的喜悦,易昕接着清理,石床上有十五块古玉、六个瓷盘和六个莲花状瓷碗、八个已经氧化的银元宝,再捡起地上的道冠,发现也是玉石做的。

这些东西值钱吧?

但易昕判断,和木盒中的东西相比,这些东西根本不算什么。

只见木盒中放着的,除了一枚印章外,其余的都是用兽皮写成的书籍,易昕判断,兽皮应该是羊皮。

将所有物品甚至包括石桌放进空间,又扫视了一遍石室后,易昕转身离开。

先在洞口打量一番,确定没有人看到后,易昕走出洞口,将刚才移进空间的泥土将洞口遮好,然后急行回家。

“爸,你帮我做个木匣子吧。”

“你干啥用呀?”

“你先别问了,等机会到了我再和你说。”

“那要多大的?”

“长一米,宽和高有五十厘米就行。”

易昕想起初二时见过的迁坟时用的匣子,就将大小讲了出来。

“好。我明天就做。”

易昕没有立刻查看拿回的东西,而是用了半天的时间来稳定心神,这也是干爷爷教的,遇事心不静时不要做重要的事。

第二天,当易茂青做木工时,易昕将木盒拿了出来,坐在正屋开始查看。

木盒材质和空间中树木一样,也是金丝楠木的,里面第一张羊皮卷上记录着骷髅死前的事件,也表明了他的身份。

骷髅是北宋年间长春道派的掌教天师楼子观,盒中印章就是他的身份证明,上刻的字是:长春派掌教之印。

长春道派既是道家、医家,也是武林门派,道派所在地在龙都平阳山中,在青阳山西边,两者距离有三十公里,都在皇河南岸。

根据书中记载,长春道派开派祖师是楼子观的曾高祖楼闽,师从于东晋年间著名方士葛洪。

葛洪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著有《抱朴子》一书,不仅是道教的代表人物,还精通医学和药物学,他主张道士兼修医术,不仅全面总结了晋朝以前的道学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朝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

楼闽师从于葛洪,对医学尤为痴迷,经过多年研究,终将医学、武学两部分发扬光大,开创了长春道派,主张以“性命双修”为内炼大旨,以人体为鼎炉,以五行为火候,以人的精气为药物,通过内炼,也就是炼神返虚,使精气凝聚不散,从而结成“金丹大药”。

楼子观活着时,内力已经达到混元层次,正值宋金多年战争,在他从北宋皇都龙都城返回平阳山的路上,遇金国军队,随行弟子全部被杀,楼子观突出重围后重伤,为躲避金兵的不断追杀,回到平阳山中,将派中典籍取出后,沿黄河逃入青阳山中养伤,易昕估计当时根本还没有宝林村存在。

可惜的是,楼子观伤势过重,又不得修养,只支撑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伤重不治,羽化之前,他感于心中遗憾,已经无法将长春道派传承下去,所以就写下一道遗愿,希望有缘人能在看到派中典籍后将长春道派传承下去。

现在,易昕继承了长春道派的典籍,也就相当于他是楼子观的隔世弟子。

盒中共有六本书,第一本的书名叫五行归中化生大法总章及主旨,第二本是道派武学著作,第三本是医学著作,后面的都是道派经典。

五行归中化生大法开篇总诀写道:

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行者,顺天行气也。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人之五脏,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肝木生心火,藏血以济心;心火生脾土,心阳以温脾;脾土生肺金,化气以充肺;肺金生肾水,精津纳肾气;肾水生肝木,藏精养肝血。肾水克心火,上济防亢烈;心火克肺金,抑肺气清肃;肺金克肝木,抑肝阳上亢;肝木克脾土,疏脾气雍滞;脾土克肾水,防肾水泛滥。生克制化,以求平衡,恒也。乾九坤一,九一为十,抑强扶弱,五五归中。

从道法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练此道法,追求的是长生大道,以养生长寿为目的。

但是,易昕在研究了盒中的武学典籍后,才知对它有误解,五行归中大法明显是极厉害的武学。

按归中派典籍记载,武功层次分为气感、内循、气合、循经、混元、先天六个层次,楼子观在去世前已经达到混元期,功力已达化境,混元之后,即为先天境界。

在武林之中,达到循经可称宗师,混元境界称大宗师,而先天则称武圣。

后来,易昕将彭祖留下的典籍翻译后,再对照归中典籍,发现两者还有区别,按彭祖留下的典籍,先天又称为先天丹境,在之后还有两个境界,就是先天灵境、先天圣境,彭祖就是一位武力达到圣境的武者。

由此可见,天长地久纯阳至尊功要比五行归中化生大法高深许多。

所以,易昕决定,以后练功还是以天长地久纯阳至尊功为主,辅练五行归中化生大法,尤其是归中派的五套剑法,易昕立刻就在空间中练习起来,这五套剑法分别为锐金剑法、青木剑法、秋水剑法、烈火剑法、厚土剑法,每套剑法均为一十八招,非常高明。

另外,石盒内的书很多很厚,记录的内容繁杂,易昕最能明白的一部分,是医学宝典,因为里面还有很多药方,他自然明白,典籍非常珍贵。

易昕最感兴趣的,是其中的一张治疗外伤的药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