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挣扎求活

三国之挣扎求活

第二十六章吕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几年来,他先后罗列罪名收捕建安太守郑胄、江夏太守刁嘉,二人虽然在群臣力保下得以身免,但家产被抄,只剩下几亩薄田聊以安生。为孙权聚敛了大量财物,这就是为何朝中屡有大臣上书弹劾吕壹,却被孙权置之不理的原因。他的权势愈发滔天,就连丞相顾雍也对他退避三舍,不敢与之争一时锋芒。

今日吕壹又入宫汇报朝野群臣动向,吕壹先是俯身大礼参拜孙权,礼毕后起身奏道:“启禀陛下,近日朝野群臣谤言四起,张昭更言陛下无有决阵之能,臣请陛下复汉时大辟之刑以慑群臣。”

大辟之刑为腰斩、弃市、枭首、磔。东吴自孙策以来,厚待群臣,从来没有给臣下定过死罪,就算是当年堂兄孙暠在孙策去世时,欺负孙权年幼,想取而代之,但是没有成功,孙权也没有追究堂兄的罪行。仅仅把他圈养在老家富春,照样任用其子孙绰、孙超、孙恭。

但如今孙权年老多疑,朝内又暗潮汹涌,闻言脸色又阴沉了几分,怒道:“哼!朝中众臣这是安稳日子过久了,要翻些风浪了。他们莫非忘了当年若不是孤一力抗拒曹贼,焉有这大吴基业,安家之本?孤只是逍遥津小败,张昭老匹夫就逆言谤孤,莫非只知曹贼强兵,不知孤刀之利?明日大朝,孤要下旨复议大辟之刑。”

说完,孙权又盯着吕壹道:“吕校事,听闻你校事府横行朝野,多有贪弊之事发生,朝中屡有大臣弹劾你,皆言你是佞臣,当诛之。”

吕壹赶忙俯身大拜,以头触地,泣声道:“臣自受陛下简拔于微末,入校事府以来,兢兢业业夙夜为公,不敢忘陛下之嘱托,惟愿以鄙陋之躯报陛下大恩于万一。朝中群臣视臣为陛下走狗,多有辱骂之言,臣众口难辨,请陛下明察。”

孙权阴沉沉的盯着吕壹,片刻之后见吕壹趴在地上浑身颤抖,头上汗珠滴滴落下,渗入殿中地板,叹了口气道:“起来吧,孤知你对孤忠心,有些孤不方便做的事你都帮孤做了。但是你做事要有分寸,朝中大臣多盯着些就是,少做无益之事。”

“臣遵旨。”吕壹颤声答道,起身侍立,片刻功夫他所趴的地板上就形成了一个人影样的汗渍。

孙权又问:“除了朝中,还有何事要禀报?”

吕壹振了振精神回禀道:“朝中各府中之事臣已详细记录在书简之上,送入禁中,稍后陛下若有闲暇可随时阅览。至于其他郡县,唯有会稽谢家二郎谢赞新收弟子之事,近日流传甚广。”

“哦?说来听听。”

“四月间山阴石峡里出了个诗才绝佳的神童,名唤马淳马子厚,年方十五,传闻乃冀州邯郸人,寒门出身家传医术。其祖因避黄巾贼乱协家流落江东,其父又因采药失足跌落山崖。此子不通经义,但诗才绝佳,书法不凡,又能在淮南旧闻中制出豆腐美食,四月里以豆腐诗扬名山阴,又以鸟鸣涧诗才压贺氏小郎贺质,拜谢伟庆为师后又凭小荷才露诗被会稽名士钟离伯端誉为江东小荷,诗才可比陈王。”

孙权战场能力稍微差点,但文学水平不低,尤其在书法一道还是在当世有一席之地的。闻言有些惊异道:“单论诗文或有天纵之才,当年陈王曹子建年少成名,诗赋无双,荆州王仲宣亦是少年冠冕。但要论书法一道,若无十数年苦功,安能称善?定是谢伟庆虚言吹捧其弟子。卿可取其手书与孤一观,若其言为虚,孤定下旨训斥。”

孙权这判断以常理来说是绝对正确的,东汉以来书法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技能为世人所推崇,特别是蔡伦造纸之后,纸张越来越为士人所接受,书法一道也渐渐发展起来。汉末更有蔡邕、胡昭、钟繇等书法大家并称于世。

由于权贵们的喜爱,上有所好下必焉之,书法也开始百花齐放,流派众多,以隶书延伸出行书、草书等字体。不过纸张笔墨价格昂贵,只有豪门大族才能承受的起这些消耗,普通寒门不要说用绢帛练字,就连普通纸张也购买不起。

所以孙权听说有个寒门少年十几岁就书法极佳,第一反应就是谣言吹捧,不合道理。就像现代社会如果你听说某个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家里天天喝着茅台五粮液,燕鲍鱼翅下酒一样感觉荒诞不经,不能相信。

“臣也有些疑虑,已派人去取此人手书,过些时日当能知道传言虚实。不过这马子厚作诗却是极妙,臣已抄录下来请陛下品评。”吕壹从袖中抽出一幅绢帛呈给孙权。

孙权接过绢帛在案上展开观看,三首诗逐渐映入眼中,片刻之后孙权掩卷叹道:“果然诗才绝妙,豆腐诗尚属普通,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使人身临其境,意味深长啊!观这二诗,怎能相信出自十五岁少年郎之手,若非卿言,孤定当以为乃看破世俗之隐士所作。莫非我大吴真有天赐神童不成?”孙权一时间也对自己先前判断有些犹疑不定,一时之间起了见见这个天才少年的念头。

“臣也不敢妄下判断,不过臣已着人对其多加关注,以臣所知,这马子厚除了擅做美食及诗文了得之外,尚无其他才能显现,或许只擅长一道也未可知。陛下不妨多等些时日,若此人真有奇才,下道旨意招入朝中便是。”吕壹见孙权对马淳有了兴致,怕他兴致上来下旨招入朝中对自己产生威胁,便在一旁补了一刀。

“嗯,卿言之有理,且等些时日再说。”孙权想想吕壹的话也有道理,这马淳才作了三首诗就急急忙忙的招入朝中,万一只是灵光一现,实际才能庸碌,到时候对大吴朝堂声誉有碍。反正此人年龄尚幼,又跟随谢赞学习经义,若有所成,谢氏也必定会推荐给自己,不防多等些日子比较稳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