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挣扎求活

三国之挣扎求活

第六十三章冶县日常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像郑旌这样老来奋发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县医局的医正董奉。冶县董氏世代行医,在闽地拥有很大的名气。

但医者在世人眼里地位低下,被世家大族称之为匠,属于“方技”列为百工之一。医者少有为官的,就算是进入太医署也只有署正算是三百石的官,其他的都只能是吏。

所以当年华佗医术大成之后四处游历,为那些高官士族精心医治,就是为了获得一官半职。从他的经历来看,基本上天下各路豪杰或多或少都接受过他的医治,但又有哪路诸侯征他为官呢?临到老来才有下过求贤令的奸雄曹操征辟他做了一个小小的医署令,就是为了治疗这位奸雄时不时发作的头疼病。最后还是因为不相信华佗的治疗方案,不顾他的神医身份而下令处死,让华夏民族医疗事业损失了一位开创性的巨匠。

还有汉末长沙太守张机张仲景,这位被后世称为医圣的伟人,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就因为弃官从医,被世人所不解,最后隐居南中杳无音讯。

其实董奉在后世也是大大有名,被称为与华佗、张机并立的汉末三大神医之一。但因为他年龄远小于前两位,而且足迹不出闽地,所以在当世天下名气远远小于华、张二人,至少马淳和甘瑰并不清楚董奉有多牛。

不过马淳治理冶县,本着人尽其用的原则,大量的提拔适用人才,董奉因为其医术,提拔为县寺医正。原本郡县一级没有医局这个机构,但马淳对医疗极为重视,极力向甘瑰建议成立医局。甘瑰出于对马淳的信任,也因为马淳家也是医者出身,就点头答应了。

马淳本人对医者也很尊重,不仅抽调人手辅助董奉,还计划未来在学堂设立医科专业,由董奉主持教学。董奉因此感恩戴德,全力投入医局工作,不仅尽心教导学徒,还经常和马淳讨论医学方面的案例。

马淳本人并不擅长医术,他的原身也只不过在父亲那里学了些皮毛。但是后世医学发达,很多医疗常识人人皆知,放在眼前这个时代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例如个人卫生注意事项,还有饮用热水的概念,城市乡里的卫生管理条例让董奉惊为天人,积极组织差役督促城乡各地落实完成。一段时间以后果然减少了许多疾病的产生,于是他就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宏观医疗的研究之中。

南方因为气候炎热,疾病的产生也比北方更多。就像疟疾和血吸虫病,几千年来长期困扰着长江以南的地区,严重制约了人口增长。

医局成立之后马淳带着董奉父子跑遍了冶县各地,脏乱的城市街道和农村,到处污水横流。百姓们渴了随手舀起生水就喝,还有河道里到处分布的钉螺,饥饿的乡民只要能吃就捞起来煮煮吃了。这种现象导致了整个冶县几乎三分之一的人口脸色蜡黄肚腹鼓胀,做事有气无力,明显患有血吸虫病。

马淳一边和董奉探讨治疗方案,疟疾和血吸虫病在马淳印象中青蒿素有极佳的治疗效果,毕竟后世屠大家的名气可谓家喻户晓。但是如何提炼他却毫无印象,只好把这个概念说给董奉听,所幸南方青蒿遍地都是,董奉也没有多少头绪,不过传统做法就是煎汁服用。患者服用之后果然减轻了病状,一段时间之后治愈了大部分的病人。

还有就是大力发动乡民消灭钉螺,钉螺是血吸虫卵寄生体,只有消灭钉螺才能从源头上灭绝血吸虫病。一年多来马淳多次发动乡民搞灭螺运动,乡民们一开始不理解,明明可以充饥的食物却白白浪费掉不许食用。有的甚至还偷偷的带回家,但是随后就发生了好几家乡民生病的情况,马淳得知后先是隔离医治,然后下令没收该户田地以作惩罚。

这样一来乡民畏惧刑法,断绝了这种偷食行为,转过年后果然不再有疫情爆发。由是乡民们对马淳心悦诚服,不再有违反县寺约法的事件发生。

还有例如传统文人张进这些人,对马淳的学说并不赞同,认为三纲五常自有定论,若众生平等则必将导致乾坤颠倒。私下里串联反对马淳,但由于随春乱后,县中豪强悉数倒台,传统士人在冶县并没有多少,而且惧怕甘瑰军威,也不敢公然反对,只是在私下里发发牢骚,对于县寺事务倒也不敢捣乱。

马淳心知肚明,知道不是所有人都会赞同他的学说,只要这些人不捣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理会他们。

至于老道士葛玄,和他的徒弟郑隐自从来到冶县之后闭门不出,专心研究他们的丹药。马淳按约给了老道炸药丹方,师徒二人潜心研究了几天,认为炸药出世终究只是件威力巨大的武器,有伤天和,是以扔在一边不去管它。

但马淳用硝石在常温下制成了冰,又提出了物物反应的概念和初步原理,极大的吸引了二人的求知欲。特别是小道士郑隐,每日都在摆弄那些矿石材料,每有发现就手舞足蹈,彻底沉浸在化学世界里,把好不容易收集来的丹方弃之不顾。原本世界里他可是道家灵宝派承上启下的人物,著名神仙葛洪的师父,不过如今他对丹药的兴趣已经转移到其它领域上了,不知道他将来的徒弟葛洪会不会不做神仙,转做化学家了?

马淳不知道自从他来到这里后已经不知不觉改变了许多人的发展轨迹,他仍然一如既往的做着他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夏粮入库之后,马淳照例来到县寺,身边跟着新收的学生柳荣。这柳荣自从拜马淳为师以后,先是在金牛乡马淳家隔壁建了几间瓦房,日日跟随他身边。

马淳工作,他就在一边安静侍立,每当马淳做政务安排的时候,他就在一边记录,等马淳空闲下来就上前讨教为何要这样做。马淳去学堂教学,他也跟在身边,和那些稚龄孩童一起学习。马淳的教学方式不拘一格,想到哪里就教到哪里,一般先讲一句圣人之说,再以寓言或故事的形式解释这句话的意义,然后引申到日常事务的处理。

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孩子们能听懂学进去,还吸引了大量学堂外的百姓进来听课。马淳也不拒绝,甚至还会跟百姓们互动,引导他们引申思考。这时候柳荣就会做好笔记,等到晚间整理马淳日常所说的言论。他声称要把这些记录整理出来,编制成策,让更多的马氏弟子系统的学习。一年多来也记录了整整十几万字。

马淳有些欣慰,也会帮助柳荣整理,甚至在柳荣不明白的地方做些注解,他其实也希望有更多人传承他的知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