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挣扎求活

三国之挣扎求活

第九十三章建业风云(3)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出了吾府,甘述想要说话,不过马淳摆摆手只是吩咐车夫驾车回府,便忍口不言。等回到甘府,二人进了书房便埋怨道:“子厚适才为何不让我多说,那吾孔休乃至尊近臣,又是大兄荐主,若他不肯出力,我等又能找谁去?”

马淳摆摆手,关了房门对甘述道:“二郎君,适才在吾府门口有不少外人在,在下也不便多言。如今校事府密谍四出,你我还是谨慎些为好。”

“可是吾孔休不肯出面,那可如何才好?”

“依在下看来孔休公这里也是麻烦缠身,军中贪腐案是由左将军军饷假钱案引发的,而假钱案又涉及少府铸钱监,孔休公也脱不了干系。要不然主公若是定罪,作为荐主的孔休公也要受到弹劾,以吾少府之明如何不会出力搭救。”

“那依子厚之言吾孔休也无法出面,我大兄岂不危矣?”

“主公定罪之论还为时甚早,对了,适才孔休公所言之李定是何人?”

“李定?让我想想?”甘述思索片刻道:“想起来了,这李定乃是少府下属,官居水衡都尉。”

“水衡都尉?”马淳不解的问道:“水衡都尉不是主管建造舰船的吗?怎么归属少府管辖?”

“这个子厚就有所不知了,原本水衡都尉确实是负责建造舰船,不过自黄龙二年至尊下令铸造大泉五百之后将水衡都尉划入少府监造各地铸钱监,而舰船建造归于水师都督府。”

“难道说这假钱案牵涉到铸钱监?二郎君可知发放到左将军府的这三万缗军饷出自何处铸钱监?”

“这个我却是不知,就要去问一下户曹,嗯……户曹尚书虞昺虞世文与我相交甚厚,稍后我去他府上问问就知。”

“这虞世文是何人?可靠吗?”马淳问道。

“虞世文乃是故骑都尉会稽余姚人虞翻虞仲翔八子,少年英才,以捷对见异,为至尊赏识,三年前未及弱冠便已是黄门侍郎,去年升任相府户曹尚书。”

马淳点点头,这虞翻他知道,在后世《三国演义》里也算是东吴有名有号的文臣,而且是会稽名士,他的儿子应该不会倾向校事府。

马淳又想了想,对甘述道:“二郎君可否遣人投贴到诸位大将军府中,在下还想去拜访一下这些军中重将。”

甘述思索片刻,回答道:“大将军诸葛子瑜和骠骑将军步子山还有征北将军朱义封如今在建业,与先父有旧,可投贴拜访,不过能不能见到却是未知。上大将军陆伯言在武昌辅佐太子,安南将军吕定公在荆州,这二位是见不到了。

听说太常承明公与中执法子羽公这些时日多次上书为左将军鸣冤,或许可以去拜见二公。”

“那就烦请二郎君也遣人去潘承明和是子羽二公府邸投贴求见。”

“嗯,我这就书写拜帖遣人送到各府。”甘述点头答应。

二人再商议片刻,马淳离开书房回到自己客房。

说实话,马淳并不想涉足到京师建业的官场争斗之中。前世他就是个小小的民营企业老板,做商务还算可以,但是和政界官员接触却总是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后世的那些乡镇官员就能把自己搞的团团转,更何况如今面对的都是些高官高官。他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那些老奸巨猾的官员玩弄于股掌之上,到时候连怎么死都不知道。

前世他看过很多网文,那些现代的渣渣一穿越到古代就凭着所谓的超越时代的见识,立马风生水起,恨不得所有人都当他是位面之子,虎躯一震名人名将就拜倒在地,纷纷前来跪舔。

可是现实却是自他来到这个时代,只有那些毫无见识的平民百姓,因为他给与的帮助还能当他是个人物,其他稍有地位的地方豪族和官员都有利用、吊打他的手段。

他所遇到的人当中,只有甘瑰在利用他之后还算厚道,把他收入麾下,给了个主簿的官职,算是让他步入到官僚阶层,摆脱了底层百姓的地位。其他的就算是老师谢赞一家,也是利用完了他之后想把他一脚踢走。要不是他再次回到山阴,给谢承分析了一下形势,让谢氏做出正确反应,估计以后连进入谢氏的大门都不太可能。

即便谢氏疏离马淳,可马淳作为谢氏弟子,将来要是谢氏有难,还得全力为谢氏奔波,因为世道就是这样,他马淳头上牢牢的印着谢氏弟子的烙印。要是他将来对谢氏不管不顾,那么他这个人的名声也就臭了,不管他如何努力,那些士人阶层绝对不会再接纳他,不要说升官了,连在士族当中立足都很难,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当权者安个罪名处理了。

还有许多其他豪门,若非他献出的增产之术让他们增加了许多财富,他们谁会认识你这个寒门出身的马淳马子厚?就凭那几首酸不拉几的诗文,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你入仕升官还抢了这些家族子弟怀里的官位,不把你一脚踩在地上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还要帮助你?吃饱了撑的?

所以马淳真的不想来建业,虽然他作为后世人,也愿意看看这个时代三大都城之一的吴都建业的风采。但要是以生命为代价游览建业,他还是从内心里不愿意的。

可是他又不能不来,因为和谢氏一样,马淳是甘瑰的家臣,作为甘氏家臣,吃的是甘氏的俸禄,必须效忠甘氏。

这里就要说说汉末三国时期以及两晋南北朝的官职制度。当时朝廷正式官职其实不多,一般分为京官和地方官两种。又分为有朝廷征辟和开府征辟两种形式的官僚。

朝廷征辟就不用说了,就是孝廉和茂才两种,各州郡每年有一定的份额,大致上每郡按人口多少一年两到三人。像吴国这样的国家,就算加上遥领之州,通过举荐孝廉和茂才,每年朝廷正式征辟的官员不到三十人。对于整个东吴朝廷来说,这样出来的官员数量远远不够使用,而且对于数量庞大的各大世家豪族子弟,要获得举荐名额难度也大大增加。

这样状况下就有了开府征辟制度。原本在秦汉时只有丞相和大将军还有三公具有开府资格,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也是因为战功越来越多,导致了将军职位的增加。原本汉末中郎将就已经时高位了,但是到后期中郎将只能算中层职位,大量的武将获得了骠骑将军、四征、四镇等高级将领名号,这些武将手下有大量士卒,那么管理这些士卒也必定会需要很多官僚。仅仅依靠朝廷征辟就满足不了这些官僚缺口,于是朝廷就允许这些将领开府自行征辟官员,当然这些官员依然算是朝廷编制,享受国家俸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