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又搞事情了

我的系统又搞事情了

第203章娃子你还没出师咧第3更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瞬间,场景发生了变化。

这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靶场。

几乎芝麻大的靶牌……

应子凡流泪了……

这特么,我能打得着么?

周祥施施然走了过来,手里还提一瓶酒:“娃子,试试,看你有没天赋?”

应子凡木然道:“什么天赋?”

周祥挠了挠头:“军医说……好象叫远视眼吧?”

“这种天赋……我真没有……”

周祥叹气道:“那就莫得办法喽,娃子,下苦功练吧,练到一扣扳机你就心里有数……就差不多啦……”

接下来,应子凡开始了苦逼的练枪生活。

最关键的是,这里居然会没有任何睡意,也没有日月升落!

本以为只能自己摸索着练习,但没想到周祥也不是完全不教,时不时的还是要告诉他一些射击的要点,练着练着,应子凡终于明白周祥为什么说没得教的,这玩意儿……还真是得靠子弹数量来喂。

在打到两千多发子弹时,一百米内已经可以达到高环数——上手就打500米纯属玩笑,根本看不到进步!

由脱靶到上靶,到逐渐稳定的输出,实际上就是个熟悉枪械的过程,了解枪性,调校枪性,射击最基础的三点连一线掌握到熟极而流,去打个什么世界冠军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等一万发子弹打完,应子凡已经达到了100米内抬手就是一枪,根本不用瞄准。

实际上这就是对自身的了解,在射击的过程中,已经完全掌握到枪抬到什么位置,摆向哪个角度,会让子弹的落点在哪个位置,同时,枪又是有后座力的,子弹实际上也是呈抛物线最后落地,如果有风,会对子弹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多大的风会有多大的影响,会造成什么样的偏差。

然后,周祥又让他将靶位移到了200米处。

入门是最困难的,由只会扣下扳机,到100米以内固定靶的神枪手,应子凡用了超过1000个小时,算下来不过50多天,但这里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应子凡也没有睡觉这一说……

这50多天,何止万发子弹?一天都接近两万发子弹!

50多天下来,到手随心动,心随意动,随心而发的状态,足足接近百万发子弹!

没有哪个国家会奢侈到用百万发子弹来喂一个射手……关键是也没谁能受得了!

而200米应子凡达到同样的境界,用了300多小时,越到后来,他对枪械和自身的了解越深,300米用了100多小时,而500米则用了200多小时……

接下来就是1000米上靶的要求。

这回又让他感觉自己被打回了原形。

足足用了2000多小时……

应子凡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个麻木的开枪机器。

那1000米外的靶子……完全就是个针尖大的小点好不好?

稍来一阵风,就可能让弹道出现极细微的偏差,长距离放大,误差甚至可能达到半米多!当然,这和水连珠本身的性能有关系,它的攻击距离本来就没考虑过这么远!

但是,2000多小时之后,喂足了近200万发子弹,应子凡终于可以在稳定环境中保证枪枪上靶了。

这个稳定环境指的是无风或持续有风的情况,那种子弹刚刚出膛,来一阵风的情况不在其内。

这时候,周祥这笑咪咪的老爷子才又对应子凡道:“接下来,就是活动靶了……”

反而,在活动靶上,应子凡显示出了他的优势,1400多小时,他总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他达到9的智力,甚至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运行速度。

然后再根据子弹着弹点一瞬间得出公式,计算出开枪时机、高度、角度,当然,加上环境变量之后,不能说枪枪都打到。

周祥这才道:“这就对咧,娃子,你看到一个会动的东西,马上就要反应出该怎么出枪,该什么时候扣响,熟练了,枪法自然就好了……”

老爷子本来是农民出生,根本不可能学习什么弹道学,也不可能懂得什么初速数据之类的东西,更不知道计算风力影响,他仅仅是靠着天赋就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不愧是一代枪神!(还有另一位老英雄,也是神级狙击手,两位都是英雄,咱这里就不说谁更强了,没意义。)

“接下来你就熟悉一下自己用惯的枪吧?”周祥道。

应子凡看着这把划痕累累的枪,颇有些舍不得,这样的枪械,虽然设计上简单粗暴,但越简单的东西,反而越不容易出问题。

老爷子连忙一把抢过这把水连珠:“这可是老头子我吃饭的家伙什,当年就想带回家做个记念,国法不许,这时候你可不能和我抢……”

应子凡心道等出去后,有机会一定得找把这种老古董枪来玩玩,那可比自动步枪打起来更有感动。

接着,一把他在现实世界使用的自动步枪出现在了他的手里。

他对着靶位一个三连发打了过去。

“枪头飘……”

没上靶,这把枪,完全没有和自己血肉相融的感觉,冰冷、机械、暴躁、无法控制。

这是他的感觉。

水连珠给他的是丝滑、流畅……

再一个三连发,终于上靶了,但弹孔将靶绝撕得稀烂,一点不优雅。

如果用年迈的青梅竹马来形容水连珠,那这把自动步枪的枪性就是叛逆、强硬,但威力的确够猛。

在摸到这把枪的枪性后,应子凡刻意的压低枪口。

你不是跳么?我让你跳,你也只能跳到我需要你子弹出膛的位置!

强行控制不是不行,但人的肌肉力量,也只能有限度的抵消这样的爆发力,俗话说,堵不如疏,疏又有引导的意思,顺着它的劲来,不比对抗、压制更好么?

熟悉枪性,应子凡用了200多个小时,接下来又开始重复100米至1000米的练习过程,整个过程,应子凡在掌握了枪性和射击方法之后,900多个小时后,他终于掌握了包括活动靶在内的单发精准着弹,如果换成连发就不可能达到那么精准的状态了,这点周祥的意见是:“能杀死敌人的,一发子弹就够了,连发,不过是给普通战士提供的功能而已……”

应子凡深以为然,看看才5900小时,心道可以节约一千多小时,这可以近三十万呢。

谁知周祥说了一句话:“娃子,你还没出师咧?忙个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