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融合冥王,独占金榜前十

大秦:融合冥王,独占金榜前十

第二十五章:祖龙:寡人一点也不酸,真的!【求鲜花】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万朝名将榜第25名:大明王朝,戚继光!】

【大明王朝·戚继光:明朝名将,登州卫指挥佥事、蓟州总兵!】

......

等等......

他们没听错吧?

怎么又是大明?!

......

等着金榜公布的朱元璋难以置信,继而狂喜!

我大明又有人登上了金榜!

双金榜!!

朝堂上......文武百官皆是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喜。

“我没出现幻觉吧?又是我大明?!”

“还以为每个国家只能上榜一次呢,原来还能上两次啊......”

“上次的天道奖励,才30名就这么大助益了,这次25名岂不更加厉害?”

有大臣反驳:“那也说不准,我感觉大宋狄青的奖励,就不如咱们。”

他旁边人不同意了:“谁说的?那可是300年的寿命。有道是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拥有百年经验的将领,哪个国家不想要?”

另一个武官有些期待:“上次的龙象煅体术已经堪称奇迹了,这次上榜,会有比这更好的奖赏吗?”

徐达在惊喜的同时,心里莫名地有些不是滋味......

一国有两将上榜是好事。不过这么一来,

他徐达就不是唯一的功臣了......

也罢......

多一个人分担皇上的疑心,没准他还能轻松一点。

徐达这么开导自己。

戚继光显然还在状况之外,

旁边有几个脑子转得快的大臣,见到金榜赶紧过来给他道喜,他都没有反应过来。

“戚将军?......戚将军!”

“啊,啊?......”

“恭喜戚将军,贺喜戚将军!戚将军功勋满身,登上金榜是情理之中啊!”来道喜的大臣连连拱手。

有了第一个道喜的,周围人也反应过来,聚在戚继光身边纷纷道贺。

生怕来晚了被当成不顾国家利益、随意嫉妒名将的小心眼。

被围在人群中的戚继光......

此时还有点懵。

这金榜......

原来一国还能上两个人的吗?

......

项羽刚从得了奇法的激动中平静下来,

这会儿......

看到明朝不仅压了自己一头,竟然还不止一个将士上榜,心中怎么都不服气。

“大明?一个泥腿子出身的皇帝,手下将士怎会这么厉害!”项羽怎么都想不通。

龙且宽慰道:“王上,大明只是人多罢了。而且另一名徐达也不过是排在末尾,我大楚有地阶术法,是他们拍马不能及的。”

项羽想想也有道理,不过心里还是不那么好受。

......

赵匡胤听到大明上了两次榜单,短暂的震惊过后,突然想到什么,面露喜色。

既然他们能上两个将士......

那么大宋......

他想到天道只给了狄青一人奖励,

虽然对自己而言,得一良将,的确是大宋莫大的收获。

可是平心而论,那次的上榜,实在让他面子和心里都不好受。

要是他大宋还能再有一人上榜......

赵匡胤在心里过了一遍所有可能的人选,眼里生出了几份期许。

要是大宋还能有将士上榜,那一定可以扭转他的朝廷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说不定......

天道给的奖励,会比之前给狄青的更加丰厚!

......

“哦?两位将士?”李世民轻抚下巴,静静思考着。

他从开始起,一直在试图研究天道排名的规律。

最开始时天道曾说过,这个榜单,并不仅仅是盘点名将那么简单。

如果能研究透天道降下排名的规律,按照此法培养将士,那么......

是否就能助我大唐多上榜几次、排名更靠前一点呢?

与此同时......

下面的大臣互相小声交流着。

有几位心思细腻敏感的大臣,注意到了皇上此时的表情。

以他们的经验来看,一般皇上露出这样的动作和表情,八成是在想什么大事。

皇上向来老谋深算,目光长远。

这种时候......他们还是不要上前开口给皇上添乱比较好。

......

大汉......

此时刘邦即使对自己的将士有信心,但心里还是难免有点焦虑。

“子房,已经几个国家了,怎么还不到我大汉?”他第一反应就是找张良讨论这事儿。

张良想了一下,答:“回王上,现在上榜的已有秦,楚,隋,宋,明五国。”

“王上,您不必忧心太多。那徐达和戚继光,已经是大明最出色的将领。而且已经上榜了的这两位,排名均在末尾。”

“朱元璋手下的将士,比这更优秀的也不多了。所以这足以说明,大明后面再次上榜的可能性只会更低。”

刘邦勉强放下心来,笑道:“子房聪敏过人,总能解寡人忧愁。”

张良听后......

拱手谦虚推辞。

......

大秦。

朝堂上......大臣们看到排名揭晓,低声讨论。

“这大明,怎么还上了两次榜?真是什么好事都让他们占了!”

“就是。

嬴政一脸满不在乎:“皆为倒数罢了。大明,也不过是这样。”

然而......

实际上他心里酸得不行。

凭什么那大明能上两次?

周围的皇子群臣,见皇上表现得这么大度坦然,都肃然起敬。

果然是能统一六合的大人物,

他们作为朝臣,都因为大明一国占了两个位置而感到愤愤不平,或满心羡慕。

而皇上作为一国之君,又一向对其他国家的动向和发展极为关注,

如今看到其他国的将士排名在自己之上,大明还接连登上两次金榜,

皇上竟然还如此淡定,巍然不动!

群臣互相交换眼神,都在别人的眼里看到了认同和敬佩。

胡亥心有疑惑,想都不想就开口道:“父王,您不忧心吗?我大秦才在第二十八,那大明都上两次金榜了。”

嬴政没料到还有人敢这么问,转头看向问话之人,发现是自己那头脑幼稚的小儿子。

“......”他没有回答。

赵高在下面看得快被气死了。

这胡亥小儿!

明眼人都知道,这种时候摸不清皇上的心思,就不要随意开口询问。

更何况......

这话一说出来,不就明摆着表示,他作为大秦的皇子,都对大秦毫无信心吗?

要是皇上说不忧心,就是对国家大事毫不在意,坐实昏君谣言;

要是皇上说忧心,就是不够稳重,没有国君之威。

问话也不用脑子想想!

赵高一想到等到未来谋反,自己要扶持的是这么个货色,心中就满是郁结。

也没办法......

谁叫众皇子中最好控制的,除了那九皇子,就是这个胡亥呢?

只是九皇子完全是一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扶持他做皇上,还不如放一条狗在皇位上做皇帝。起码胡亥还有点野心和能力。

但胡亥对此一无所知,还满脸不解,希望父王能给他解答。

同时心中窃喜自己真是聪明,找到这么个谈话突破口,能让父王觉得自己心系国家大事。

嬴政原本不太想理会。

可当胡亥一问出话,本来私下里正在议论的大臣,都抬头看了过来。

这时扶苏开口了。

......

......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