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大反贼

帝国大反贼

第1551章 人心惶惶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东南节度府摇摇欲坠,江万城等一众高层面对这糜烂的局面,相对无言。

沉默了一阵。

江万城这才看向了镇南军都督杨威。

“你说这几日才征召了三千青壮,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江州是东南节度府最为富庶之地。

江州城周边城镇、三河县以及大通县等地的人口加起来足足的有七八十万人。

可现在却仅仅征募了三千青壮,这让江万城也觉得有些奇怪。

杨威这位镇南军都督在前线打了败仗,将兵马丢了一个干净。

他只身逃回,按理说要下狱问罪的。

可东南节度府实在是无人可用。

江万城思虑再三后,给了杨威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由他这位镇南军都督兼任江州镇守使,全权负责御敌之事。

面对江万城的责问,杨威忙躬身解释。

“节度使大人,这张大郎麾下的探子四处散布谣言。”

“他们宣扬张大郎麾下的军队都是百战精锐之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百姓闻之,自然内心惧怕,所以不愿意投军与张大郎的军队作战,以担心战死沙场。”

“而且张大郎麾下的探子还说,凡是与张大郎为敌的,届时将进行清查,凡是坐实的,将严惩不贷。”

“反之,将会受到优待,张大郎将确保他们的性命安全和财货不受到侵扰。”

“百姓们信以为真,所以不愿意卷入这一次的战事与张大郎为敌。”

江万城闻言,面色阴沉。

这张大郎当真是使用的好手段。

他这一招,直接瓦解了他们东南节度府的人心。

百姓现在置身事外,不愿意为他们节度府效力,这就让他们抵抗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削弱。

“四方阁是干什么吃的?!”

江万城抬头看向了四方阁阁主曹宇,怒斥道:“张大郎的探子四处散布谣言,你们为何不阻止??”

曹宇忙躬身说:“节度使大人息怒!”

“我们四方阁这些日子正在大肆搜捕张大郎的探子,已经抓捕了一千多人......”

江万城直接打断了曹宇的话:“我不想知道你抓了多少人!”

“我只要结果,那就是不能让张大郎麾下的探子再四处的妖言惑众了!”

“你要是办不到的话,你这个四方阁的阁主我看不用当了!”

曹宇额头直冒冷汗。

他忙承诺说:“节度使大人放心,我一定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彻底地肃清张大郎麾下的探子,还我江州一个朗朗乾坤......”

“哼!”

面对表态的曹宇,江万城冷哼了一声,不再看他。

江万城责问杨威:“我江州那么多的百姓,难不成都听信了谣言,被张大郎的军队给吓破了胆子吗?”

“我就不信,只有区区的三千青壮愿意为我节度府效力!”

杨威也是心里泛苦。

他们江州这边有七八十万的百姓,自然不知区区的这么一点人忠于节度府的。

“节度使大人,我们江州百姓对节度使大人那是无比忠诚的。”

“只不过先前出兵攻打张大郎的时候,节度府已经征调了一大批的人。”

“除了补充到军中冲锋陷阵的外,还有大量的民夫也征召到了军中负责运输粮秣辎重。”

“只不过前线战败,这大量的民夫也落入张大郎手中,沦为了俘虏,没有能够回来。”M..

“大量的军士和民夫损失,导致我江州的兵源枯竭......”

他们江州的人的确是很多的。

可是仅仅镇南军、江州军、右骑军和新军加起来就有十余万人。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民夫也被征召到了军中。

导致的结果就是江州地方上的青壮几乎被抽空了。

如今剩下的虽然还有少部分的青壮,可他们在张大郎那边探子的宣传下,也意识到东南节度府大势已去。

他们自然也不愿意跟着东南节度府陪葬。

所以面对节度府征召的时候,他们都躲了起来,不愿意投军效力。

正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江州方面征召兵马御敌的行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杨威将这些原因列举出来,只是想要说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不是他这个镇南军都督兼江州镇守使办差不利。

而是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面对杨威的解释,节度判官邓松却不以为然。

邓松开口道:“纵使兵员枯竭,我觉得征召三四万青壮御敌还是可能的!”

“平日里节度府对江州各地的百姓多有优待,就连税赋都少收一成,现在正是他们报答节度府的时候了!”

“他们理应与节度府同生共死!”

邓松冷冷地道:“他们要是不愿意到军前效力,难不成是要投敌给张大郎效力不成?”

邓松说完话后,转头对节度使江万城拱了拱手。

“节度使大人,我看在这个节骨眼上,节度府当严厉一些,不然这些百姓还以为节度府好说话呢!”

“我建议直接以节度府的名义下令,凡是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丁,让他们限期到兵营报到听命。”

“凡是不愿意听从节度府号令,不去兵营报到听令的,一律按照通敌论处,严惩不贷!”

“唯有非常时候用非常的手段,才能解决我们兵力不足的燃眉之急!”

江万城威严,微微皱眉。

靠着这种强行征募到军中的青壮,人心不齐,能不能用都是一个未知数。

“强扭的瓜不甜。”

支度使姜浩言觉得邓松的办法太过于极端了。

他缓缓地道:“倘若是靠着强制手段迫使青壮投军,他们必定心里生出怨言。”

“这张大郎的军队一旦打来,说不定他们就会一哄而散,不起什么作用。”

江万城看向了支度使姜浩言,微微点头,他也有这个担心。

江万城问支度使姜浩言:“不知道你有何高见?”

姜浩言微微躬身说:“高见谈不上,只是下官的一点愚见,能否可行,还请节度使大人定夺。”

“但说无妨。”

姜浩言顿了顿后,这才继续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与其强制地征召青壮投军御敌,不如由节度府开出重金,招募勇士。”

“我江州数十万人,要是能征募一万自愿投军的勇士,那也比强行征召三四万乌合之众的强。”

杨威等人都是微微点头,觉得姜浩言的这个办法不错。

只是这个赏赐的钱财具体数额,则是让人犯难。

这要是开出的赏赐的多了,节度府势必要大出血。

可要是开出的赏赐少了,那又吸引不到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