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元:风起淮西

诛元:风起淮西

第1章 重生元末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濠州。太平乡。

至正四年春,天气转暖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顿时让太平乡附近的几个村子陷入恐怖之中。不过几天光景,原本山清水秀的太平乡,便闹得人烟寥落,鸡犬声稀。

“爹!娘~”

一间破烂的茅草屋前,两名少年伏在两具尸体上痛不欲生地嚎哭着,尸体正是两名少年的爹娘。

然而可悲的是,爹娘死后他们不仅拿不出钱来买棺材,就是连埋葬爹娘的土地都没有,遗体也只是拿家里仅有的两捆席子包裹着,两双满是皲裂的脚还裸露在外面。

不知哭了多久,两名少年各自脱下满是补丁的上衣,将爹娘裸露在外的脚仔细包好。

而后,年纪大一些的少年便拉着弟弟前去寻找租地给他们家种的刘老爷,求助一块薄地掩埋亲人。

来到前村刘德家,敲门后,刘德的侄子刘英开了门,这也是兄弟俩的熟人,他听完缘由便将叔父刘德喊了出来。

甫一见到刘老爷,兄弟俩连忙下跪哀求。

“刘老爷,您发发慈悲,俺爹给您种了一辈子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求您看在俺爹尽心侍奉您的份上,给俺爹娘一小块地埋身吧。”

“求刘老爷慈悲。”

没想到,刘德不仅不答应,还指着年纪小的那个少年,骂道:“前几年,你朱重八杀了我的小牛,如同盗贼,无法无天!今日居然还有脸来问我要地!”

“再说了,朱五四给我干活,我又不是没给他饭吃。说起来,你们家还欠我好几年的租子没给呢,看你们这样子估计也是还不上了,老爷我没问你们要,已经是大发慈悲。快滚,快滚,你们最好趁老爷没改主意前,赶紧滚远点。”

刘英看见两兄弟可怜巴巴的样子,心里感到难受。当晚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刘继祖和母亲娄氏。

刘继祖,字大秀。濠州钟离县人。他是刘德的同族兄长,家里也有不少田地,其父刘学很有文化,曾经担任过元朝濠州总管府的总管,乐善好施。受家学渊源,刘继祖也是为人和善、知书识礼。他和朱五四年龄相仿,关系还不错。听说朱家死了四个人,刘家夫妻吃了一惊,深表同情。

第二天,刘继祖和娄氏一起来到朱家,两人先是向死者表示了一番哀悼之意,然后开门见山对朱重六说:“贤侄,我地多,何不问我?我家之地任你择用,赶紧把你爹娘葬了!”

朱重六喜出望外,感激涕零。他连忙拉着弟弟重八给刘家夫妻下跪磕头,接着,重六对朱重八说:“刘大叔的大恩大德,我们兄弟定要永远铭记于心!”

这一句话深深地烙在了朱重八的心田。

接着,两兄弟带着锄头跑到村外,找了刘大叔的一块薄地,并排挖好两个墓坑。当天就把父母合葬一穴,把大哥、侄子合葬一穴。

丧事毕的第二天一早,在不舍的哭泣声中,朱家兄弟俩目送大嫂王氏带着两个儿女回了娘家。

在重八屋里,朱重六捧着一碗稀薄如水的粥,眼睛发花地端到弟弟重八面前,哄道:“弟弟,这是咱们家剩的最后一点稻种了,你把它都喝了,喝了也好有力气,等会跟着汪大娘离开此地,哥也要离开了,逃荒去外地寻活路。”

重八听了,潸然泪下!

他懵懂地双手接过碗,下意识地数了一下碗里的米粒,总共仅有十三粒。想起兄弟二人今后天各一方,此生还不知何时才能再逢,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朱重六毕竟岁数大些,只是无声地哭泣着。

“切记,如果有人欺负了你,记得将来告诉哥哥,哥哥定帮你找回来。”

光着膀子的少年,上前仔细地整理着弟弟身上有些偏大的上衣,唠唠叨叨地吩咐着,在看到汪大娘等在路旁的身影后才恋恋不舍地轻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好了,去吧。”

“二哥,我走了。”重八一步三回头,见兄长只是笑着点头,泪花终于还是忍不住溢满了眼眶,转身向兄长所在的方向发疯似地小跑着,“二哥,你带着我吧,我不想走,我不想走啊!”

少年的脸色变得错愕,而后眼眶变得通红,嘴上却怒骂道:“朱重八!不准回来!听见没有,不准回来!”

朱重八一脸不可置信地愣在原地。

无怪少年如此绝情,因为他深知,弟弟唯有到皇觉寺去才有活下去的机会,跟在他身边不过朝不保夕而已。

“快回去!”

在兄长的一声声呵斥中,朱重八一脸伤心地转身离开了。

眼看着弟弟的身影从前方道路上消失,少年紧咬牙关,眼泪却止不住地从眼角滑落,朝着空无一人的方向大声喊道:“弟弟!你要多保重啊,记得如果有人欺负你,将来就告诉哥哥!”

随着最后一声喊落下,精神恍惚的少年已是泣不成声,一手拄着棍,一手端着一个破碗,无力地向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

朱昭迷迷糊糊地醒来,只觉一阵地头晕眼花,身体也仿佛失控了般动弹不得。

然后躺着也不知过了多久,朱昭微微屈伸手指,感觉身上恢复了一丝气力,遂爬起身来。

入眼之处是灰蒙蒙的天空和湿漉漉的黄土地,清新的空气中还夹杂着些许泥土气息,看样子倒像是刚下过一场雨。

眼前的一切对朱昭而言,是那么地陌生。他心中不由暗自惊讶:我这是在哪里?我不是死了吗?

就在这时,朱昭一个踉跄险些没有站稳,因为他的脑子里突然乱成一团,大量的陌生记忆正在涌入脑海。

半晌后朱昭一脸恍惚:我是朱重六?

无怪朱昭如此失态,脑子里多出来的这些记忆倒还算不上什么,关键却是记忆中他还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弟弟叫朱重八!

对于这个名字朱昭并不陌生,毕竟他再怎么无知,也是知晓开创大明朝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曾经的本名就叫朱重八!

朱昭欲哭无泪:那自己,岂不就是朱元璋那倒霉二哥?

缓缓扭头,但见不远处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正沿着土路神情麻木地向前走着,那些人虽是活着,看样子却宛如行尸走肉,脸上没有半点生机和希望。

也罢,既来之则安之!

朱昭咬了咬牙,毅然汇入人流之中。

沿途山坡下的野地里,一大群衣衫褴褛之人埋头采摘着什么,旁边支起一口大锅,下面架着柴火,热气腾腾不知煮着什么。

有一次朱昭实在没忍住好奇心,便走了过去,只见锅中煮的竟全是草根树皮!

一路走来,诸如此类所见所闻,皆令朱昭三观尽毁,他从未想过生命竟是如此的廉价。

每走一段路便有几个穿得干净的汉子站在路边,他们似乎嫌弃着流民们身上的味道,捂着口鼻居高临下的审视着这些被世界抛弃的人。

经过打听,朱昭这才得知那些人便是所谓的人贩子。

虽说大多数人都是宁愿饿死也不会去卖儿女,但总有那么一两个人选择抛弃人性。

在几个人贩子跟前,瘦骨嶙峋的汉子佝偻着腰,讨好的笑着,献宝一样把手里的女孩往前送,“大爷,你看看俺这闺女如何?”

女孩的脚在地上使劲摩擦着,瘦小的身体想要后退,却执拗不过父亲那双苍老的大手。

“张嘴!”一个人贩子像看牲口的似的,粗鲁地把女孩的牙掰开,点点头问道:“你想卖多少?”

女孩一下面如死灰,死死地抱住汉子的大腿。

汉子满是沟壑的脸上露出笑意,眼神中也带出无比的期望,缓缓的伸出两根手指,“二十斤,二十斤粮!”

“咦,你老不死的做梦呢!”人贩子轻蔑的笑笑,“满大街都是卖闺女的,你家就金贵?二十斤,真敢开口!六斤,卖就卖,不卖就拉倒!”

“那可不行阿!”汉子急了,双手合十作揖,“大爷,俺这可是大活人,哪能六斤?俺就是养个小猪羔儿,也不只这个价啊!”

“不卖就算了,俺找别人就是。这年月粮食不好找,小闺女满大街都是!”

人贩子不耐烦了,骂了几声,转身就走。

“别,再商量商量!”

汉子腿上挂着小女孩,死皮白赖地跟在几个人贩子身后。

“没商量,就六斤,要么卖,要么饿死,你自己选!”

“大爷,您行行好……”汉子叫着,又走出去几步,忽然一把拉住那人贩子,瞪着通红的眼睛,“成,六斤就六斤!”

“这才识相!”人贩子们笑笑,“带上孩子跟俺们走,到了地方画押拿粮!”

“诶!”汉子哭了,弯下腰拉住女孩的双手,“来,妮儿,让爹再抱抱!”

另一边的朱昭,已是看呆了。

这就是书本里所记载的的卖儿鬻女?

“老头!”朱昭忽然大喊,蹭蹭地跑过去,像个傻子一样大吼道:“那是你亲闺女!六斤粮你就卖了?你看看她,她在哭,你没听见吗?她可是你亲闺女啊!”

“俺知道!”汉子抱着闺女,带着泪水嘶吼,“俺也不想卖!可是俺还有一个老娘和儿子!不卖,俺娘俺儿吃啥?不卖,俺一家就完了!”

吼完,汉子抱起女孩,佝偻的身子愈发晃悠,老泪纵横地跟上那几个人贩子。

“爹爹!”

风中,女孩的哭声突然响起,“别卖俺,你别卖俺,爹爹……”

随着汉子越走越远,风中再次传来女孩绝望的哭喊,“娘……”

目睹此景,朱昭心里似乎压了座山,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想喊,发不出声音。

他想骂,张不开嘴。

他想冲过去,阻止这场人间惨剧,可是他发现,他什么都做不了。

风中依稀还传来女孩的哭声,人们依旧是原来的样子,麻木不仁地静静注视着这场悲剧,似乎天地间什么都没发生过。

-------------------------------------

(求收藏!求推荐!拜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