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纨绔

大唐极品纨绔

第二百零二章 成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张拯的冠礼,比起昨天李承乾就显得很寒酸了。

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观礼的人上。

前来国公府观礼的人,基本上都是军方的老将军们。

老混蛋程咬金、老阴人李绩、心思奇重的侯君集、猛将兄薛氏兄弟、老好人柴绍。

琅琊郡公牛进达、还有虢国公张士贵、勋国公张亮、代表李靖前来的苏定方……

一溜水的军方大将。

而文臣来的就比较少了,大多是秦王府旧部,如长孙无忌,房玄龄,陆德明等人。

当然,以这种阵容来看,说寒酸那是与李承乾这位大唐太子殿下相比。

要是与其他家相比,放眼大唐任何一家子弟及冠,都不可能集齐这么的多朝堂大佬。

这些朝堂大佬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祝贺张拯及冠。

一方面是因为张氏的郡望,一方面则是因为张公瑾的脸面。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张拯这个人。

这个即将成人的少年人,已经有了足够让这些大佬们正视的政治资本。

比起半年前张拯封爵时,此时的大佬们又是另外一番心态。

张拯封爵时是什么,无非就是一个运气好了一点的纨绔子弟。

因为瞎猫碰见了死耗子发现了蝗虫卵,提前为大唐君臣示警。

所以李世民顺手扔了个男爵的爵位给他玩玩。

但是现在,张拯已经用自己的实力彻底摆脱了他在一干朝堂大佬心目中纨绔的形象。

不提那场蝗灾,也不提张拯为李世民献上的那些阴损主意。

张拯一手创立的报纸,如今已是一干老将们书桌上每日必不可少之物。

一趟晋阳之行,收服了墨家,说动了王氏倒戈。

如果说收服墨家他们还能接受。

那么张拯不知不觉间使王氏倒戈,则是所有人都没能想到的事情。

一干老将细想之下,惊叹之余也不免感慨张公瑾生了一个好儿子。

同时也在惋惜,为什么这么能耐的儿子竟然不是自家的崽。

随时都有人拿张拯与他们自己的子弟对比,开口就是看看人家张拯怎么样怎么样,你怎么样怎么样。

说道激动之处,难免抽出七匹狼要带教育一下自家孽子。

于是长安一干纨绔二代们,就因为张拯机缘巧合之下立下了一些功劳,便无辜躺枪。

当然,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

哪怕张拯自晋阳回来之后,一干老将军与朝廷大佬们对张拯的印象,也还是依旧停留在张公瑾之子的身份上。

真正让一群站在大唐顶端的大佬们开始正视张拯,还是因为张拯在人日大朝会上那一手以退为进。

火器局与大唐皇家书院的横空出世,所有人这才注意到。

原来这两项百年国策的诞生,都与这个即将成人的少年脱不了干系。

能够减少大唐战马损耗尽三分之一的马铁蹄,威力惊人恍如神明降世的火器的诞生。

彻底的惊到了金銮殿上的大唐君臣。

大佬们这才发现,原以为张拯的成就已经足够惊人,谁料没有最惊人,只有更惊人。

所以,今日老将们前来观礼,固然有张公瑾的面子在里面。

但是主要还是张拯的崛起太过迅速,犹如彗星般耀眼。

再加上李二早就对张拯青眼有加,说一句简在帝心毫不为过。

这样前途无量的少年人,还是出自己方阵营,老将们当然要来为张拯站一站台。

今日充当礼官的是张拯本家遣出来的大儒,而正宾依旧是老李纲。

连续两天,受两场冠礼,足以让老李纲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心里憔悴。

但是没办法,谁叫张拯也是他的学生。

李承乾是他的学生,李承乾及冠他亲自为李承乾受冠。

现在轮到张拯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更何况老李纲是真的喜欢这个自己在耄耋之年才收到的小弟子。

相比李承乾,老李纲花在张拯身上的心思更多。

虽然老李纲很少亲自为张拯授课,但是要知道张拯最大的政治资本——大唐皇家书院,可是老李纲一直在尽心尽力的忙上忙下。

反而是张拯,一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从把图纸交给工部之后,张拯还没有去过一次还未竣工的大唐皇家书院。

谁敢说老李纲对张拯这个最小的弟子不尽心?

给张拯充当赞者的是李武存,李承乾是储君,张拯自然是没有资格让李承乾来给他当赞者的。

而其他的纨绔们,虽然很多人自告奋勇的想要挑战一下这个打杂的角色,但是都被老李纲一一否决。

所以这个任务最后就落在了墨家下一任巨子李武存的身上。

李武存可不是张拯这样什么都不懂的小菜鸡,在知道自己要充当张拯的赞者的时候便准备好了一切。

随着张氏一族遣来的大儒一声吉时已到的喊声传遍邹国公府。

张拯身着盛装礼服自东房而出。

张拯来到香案供桌前站定,随着礼官一声拖着长音的:“跪!”

便如提线木偶一般膝盖一软跪了下去。

老李纲真的很老了,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

走到张拯身前站定,然后对着这个弟子露出来一个满意的笑容。

然后面色一肃,对着张拯念道:

“吉月令辰,良家子张拯,年十六,素备成人之资……”

虽然昨天已经听过一遍了,但是当老李纲口中的魔音再次响起之时,张拯还是很懵逼。

大段大段晦涩难明的词汇自老李纲口中吐出,张拯的头上多了冠笄。

又是一段深奥难懂的咒语念出,张拯头上多了幞头!

节奏与昨天一样,张拯只需要像赖格宝一样,夺一下动一下就行。

但是即便这样,当冠礼行至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三加之时,张拯还是头昏脑涨。

主要是老李纲的祝福语太复杂了,张拯完全听不懂。

最后一加,与李承乾的梁冠不同,张拯的是一顶帽子。

就像影视剧中那种戴在幞头上的员外帽似的。

张拯入东房,脱去礼服,只着里衣。

然后出来接着跪下,随着老李纲的指挥行事。

老李纲念完最后一段咒语之后,为张拯戴上了帽子

又为张拯穿上了代表他县男身份的绯红色圆领直裰。

至此,张拯才算真正成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