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上京讨债,老赖竟是朱元璋

大明:上京讨债,老赖竟是朱元璋

第016章 皇帝是什么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身为大明太子,帝国未来的君王。

有人竟然当着他的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

太子朱标脱口而出一声好胆,气得差点让检校过去将这个家伙拉过来,直接给斩了。

可是,他很快冷静下来。

因为隔壁的妙云妹子,问了一句为什么?

相比起朱标的愤怒,徐妙云除了震惊,还有不解。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但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卖与帝王家,求取功名和荣华富贵呀?

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在封建社会绝对是一等的,完全不是陈数目前的商人身份能比。

不过两次听过陈数说类似的话,徐妙云隐约感觉到陈数话中的意思。

“主子,您似乎对当今圣上,很有意见?”

陈数抬头看了一眼这位小美女,哑然失笑。

换成任何人,大概都觉得自己对老朱很有意见,可是他心中的想法,却和别人完全不同。

“相反,我觉得当今圣上,在从古至今的皇帝之中,能排进前十,甚至前五!”

“千古一帝之名,有他一份!”

“啊!”

徐妙云和隔墙的朱标,都忍不住发出轻声惊叹。

这陈数说的话,怎么自相矛盾?

他前边还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怎么转头又给皇帝如此高的评价?

千古一帝,就算是朱标都不敢用这四个字去形容父皇。

陈数不想当官,却对皇帝如此高看一眼,大明太子身体忍不住前倾,想要听清楚陈数接下来要说的话。

而庭院的另一头,陈数见徐妙云张着小嘴,半天合不拢,忍不住笑起来。

他说老朱是千古一帝,倒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历史上朱元璋真有这个评价。

秦皇,唐宗和明太祖,就是历史上获得千古一帝称呼的三位皇帝。

在陈数心中,老朱真未必比其他两位皇帝差,毕竟开局一个碗,这种逆天难度都被他翻盘拿到天下的人,千古以来唯有朱元璋一人。

“你是不是觉得我评价太过?”

陈数忍不住想逗逗徐三家的闺女,徐妙云本能点头,但好像发现自己大逆不道,又赶紧摇头。

“哈哈哈!”

陈数看着有趣,大声笑起来。

“我问你,自古以来,历代皇帝,你可知从平民出身到皇帝,有几人?”

徐妙云想了一下,摇头,她以前并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

“唯有圣上一人!”

陈数说出问题的答案,继续说:

“以农民出身,却攫取天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不管其他人怎么看,就陛下这个功绩,就足以让他在历史上记上一笔!”

“更何况,他登基之后,勤俭节约,勤政爱民!”

“各种施政,处处都为百姓着想!”

“立大诰,让百姓可检举贪官!”

“轻赋税,让百姓修养生息1

“他还设立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分别为老百姓解决孤寡老人,死无所葬和病无可医的问题!”

“这些种种,都证明陛下有明君之相,我怎么会对皇帝本人有意见?”

朱标从墙外,听到陈数对朱元璋的赞美,都忍不住热血沸腾。

陈数细数皇帝功绩,很多连他这个儿子,都没有注意。

千古一帝呀!

朱标听到这个名词,就为父皇深深自豪,可是他还是不明白,既然庭院后边的人如此推崇皇帝,为什么又说朱家的官员,狗都不当?

徐妙云显然也有这个疑问,在陈数说完朱元璋的优点后,提出朱标想问的问题。

“既然如此,那主子您为什么要拒绝功名呢?”

“陛下如此圣明,难道为陛下效力,为百姓谋福利不好吗?“

陈数呵呵笑,摇头:

“所谓伴君如伴虎,我承认我们的圣上是一个好皇帝不假!”

“但他并不是一个好上司!”

“在他手下干活,要命,我还想多活几年!”

徐妙云不服气,反驳:

“如果先生不贪不抢,何必怕皇帝砍你头?”

“好!”

朱标在墙后见徐妙云为自己的父亲据理力争,忍不住暗叫一声好。

妙云妹子不愧是徐叔叔的女儿,还懂得为皇帝说话。

可是陈数一句话,就将徐妙云噎回去。

“那你爹不是也贪污了,你就不怕你爹被砍头?”

“我爹哪有?”

徐妙云被陈数堵得差点一口气上不来,她终于体会到徐达当时的感受了。

明明身家清白,但因为不能说出魏国公的身份,她就没有办法解释那两千多两银子的来历。

徐达被人扣了一个贪官之名,徐妙云气呼呼的,恨不得上去咬这可恶的家伙两口。

“你看吧,你爹都不能幸免,你跟我说什么清廉?”

“在我看来,你爹这个人虽然混账了点,但还勉强算是老实人!”

“可是就是老实人,还是跟着老朱打天下的人,却还是忍不住要贪污!”

“你想过为什么吗?”

虽然陈数举例的样本有偏差,可是贪污确实是官场上屡禁不止的事情,徐妙云摇头表示不知道,并等着陈数的答案。

“因为,皇帝太抠了!”

“一个能贪污三千两的人,他一年给你爹多少,不到五十两银子!”

“皇帝这种做法,等于什么呢?”

“就是让一头饿狗看守山珍佳肴,他希望狗少吃,又希望狗不犯错1”

“这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这些话话糙理不糙,就连围墙后边的朱标,也陷入沉思。

大明朝的官员俸禄,可以说是自先秦以来最低,整个朝廷俸禄最高的,就是大将军徐达一年五千石粮食,折合银两两千五百两银子。

两千五百两银子,放在百姓之中,也许可以算是富豪一位,可是和这些年抓到的贪官比起来,就算不上什么了。

就如围墙那边的少年所言,一条饿极了的狗,你凭什么让他看着山珍海味,还期望他尽忠职守。

虽然感觉陈数说得不全对,可是朱标还是陷入深深的怀疑之中。

不过,墙头那边,徐妙云却和陈数争辩起来。

“贪腐者与否,与待遇无关,和品性有关!”

“妙云不信我大明只有贪得无厌的官僚,而无一心为民的读书人!”

“有呀!”

陈数接过徐妙云的话,大大方方承认。

“但,你总不能指望圣人帮你治天下!”

这句话犹如惊雷,敲击徐家千金,大明太子的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