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1990

重生:我的1990

第86章 买房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老郑推了推眼镜:

“张信,你是不是可怜我,想变着法的给我送钱?”

苏援朝气得闭上了眼睛。

这个老郑,你这是有受救助虐待症吗,看谁都是想帮你。

张信乐了:“郑叔叔,咱们今天第一次见面,我没必要骗你,况且我家是农村的,咱们俩说不定谁更可怜呢!”

老郑一拍脑门:“可不是么,咱们以前都没见过。”

“郑叔叔,那房号的事……?”

“没问题,你需要的话就拿去,反正我也掏不起集资款!”

“行,那就一言为定!”张信转头对母亲道:

“妈,拿3000块钱给郑叔叔!”

曲凤霞脸色纠结。

这么多钱,平白无故的给了陌生人,她有些舍不得。

“曲姐姐,你就听张信的吧!”陈雅婷心知肚明,张信这么干绝对是赚了,也帮忙劝道。

听她也这么说,曲凤霞咬了咬牙,把准备存到银行的钱,数出3000递了过去。

老郑一脸窘迫,拼命摇手:“使不得,使不得,这钱我不能收!”

张信笑着将钱塞进他手里:“郑叔叔,说起来这事还是我占了便宜,您就拿着吧!”

苏援朝黑着脸,闷声闷气的道:“老郑,你就拿着吧,这算是给你让出房号的补偿。”

老郑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把钱接了过去,“那我就收着!张信,我给你立个字据吧!”

送了老郑出去,苏援朝回来的时候,曲凤霞和陈雅婷母女,正在听张信解释。

“妈,你问问陈阿姨,这集资房买得买不得!”

陈雅婷狠狠瞪了他一眼。

臭小子,甩锅甩到我头上来了。

“曲姐姐,张信说的对,这个集资建房,真的是便宜………”

听了她们的解释,曲凤霞半信半疑的道:

“可这钱,还要留着给张信娶媳妇儿用!”

听到她这句话,趴在桌上写作业的苏以,后背抖动了一下。

“妈,我才多大呀,娶媳妇儿还早着呢。”

陈雅婷也劝道:“曲姐姐,这次机会很难得,买了房子以后张信张琳上学什么的也都方便。”

“妈,陈阿姨说的对,暑假之后姐姐要到营州师范读书,咱家在这边有个房子,有什么事也方便!”

听他们都这么说,曲凤霞终于点头:

“既然你们都说好,那就一定是好,我一个农村妇女,也不懂这些,不过张信,你怎么知道姐姐要到营州师范读书?”

对啊,我怎么知道的?

张信眼珠子转了转,笑道:“妈,这个不难猜,姐姐成绩好,考上大学是一定的,她又孝顺,报志愿铁定不会去远处,营州师范就是姐姐的第一选择!”

曲凤霞点头,儿子说的有道理。

陈雅婷认识张信的时间虽然短,可了解却很深,一见他说话时眼神闪烁,就知道这小子没说实话。

她心里又发了愁。

遇到这么一个鬼魔眼道的小猪崽子,自己闺女性格又随了她爹,将来还不得吃亏呀。

“曲姐姐,营州师范挺好的,毕业之后包分配,虽说是吃不饱也饿不死,毕竟旱涝保收,国家这些年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女孩子当个老师,真的挺不错。”

她们正说着话,苏援朝送了老郑回来。

孙海涛迎上去,试探着问道:

“舅舅,你们那个集资建房还有人卖房号吗?”

老苏没好气的瞪了外甥一眼:“干嘛?”

“嘿嘿…!”孙海涛现在顾不得舅舅是不是生气,跟张琳做邻居的大好机会就在眼前,我要是错过了,活该打一辈子光棍儿。

“那个………这不是艺珍下半年也要读大学了么,我寻思着买一个小户型,以后也方便一点!舅舅您放心,我可以跟张信一样,花钱买房号。”

这下不但苏援朝想不明白,陈雅婷都奇怪的看着外甥。

人家张信家在农村,趁机买房子有情可原,你说你家原本就有楼房,跑过来凑什么热闹。

只有张信,孙海涛刚说完,他就明白了后者的用意。

老孙,你这家伙挺会抓机会啊!

苏援朝冷着脸想了想:

“我可以帮你问问,不过有没有人卖房号,我可不保证。”

原本集资建房的事就归老苏负责,他知道有好几家正在犹豫。

这些人觉得,平房比楼房住着更方便,与其花钱去住狭窄逼仄的楼房,还不如维持现状。

孙海涛若是能掏钱买房号,说不定还真有人会卖。

“张信,老郑把房号卖给你了,那这集资款,你就交了吧,3000块钱!”

张信扭捏了一下:“苏叔叔,我想问一下,真的还有人会卖房号么?”

老苏瞪大眼睛:“应该有,你问这个干嘛?”

“您看哈!”张信腼腆的一笑:

“既然他们不想要,那干嘛不把房子卖给有需要的人,这样我们有了房子,他们得了钱,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

苏援朝跟媳妇儿对视了一眼:这真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吗,别不是一头千年老鬼披着张信的人皮吧。

陈雅婷试探着问道:

“张信,你跟阿姨说实话,为什么要买那么多房子,把钱存起来吃利息不好吗?”

“陈阿姨,您别逗了,我妈这种小农意识想着把钱存起来我还能理解,您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也能说出这么外行的话?”

曲凤霞被儿子说小农意识,虽然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也知道不是好话,捶了他一把:

“哪有这么说你亲妈的。”

“是是是,妈,我错了!”

陈雅婷脸色凝重:“那你说说看,我怎么外行了?”

“陈阿姨,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确实稳妥,可是您别忘了,通货膨胀太快,咱们存到银行的钱,其实是亏的。”

这小子太妖了,这么点儿年纪,竟然知道通货膨胀。

屋子里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

不论是见多识广的苏援朝,还是知识渊博的女校长,他们根本想不到二十年之后,房价会涨成什么样子。

现在花10000块钱,可以在营州市中心买一套100平房子。

到了二十年后,可能连个厕所都买不到。

这就是眼光的局限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