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小亨

金融小亨

76、温州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陈爸给李青峰在陈家附近找了家酒店,还给他安排了一辆车。

接下来的几天,司机带着李青峰和陈奕跑遍了温州。铜供应链上的厂商,他们几乎都拜访了一遍。

通过几天的走访,李青峰更加肯定铜价还会继续上涨。拥有铜矿的厂家限售惜售,中间商屯积居奇,下游的厂商需求旺盛,整个产业链欣欣向荣。产业链虽因为铜价的上涨而有所扭曲,却远没有到断裂的地步。

之前,李青峰从K线技术形态上分析,判断铜价没走到顶部。现在有了现货市场的佐证,李青峰也彻底放心。

他来温州的目的有三,一是送陈奕回家;二是考察温州的铜市场;三是结识温州炒房团。

火车上机缘巧合遇见慕清浅,让李青峰温州之行的三个目的都已达成。

接下来的几天,陈奕带着李青峰把温州玩了个遍,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

温州,风景秀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传说温州古代时候,曾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所以也叫鹿城,温州这个名字是从唐朝起开始叫的,它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温州,自古就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所以温州适用于耕种的土地非常少。而这在重农抑商的古代,不啻为一场噩梦。加之百越距中原万水千山,如今繁华的东南沿海,当年却是“户不足万”的限山阻海之地。

直到靖康之耻,宋室南渡,这里才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入。只是,“二分薄田”如何撑得起翻番的人口增长?无奈之下,“挑贩客家”走上了历史舞台,胆大者则开始私贩盐茶,商品经济逐渐渗入温州人的血脉。

所以,有人将他们形容为“被迫致富的东方犹太人”。而当改革的春风轻抚古老的土地,温州人最先嗅到了商业的气息。

从那开始,一个属于温州人的时代再次开启。他们从家庭式的手工作坊起步,靠着一双板鞋把各种小商品卖遍全国。

温州人依靠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市场的敏锐度、对财富的渴求,在全国各地寻找机会,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通过低成本、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他们迅速完成财富积累。

1985年,温州年净收入5000元以上的农户超40万,而全国城镇居民当年平均收入仅739元。温州人的豪富由此可见一斑。

富起来的温州人开始寻找投资的方向,也许是自古以来对土地的耿耿于怀,也许是商业流浪加深了对故乡的眷恋,总之,房子与温州人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直到2001年8月之前,温州人基本是“散兵游勇”。炒房团三个字还未出现在中国大地。

也正是2001年的8月份,在温州当地媒体的组织下,一个购房团迈向了上海,成为温州炒房团的起点。

她们一共157人,坐满了三节车厢浩浩荡荡来到上海,她们不为旅游探亲,而是专程到上海来买房。

最终,他们3天内买走了上海百套房产,豪掷5000万。两个月后,又一波温州看房团来临,成交8000万。就这样,温州炒房团在惊人的豪买中跃上历史舞台。

巨大的示范效应加上媒体的宣传加持,让温州人从此开始“组团”出现。杭州、上海、苏州、福州、宁德……早期的炒房团徘徊于温州周边,其中不乏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家资金也不过二三百万。他们乘着大巴,啃着干硬的面包,喝着冰冷的矿泉水,带回一纸合同。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他们成为各地开发商、银行的座上宾,目的地也从最初的上海、杭州向各大省会中心城市、二级城市扩散,从大连到伊犁,从海口到内蒙,版图遍布全国。

20年前,温州人挑着物美价廉的小商品,走遍华夏的大街小巷;20年后,他们腰缠万贯、转战千里,东到上海、西至伊犁、南抵三亚,北及冰城,随处可见他们购房置地的身影,吸引了无数目光的“温州太太团”也在此时登台亮相。

这几年,温州人征服了全国房企,当地房展一场接一场。有趣的是,展会上成交的80%都是女性。她们有钱有闲、出手果决。老公实业赚钱,老婆投资房产,分工明确,效率奇高。

于是,嗅觉敏锐的媒体再次站了出来,《温州都市报》牵头成立了第一个“温州太太购房团”,名震全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