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新说之俺叫刘邦

枭雄新说之俺叫刘邦

第十二章 造反(中):造反先造谣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朕带着八百人去往边关,八百人呀,这一路上朕的弦崩的紧紧的,生怕出砒漏,晚上宿营早上出发,都要先过一遍人数,才安心!可是这天下的事,怕什么就来什么你怎么躲都躲不开!”

“其实从俺们出发,就传来了陈胜吴广造反的事。可那个时候,俺老百姓知道啥是造反,只是以为是官府的做法大甚,一群有脾气的老百姓跟他们干起来了!要知道当时的吏治有多坏,后来赵高弄得那一出——指鹿为马,你们都知道!试想一下,赵高敢这么搞,可见他的权势有多滔天,还让他搞成了,那天下的官吏又都变成什么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那时起大秦的吏治就已经开始自上而下坏起来了!”

“俺们大概走了一个半月,沿着官道,途中都有驿站提供食物。可是后来整整半月按理说俺们应该遇到至少三个驿站的,可是却没有都是空的,人没有粮食更别说了!刚开始俺们以为是因为近年来大秦减兵驿站也跟着削减,可是越走越不对,连续二十天了都没有一个驿站!这时俺们才发现了问题!”刘邦叹气!

太史令听到这里也是有点无语,八百人走了二十多天才岁现问题,这心得有多大呀!

“人哪,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屋漏偏逢阴夜雨,本来就已经缺吃少喝的,老天爷又下起了大雨!整整三天,那雨,前面的路根本通不了!果然不想发生的事还是如约而至了,大雨连绵,一时进不得退不得,就有人趁此机会脱离队伍!就三天,一百多号人就这么没了!也不知道后来他们怎样!不过这时朕倒到挺想念那狗县令,要不是他把二百人硬码到八百人,那现在跑了一百人,如果按原来的两百人,逃走过半,依秦律俺这个押护官员可是会很惨的。”刘邦一笑,感叹这世事无常!

“大雨过后,也有好事发生,竟然有鱼,还不少,经过这么多天总算能饱餐一顿!吃饱了就有了力气,前面被滞塞的路也不是什么事了,近七百人半天就修了一条临时的通道!”

“陛下,原来你们不是因为大雨路塞,无法前行而折返的!”太史令问!

“七百多人,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农户子弟,要是全指望着老太爷赏饭吃早死了!真正的农户子弟是会观天象,积累经验,地里刨食硬活下来的。那年老天爷不下雨,下雨老百姓还不活了,不仅要活,还要学会把老天爷下的水变成甘露滋润庄稼。所以能种好地的农民那都是了不起的!不就是路被冲断了,修呗还能咋的!”刘邦没好气的说,对太史令这种典型读了几本书,就看不起老百姓的书生气有些反感!

太史令从刘邦的话中也听出了他的些许反感,也发现了自己一时不察的放浪,赶紧又发一问转移注意力,免得刘邦真发火:“那陛下,其中折返的真正原因是?”

刘邦叹了口气:“哎!路通了以后,大概走了多久,反正没多久,一两天吧!就碰到了久违的陌生人——逃难的难民!从他们口中得知,陈胜吴广的义军在这半年内早从没有武器的揭竿而起发展到现在披坚执锐的正规军,现在就正进攻前面的关隘,而这些难民正是关隘附近的百姓,秦军抢了他们的粮食,陈胜吴广说要让他们加入叛军帮他们抢粮食,有留下来跟着陈胜吴广干的。有不留下来像现在这些逃难的!”

“俺们得到这些消息,队伍顿时乱了!有说就地解散各自逃命的,也有人仗着胆大说去关隘就地加入秦军想杀敌立功的!还有更不靠谱说去加入叛军,反正按现在这种情况要到达边塞是难上加难!”

“不管这些人怎么想,朕是明白一个事实,人心若散了,队伍就没法带了!朕还知道,七百人在这个时候怎么也是一股力量,如果像这些难民一样你跑你的俺跑俺的,最终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样,随波逐流生死不自控。所以必须要稳定人心!”

“朕就对他们说,现在向前,要么秦军胜要么叛军胜,俺们都难免被抓壮丁。现在情况不明,显然加入任何一方都是赌,不如先返回沛县,俺们还有七百人,人数只要在二百以上,最多就是使点银子的事!前方是赌命,后方是舍财,还能回家,取舍倒不是太难!”

“可是往回走,跟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俺们原以为造反的只有陈胜吴广呢!这下回头一看,到处都是爷,都说自己是王室后裔要复国,恢复宗庙,什么魏国的,越国的,吴国的,陈国的……对了,俺们还看见一个秦字大旗,还以为啥情况,后来一打听,只是领头的姓秦。朕还当时纳闷呢,怎么跑出这么多孙子!”刘邦越说越来劲,可太史令和众史官却抑郁了!

“陛下,这各路义军究竟是爷还是孙子呀!”还是太史令怕出错,大着胆谨慎一问。

刘邦说得正高兴呢,突然被打断就有点怼劲上头:“敢造秦国的反敢不说是个爷,可打着这些亡国旗的你说是不是孙子。”

众史官头冒黑线!

“自己领会,自己领会!”刘邦又接着说:“回来的路上就有点不太平,不过呢,俺们也发现规律,这些孙子属蜗牛的,有了窝就不爱挪,挪也挪得慢。俺们就往他们的缝里钻!比来时更好的一点是,虽然驿站没了,可各路反军让老百姓背井离乡,走得快,留下不少吃的,有藏家里,有地里来不及收的。俺刘邦是个讲究人,只要拿了,就一定要留下银钱,可能不多,但必须给,这是俺给他们立下的规矩!”

“来时走了两个月不到的路,现在走了快两个多月连一半都没有走完,这人心又乱了!兄弟们商量来商量去没有一个好办法!其实朕之所以能够说服大家往回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大家伙心底深处畏惧秦国,秦军的兵锋和军威!可现在满地叛军,整整两个月呀,越走还越多,叛军都有互相干起来的,可秦军呢,影子都没有!秦军的威胁在大家心中越来越轻,世上还就不缺看热闹不嫌事大,三言两语鼓动人心,可偏偏有人信,七百人半个月只剩下五百人!”

“心里着急呀,可越急越想不出办法,就在和弟兄们商量完事,朕则趁夜出去走走散散心!”

太史令听到此处,心中不免遐想,确定不是打算开溜先出去探路!

刘邦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那天夜里呀,皓月当空,走着走着突然看见地上有根棍子,手臂这么长两个拇指粗细,心情烦,没注意看,可没想到它突然蹿起来就朝俺扑过来,俺情急之下,拔出怀中匕首,一刀下去,把那棍子劈成两半,惊魂刚定,俺四处摸了摸自己,发现自己没有受伤,赶紧上前察看是什么东西!不看还好,一看更吓一跳,居然是条蛇,而且是条白蛇!”刘邦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当时的一幕着实吓得不轻,现在还有点后怕,这不是装的。

“白蛇?”太史令疑惑,不就是蛇怎么有点如临大敌似的。

旁边的史官看太史令的疑感替他解释道:“白蛇,据药书记载毒性奇狠,一旦伤之,难逃一死!”

“不至,据南方民间传言,造人的女娲娘娘乃是人首蛇身,这白蛇相传乃是女娲娘娘的远亲,杀之不祥!”又一史官补充道!

“说得都没错,朕当时吓得确实不轻,但是就这么个样,越紧张朕的脑子转得就是越快,朕就想呀,最近为什么那么多人跑了,不就是看现在的叛军多了起来,觉得秦国快完了,自己找个靠山一来可以保命,二来万一走了狗屎运碰上了真命天子,不光自己走运,全家鸡犬升天,子孙后代都可能跟着沾光不是。那么反过来如果他们觉得留下来就可以达到目的,又何必到处乱跑呢!于是朕找来了樊哙周勃他们!”刘邦此时还有点小嘚瑟!

“半夜商量好戏码,天亮立刻就整起。首先朕一大早上就说自己做梦,梦见仙人说在营地外那旮旯给朕留下宝物,让朕自取。朕觉得很真,怕仙人怪罪就派人去取!就让周勃带着百十来号人去取,还别说这个周勃呀以前迎来送往的多了现在还挺有组织性!”刘邦玩味一笑!

“迎来送往,哦!”这词用的,太史令真是不敢恭维,这太祖皇帝绝非不学无术之辈,但这份随性,若非了解之人,真有点摆烂的意思,难怪世人多有误解!

“回来后,就按照商量好的,周勃兜头就磕,说俺有气运加身,要追随俺,藏在队伍里其它的兄弟也是跟着给力起哄,这气氛一下就上来了,趁热打铁,要说忽悠人呀,还是得多读书,这时候朕的同窗卢绾就出来了,说蛇斩两段,首尾各一横,中间又一横,三字再有一竖,是个王字,而偏偏又是一条白蛇,王字头上长白,这,这是个皇字!”刘邦也学着当时卢绾的语气说道!但太史令更感兴趣的是卢绾这个名字,他好像是被伏诛的卢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