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的三国

文科生的三国

27、弹汗山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在北平朝廷里邀请的势力中,只有在河套的南匈奴单于于夫罗没有明确表示参加会猎,因为河套尚且属于长安朝廷的势力范围,吕布手下大将张辽率并州狼骑在雁门监视着定襄的南匈奴王庭,于夫罗想向北平朝廷投诚也没机会离开河套。

南匈奴人对并州狼骑的忌惮,比之乌桓人对飞云军的忌惮更深,吕布在南匈奴之中的名声,可称得上是“杀神”了,这是源自于南匈奴人对压得他们几十万部众不敢翻身的“九原傂虎”的敬畏。

只要吕布在一日,并州狼骑就能牢牢看住河套的南匈奴,当代天下第一可不是传出来的,而是无数异族成为戟下亡魂后,边疆民众和交战双方认同的结果。

于夫罗收到了北平的召令,雁门的张辽自然也收到了消息,按说南匈奴人要参与对北平的战事,张辽是要支持的,但现在长安的情况扑朔迷离,他的主公吕布的处境也是十分尴尬。考虑到种种原因,张辽还是决定以稳为主,没有擅动,也没让南匈奴部落的人动,选择静观其变。

转眼间,到了来年的春天,北平朝廷上下准备许久的北狩开始了。

后世史书有载:“乾安三年春,汉兴帝刘辨率北平之军出渔阳,北狩三千里,于鲜卑王庭弹汗山,祭拜苍天,帝主祭,汉丞相陈非为副祝,太傅玄、宗正虞、太保琬、太尉植陪祀。”

为了这一次春狩,北平朝廷几乎倾巢而出,北平军三万飞云军、两万轻羽军、两万长林军,加上三千玄甲骑兵以及一万乌桓义从,号称十万之众。

加上随行的庞大的侍从人员队伍,整个出行队伍实际人数超过十五万人,车队绵延五十里,浩浩荡荡地由渔阳出关,直奔弹汗山。

北平朝廷的动作,几乎在一瞬间吸引了各方的注意,已经自领冀州牧的袁绍,并州实际主持边疆军务的吕布大将张辽,凉州的马腾、韩遂等人,都是密切注视、各怀心思。

他们有些是在防备北平朝廷借此机会染指他们的势力范围,有些也是在看这次北平朝廷与鲜卑的第一次对抗会迸发出怎样的惊天一战,这也将会是如今这种天下诸侯纷争的局面下,决定天下大势的第一次转折。

有百骑司的眼线在,陈非很清楚出行的队伍中有大量的各方探子,他没有下令清洗,他要让天下诸侯和各方势力都看到北平朝廷的强势。

东汉时期,自窦宪燕然勒功之后,再无哪一朝有主动进攻北方异族的举动,这其中固然有缺少名将的原因在,更重要的却是国力的日趋衰弱。

窦宪北击匈奴的时代,匈奴已经由盛转衰,而中原正值东汉明章之治这样难得的盛世,有充分的国力保障,对手又在最衰弱的时候,窦宪的军事才能才得以最大化地得到体现,正是因为如此,正史之中并没有太多人对窦宪的功绩大书特书。

没有人会怀疑这次北平朝廷的北狩必然会爆发大战,所有人都认为,此战若是北平军胜了,则北平朝廷的声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增涨,所有的诸侯产生的小心思都将消弥于无形。反之若是鲜卑胜了,轻则北平朝廷声望大挫,重则因为天子被俘,北平军溃散而导致北平朝廷名存实亡。

鲜卑磨刀霍霍向北平,而彼方的陈非却气定神闲,他能一力促成这次的北狩,岂能没有充足的准备?

这次的大战,坐镇中军的是他和韦睿还有段志玄,玄甲骑兵就是确保天子御驾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险。

苏定方则是全军主帅,负责主导这次大战,论及统帅才能,整个盛唐都没有几人与之争锋,何况是此时人才并不太多的北平军呢?苏定方统帅全军兼领飞云军,程知节和杨再兴在飞云军踏月营,王伯当和狄青在飞星营。

韦孝宽为轻羽军主将,花荣领射声营、杨雄领飞羽营。

宗泽为长林军主将,杨延昭为长林军副将,各领一营。

除此之外,还有由一百组投石车兵,带着充足的物资准备蓄势待发。

这些都是到时候表面上能看到的,而实际上,陈非在暗地里早就有所准备,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一直在利用系统优势在暗自积累预备兵力,飞云军何止这表面上的三万人?陈非阵营中没在部署名单上的又是谁?便是赵云,本该在北平负责京都城防的赵云,将会在出行队伍出发半个月后,持他的手谕接手北平三卫中的飞云卫,并在陈非指定的地点接收早就在那里等待着的一万近战骑,组成一支精锐骑兵,由上谷出关,利用边境线外没有人迹的环境,一路昼伏夜出,直达弹汗山外,秘密扎营。

这支军队将会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登场,而他们的目标,将会是轲比能等人的中军。

陈非不懂什么战术?也不懂什么是战役指挥?但他相信系统军队的战斗素质,在单兵作战能力上,鲜卑不可能是北平军的对手,且北平军的士兵拥有系统赋予的无与伦比的勇气,士气不会低迷,这是陈非敢拿不到十万人与数倍于己的鲜卑大军正面交战的底气。

赵云这次的秘密调动在这次大战中起到的作用,与他在正史中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里起到的作用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在双方鏖战正酣之时,趁地方没有多余的兵力加强中军的时候,派遣一员绝对的猛将率兵突袭敌军中军,一举击溃对手中枢,奠定最终的胜局。

乾安三年也就是一九二年,四月初五。

杨再兴率踏月营一校骑兵先遣来到弹汗山,这里早已成一片狼藉,知道汉军要来,吃过一次亏的轲比能没有在弹汗山等着他们到来的觉悟,而是将王庭迁至弹汗山外五百里,只派游骑兵分散监视弹汗山的动静和汉军动向。

一时间,偌大的草原,因为鲜卑和中原朝廷的大军调动,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四月十五,天子御驾安全到达目的地—弹汗山王庭,醒目的玄色大帐搭建在王庭原本轲比能中军大帐所在的高台之上,龙旗也被挂在整个王庭最醒目的位置。

陈非并未跟鲜卑人玩什么心计,就把天子明晃晃地放在这里,大军大张旗鼓地在弹汗山王庭扎营,等着鲜卑人的大军到来。

此刻,在中原地域,各地诸侯们的反应不一。

刚入主冀州的袁绍,在邺城的州牧府上召集文武,听取意见,商议对策。

不过,凭着袁本初优柔寡断的性子,显然没听太多的意见,犹豫不决的他,最终只决定增兵北方,以防止大战过后获胜的一方趁着大势,居高临下通过边郡直驱冀州。

兖州的曹操则不然,他看得清形势,知道这种形势下应该做什么。

兖州东郡,曹操府邸。

“眼下我军取下了大半个兖州,收服整个兖州指日可待,是以达成了几年前曹某定下的目标,诸位以为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曹操和袁绍可不一样,这个时候的他无时不刻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生怕行差踏错之下,导致自己辛苦打下的家底覆没。

事实上,对于下一步的计划,曹操自己早有腹稿,召集文武商议的目的,只在于从部下们这里得到支持,甚至更具体的办法。

“主公,属下以为,我们下一步该谋划青徐之地了。”程昱开口道。

“主公,仲德所言不错,时下青州为北平天子所有,朝廷占据大义,我等自然暂不可对青州有所想,而徐州牧陶谦乃是庸才,徐州此等物阜民丰之地,是天予主公,怎能不取?”毛阶也出言道。

“可陶恭祖与人为善,朝堂上人缘极好,我等贸然进犯,恐招不义之名啊?”曹操故作“犹豫”。

“不过是名义而已,若主公有意,我等愿为主公谋划。”郭嘉此刻也开始发言。

“诸位之心曹某心领,然曹某祖上乃是大汉相国,世代忠心大汉,岂可擅起不义之兵?谋取徐州之事休要再提。”曹操动心是真,但他还不糊涂,徐州迟早要取,但眼下兖州周遭强敌环饲,不能只盯着利益,置威胁于不顾。

这场商议,他只在了解诸位谋臣们的心思,此刻知道大家的心思与他一致,也就足够了,至于拿半个兖州去拿下徐州,怕是会出大事吧。

“诺!”众文武齐声应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