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的三国

文科生的三国

42、常遇春与“天可汗”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话说袁术称帝了,自然少不了昔日作为其下属的孙氏,初登帝位的袁术不仅给其兄弟袁绍下诏要封他做大将军,还志得意满地让江东孙氏向他称臣。

然而,小霸王是好相与的吗?转手就传书大汉十三州,公开宣称要讨伐逆贼袁术,与其划清了界限,把袁术气得不轻。

要知道,在此前孙策虽然不怎么听他的话,至少还不至于如此公开反对他,现在昔日的“家臣”竟公然宣称要讨伐他,他岂能不气?

柴桑,孙策大营。

前面有说到,这一世的孙策远比正史中的要强大,手握荆南四郡和扬州豫章、会稽两郡,虽然富庶程度比不上其他人口大郡,但土地的广大还是不输任何一方的。

如今,孙策拥兵十几万,彭泽湖上周瑜所率的江东水师完全压着荆州水军在打,陆上小霸王孙策更是打到了老家富春,直逼扬州牧刘繇苟安的吴郡吴县了。

若非袁术突然称帝,怕是孙策都不会回师,直接一鼓作气拿下吴县,彻底解决刘繇了。

回到柴桑大营的孙策,马上叫回了正在操练水师的好友兼军师的周瑜,商议应对之策。

周瑜对好友的顾虑,坚定地说道:“伯符,这是天要让我们建功立业啊!袁术自取灭亡,这是拿下庐江和九江的天赐良机,我们无需顾虑,只管发兵吧!”

“不等朝廷诏令?”孙策疑惑道。

“你我讨伐刘繇有朝廷诏令?”周瑜反问。

“讨伐刘繇是因为这厮冒犯我孙氏,岂可一同而论?”孙策争论了一句。

“一样的,我的伯符将军,袁术僭越称帝,天下共逐之,我等讨伐他就是顺天应命,若此时不当机立断,岂不便宜了曹操、刘景升等辈?”周瑜拍拍好友的肩膀,耐心地劝解道。

半晌,孙策反应过来,遂坚定地说道:“如此,我们便发兵,直取庐江!”

乾安七年四月,大汉扬州都督、乌程侯孙策传檄天下,怒斥袁术僭越称帝之举,宣布出兵讨伐孙坚。

同月,荆州牧、楚公刘表亦传书天下,宣布出兵讨伐僭越称帝的逆贼袁术。

刘表出兵自然是为了南阳,袁术趁他与孙坚开战之际夺取南阳的仇他一直不忘,此时不“痛打落水狗”更待何时?

在三方诸侯出兵围攻袁术的同时,天下诸侯纷纷传书天下,声讨逆贼袁术,只在一夕之间,袁术就已经成为天下人眼中的“国贼”。

和急不可耐的曹孙刘三家相比,朝廷的反应似乎更平静或者说更平淡一些。

陈非在得到袁术称帝的消息后,不紧不慢地派使者给各地诸侯下诏令,朝廷里的朝会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老臣以为逆贼袁术称帝,实是与天下为敌,当以朝廷名义发出檄文,召天下诸侯讨伐之!”孔融是儒家正统,为人刚正,对叛逆正统的袁术之流深恶痛绝。

“文举公所言甚是,袁氏四世三公之名望,本应为天下世家望族之表率,袁术身为袁氏子弟,却僭越称帝,朝廷当号召各路诸侯,共伐之!”田豫附和道。

接着群臣们都是义愤填膺地请求讨伐袁术,陈非看到就连高坐龙椅上的少年天子都面露怒容,不禁欣慰不已。回想起当初刚迎回还是弘农王的天子之时,不管何时,陈非看到的只有惊慌,如今却已经成熟了许多,也多了几分大汉天子的威势。

“系统发布下一阶段任务‘处决国贼’,作为僭越称帝的国贼,宿主需要在一年内由已方势力亲手处决袁术,以正朝纲,任务奖励顶级招募令一张,战争成就点十万点。”

陈非顺势抽出腰间的赤霄剑,高声道:“袁术不臣,悖离于天下,孤必将杀之,由文举公以朝廷名义拟写讨贼檄文,明日昭告天下,号令天下诸侯共讨伪帝袁术!”

“老臣遵命!”孔融义不容辞地道。

触发系统任务才是陈非的目的,至于袁术,反正他迟早是要死的,死在谁手中的区别罢了。

既然有系统任务在,袁术就必须得死在他的手中,一个袁术换一个全史顶级人才,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大汉乾安七年四月十五,天子刘辨昭告天下,号令天下诸侯讨伐国贼袁术。

这道诏令成为进军的讯号,早已做好准备的三方诸侯在诏令下达后,第一时间就开始进军“伪仲氏”国“疆域”。

曹孙刘三方出兵逾四十万围攻袁术,淮南之地烽火四起,大汉天下局势大变在即。

淮南可是大汉的膏腴之地,天下诸侯哪个不眼馋?这次围观的诸侯们都有一个共识,谁在此次围攻伪帝袁术的大战中取得的利益最多,谁在接下来的诸侯混战中的地位将稳如泰山。

回到府上的陈非,一面逗弄着刚出生尚在襁褓之中的长女陈诗,一面吩咐道:“来人,去传李君羡将军来!”

“诺!”

李君羡到来以后,陈非抬头望向他,笑着问道:“君羡啊!百骑司在淮南的布置如何?”

“禀主公,百骑司在淮南实力尚可,不知主公有何差遣?”李君羡据实回答。

“若是要你们百骑司在袁术败亡时去截住他,并把他带回北平,做得到吗?”陈非也不卖关子,索性直言道。

“做得到,然此事事关重大,臣需要慎重谋划方能实现。”李君羡语气坚定地答应下来,却也郑重其事地强调了一句。

“无妨!想来袁术不会败得太快,此事就交由你来办,去有必要,允你调动京师南北军,也可向段将军借兵。”陈非当然明白这任务的困难,点头表示理解。

“使用顶级招募令。”

“使用顶级招募令,成功召唤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植入身份为冯胜部将,即将被冯胜推荐给宿主。”

“召唤常遇春触发系统爆表,大唐开国君主李渊携带李世民、李秀宁出世,植入身份为陇西李氏在李郭阵营中的代言人。”

WTF???

给了一个常遇春,爆表了两个皇帝?其中一个还是“天可汗”?这可是华夏全史帝王中的“天花板”啊!上马能统兵杀敌,下马能创贞观盛世,文治武功都在全史一流的存在,就这样出了?

常遇春爆表“天可汗”,陈非表示这一波血亏,唯一的好处是,关中地区很快就会安定下来了,坏的是平定关中的不会是他而已。

李榷郭汜能不能玩得过李世民?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是前者身首异处,马腾韩遂就不用说了,和李世民都不在一个档次上。

现在只能期望马腾韩遂知趣,在察觉到关中情形不对之后,能保守一些,否则等李家父子接手西凉残军,凭李世民的统兵才能,凭着十万人马统一雍凉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常遇春的去处很关键,他是一个天生的先锋官,洪武年间明军北伐中原,常遇春为先锋一路猛冲猛打,率先攻破大都,亲手埋葬了辉煌的蒙古帝国。

如今蒙古重现大草原之上,常遇春的出世似乎是命定的,想到这里,陈非对常遇春的去处已经有了安排。

白马军副将,统领刚建军的白马军第二营,这里是北平军与大草原上崛起的蒙古人抗争的第一线,是常遇春的宿命所在。

常遇春来得很快,在出世的第二天,便到了北平,迫不及待想要建功立业的常遇春拿着冯胜的手书就直接来了丞相府求见。

陈非见到常遇春的第一印象就是“莽”,不过陈非很清楚,能一直作为老朱的先锋官,仅仅“莽”是不行的,只能是常遇春的天赋就是战争,其他地方不太突出罢了。

“末将常遇春拜见丞相!”常遇春声如雷震地说道。

“伯仁起来吧!”陈非虚扶他起身,接着笑问道:“宗异的手书本相看过了,伯仁身具万夫不当之勇,方才本相还在头疼将军的去处,将军可有心仪之处?”

常遇春目光一亮,惊喜地说道:“丞相,末将可以自己选去处?”

“当然,以将军才能,本相自然希望将军可以在最适合的去处建功立业!”陈非就是想看看,常遇春是否会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禀丞相,末将想去边关,听闻异族最近又猖獗起来,末将愿替大汉平定蛮夷,以报朝廷和丞相偏恩!”常遇春目光坚定地回答。

“好!伯仁将军,这机会本相给你,你携本相手书前往雍奴白马军大营见子龙将军,命你为白马军副将先锋官,统领白马军第二营,为朝廷诛灭异族,建功立业。”陈非一副不出所料的表情,当即将准备好的手书交给常遇春。

他算准了常遇春急于建功立业的想法,现在北平朝廷仍时常会有战事的只有白马军,常遇春一定会想去那里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