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抗曹,镇守徐州

三国:开局抗曹,镇守徐州

第21章忠义将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孙府,

“伯符,客气了。”

见孙策在门前迎接,高骈心中一喜,想来是有好事,

“千里兄前来,我自当在门前迎接!”

孙策拱手拜道,

“不必多礼,”

高骈伸手将孙策扶起,随他一同进入屋内,

屋内,两人入座以后,下人端上来酒水,

“伯符找我,可是愿意跟随我前往彭城?”

高骈笑道,此番广陵之旅,那些文士估计是没人愿意跟随他的了,若是能带走孙策,也是大赚一笔。

“我虽有这个想法,奈何,有些踌躇!”

孙策端起茶杯,面色犹豫,又将茶杯放下,显得有些为难,

见孙策如此姿态,高骈心领神会,拍拍胸脯,开口道:

“伯符有何顾忌之处,但说无妨,若是我能解决的,一定给你处理妥当了!”

“那我就直说了,我有一好友,名叫吕范,现在被羁押在县狱之内,刺史认为他与我和袁术有勾结,故而将其入狱。”

“我虽想与千里兄你一同前往彭城,可又担心州牧,怕连累了千里兄你啊!”

孙策注视着高骈,直接摆明了现在的情况。

“那伯符兄,可真是袁术的间谍?是真的想随我去彭城,还是想趁此机会逃脱?”

高骈没有回答,端起茶水,目光与孙策直视,

四目相对,孙策倒是觉得有些脸红,舔了舔嘴唇,

半响,才回复道:

“我是真的愿意随千里兄前往彭城,肯定不是想趁机逃脱!”

眼见孙策没有正面回复袁术间谍一事,高骈也没有追问,

传统功夫,点到为止,

“大丈夫一言九鼎,我相信伯符不是一个出尔反尔之人,既然如此,我便上书州牧,尽全力将吕范给营救出来!”

高骈给予了肯定的回复,无论孙策是真心,还是虚与委蛇,他只要能将孙策拖住,不让他前往扬州发展,便是成功。

“多谢千里兄,若是能够救出吕范,我甘愿与千里兄前往彭城。”

孙策郑重的点点头,他向来光明正大,做事磊落,言出必行。

“我自然是相信伯符!”

高骈笑道,对待孙策这种正直的汉子,真诚永远都是必杀技,

你与他们耍心机可能会适得其反,但是以君子之礼对待,肯定效果不会差。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适用的便是这种人。

两人又是畅聊一下午,席间,孙策还引荐孙河、孙辅二人给高骈认识,

入夜,高骈才离开孙府,

“营救吕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回去的路上,高骈有些头疼,陶谦敢抓吕范入狱,肯定手中多多少少有点证据,

自己想要将他给捞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广陵太守府内,

“元达兄,深夜叨扰,实属抱歉!”

高骈直奔赵昱的府邸,眼下人在广陵的监狱,肯定先去询问他。

“千里老弟,快快请进,深夜拜访,可是有要事?”

赵昱本已打算入睡,听闻下人通报高骈前来,匆匆穿上衣服,与他见面。

“我想从监狱里面将吕范给放出来,这件事情,可能么?”

高骈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了来意。

“这……”

赵昱脸色一变,话到喉咙又咽了回去,犹豫一番后,才开口道:

“此事,恐怕不行,他乃是州牧派人抓的,若是放了他,你我都吃罪不起!”

“如此这番,我唯有前去面见州牧了!”

高骈咂咂嘴,救援吕范,并不轻松。

“千里老弟,为兄多嘴一句,这吕范犯的可是间谍之罪,可不是轻易就能释放的,小心引火烧身啊!”

赵昱没有直接询问高骈援救吕范的缘由,出言叮嘱道。

“多谢元达兄提醒,只是,此人我非救不可!”

高骈沉声道,为了孙策,前往郯县博一博,也未尝不可。

告别了赵昱以后,高骈先派人修书一封给陶谦,

两日后,郯县,高骈风尘仆仆,赶往郯县,

走在大街小巷,就能听见有不少文士在传唱他那日所念的鲍照的诗。

“绝唱,绝唱,听完此诗,我都想投笔从戎了,前往军营,保家卫国了!”

一个文士在复述一遍以后,手中折扇一叠,笑道。

“确实,听闻做此诗便是前段时间击退曹操的高国相,此人可谓文武全才啊!”

另一个文士跟着感叹道,

在高骈赶路的两日里面,这首诗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快的便传遍了整个徐州,

其中保家卫国的志向,与眼下徐州遭受外敌入侵正应景,再加上写诗之人又是抗击曹操的英雄,引得一众文人争相传唱,歌颂高骈。

有好事者,更赋予高骈徐州忠良的名号,

行走在路上的高骈听到他们的歌颂之词,脸色是比较微红的,毕竟这只是他抄袭的文章。

州牧府内,陶谦正躺在床上,下人正为他喝药,

他的年事已高,近来又感染疾病,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

“禀州牧,彭城相高骈正在门外请求拜见!”

下人前来禀报道,

“让他进来吧!”

陶谦用衣袖擦去嘴角的药渣,吩咐道,

走进屋内,高骈就闻到一股浓烈的中药味,见陶谦躺在床上,面色略显苍白,历史上的陶谦没有熬过今年,不知道现在的陶谦,状况如何了,

“千里,你来了。”

陶谦看向高骈,将半个身子立起来,开口道。

“在下见过州牧!”

高骈拱手行礼道。

“罢了,这里没有外人,不必行官礼,你唤我舅舅便可!”

陶谦摆摆手,伸手示意周围的下人离去。

“你不在彭城防备曹操,前来郯县做什么?”

“禀舅舅,外甥前来,乃是想要求舅舅释放吕范。”

高骈拱手拜道。

“吕范?那人是袁术的间谍,你要救他做什么?”

陶谦质问道,本来祥和的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禀舅舅,我想拉拢孙策为我所用,故而才打算救援吕范,”

高骈没有隐瞒,说道。

“糊涂,糊涂!那孙策也是袁术的人,你是被那孙策欺骗了!”

陶谦气愤道,

“禀舅舅,我知道,我有信心能够拉拢孙策,孙策并不忠于袁术,只是他父亲孙坚曾是袁术的属下,”

高骈顿了一下,回复道。

“你太天真了,”

陶谦直接打断了高骈的话语,说道。

“请舅舅相信我,那孙策是一个人才,眼下前方正缺人手,秋季即将来临,那曹操肯定会再度派大军来袭,孙策颇为勇武,可堪一用!”

高骈无奈,只能搬出曹操来吓唬陶谦,眼下要想说服陶谦,只有抗击曹操这一个点才有效。

果然,搬出曹操以后,陶谦顿了一下,脸色变得有些挣扎,

“你有多少把握?”

陶谦最终还是妥协于曹操的威慑力,出言道。

“七层的把握,不说孙策长期留在这里,最起码可以留在这里几年,帮助我们抵挡曹操!”

高骈没有将话说满,他相信孙策会信守承诺,可世事无常,若是孙策与历史上记载的大丈夫形象有差距呢?

“舅舅,眼下我们与袁术并没有明面上交恶,就算杀了吕范,也没有好处,可若是能够招揽他,让他与孙策为我们所用,抵御曹操,”

“既消除了内患,又能抵御外贼,岂不是一举两得之策?”

见陶谦有些犹豫,高骈趁热打铁,出言道。

“那就听你的,若是吕范他们还有反心,可就地诛杀,一定要小心戒备,做人一定要有戒心!”

陶谦思索一番,同意了高骈的建议,

“多谢舅舅!我一定不会辜负舅舅的信任的!”

高骈拱手拜道,

“徐州的安危,就看你的了!我的身体不行了,日后的徐州,需要靠你!”

陶谦躺在床上,用手挡着嘴,轻咳了几声,开口道。

“舅舅现在身体安康,我不敢有这些非分之想,外甥只想替舅舅看住徐州的大门!”

高骈当即表了自己的忠心,拱手拜道。

“起来吧,我听闻你前日在广陵作诗一首,徐州的文士都对你是高度赞扬!”

陶谦转移了话题,并没有深入下去,

“拙作,拙作,”

高骈摆摆手,他根本没想到,自己抄的文章,给他带来了如此大的声誉,甚至不亚于他击退曹军。

“现在外面都盛传你可是徐州的忠良,我已上表朝廷,封你为忠义将军!”

陶谦笑道,宣传忠义,不仅是高骈有美名,整个徐州都脸上有光,

况且,忠义、忠良从来都是臣子最重要的品质,褒奖高骈,也是希冀其他人能够像他学习。

故而他上表朝廷,选取了忠义二字作为将军名号,

现在朝纲崩坏,封将,他完全可以自行封赏,上表朝廷,不过是走一个形式罢了,

“多谢舅舅!”

高骈笑道,虚名,有虚名的用处,他有感觉,这两个字,会让他的名声传遍整个天下,

为他以后的事业,肯定是能提供不少的帮助的。

“今日,就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陶谦出言道。

“诺!”

高骈点头道,

翌日,高骈领了陶谦下令释放吕范的文书之后,便马不停蹄的朝着江都赶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