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重生仍是俗人

俗人重生仍是俗人

第四十五章 方家请客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老张,愿赌服输啊,您得请我和方静吃饭!”木风接到老张电话,首先就想到了打赌的事。

“没问题,明天晚上在县城最好的金虹大酒店,我请你和方静吃饭,怎么样?”老张一点没含糊。

“好!老张真帅,我们一定去,哈哈—”

“别没大没小啊,我现在还是你班主任呢,就你俩啊,别叫其他人,那地方挺贵的。”老张已经有点心疼钱了。

明天,中午方静父母请客,晚上老张请客,但是木风只想吃晚上的饭,不想去吃中午的饭。

不过,不想去也得去。

中午,木风提着一个果篮到了方静家。

方静在门口接了木风,领到屋里,方志国、杨晓玲这次没有像上次那样盘问,而是笑容可掬地招呼让坐,然后继续到厨房准备饭菜。

厨房里,杨晓玲说:“我看木风这小伙子不错,挺懂礼貌,还知道提个果篮。”

“是不错,要不然,也不会自己考到全县第二,还帮咱姑娘从三四百名进步到七十七名。”方志国边择菜边说,脸上也挂着微笑。

“是啊,你说静静的学习,从初中到高中,咱俩没少说她,就是上不去,没想到被这小子一年时间给推到了重点本科。这要搁去年,我想都不敢想。”

“但是——”方志国顿了顿,说:“但是那也不能鼓励他们谈恋爱,大学是他们这辈子最重要的学习时间,是为将来工作学专业、长本事的时候,如果这俩孩子,天天朝朝暮暮的,就毁了。而且,你看木风这小子,哪像个高中生,我怕静静拢不住他,将来吃亏。”

“是啊,但你没看见你姑娘从那小子进来,眼睛都没离开过他。”

“唉,我怎么没看见?不知道这小子使了什么花招,把咱静静迷的五迷三道。对了,一定不能让他俩上同一所大学,要不然他俩天天腻在一起,还有什么心思学习。”

“这个应该没问题,人家木风考这么好,上清华北大都可以,咱姑娘顶多上个东江大学。我本来还想着静静考的好,让她报我的母校BJ广播学院,我有好几个同学在那当老师,可以照顾她,毕业后回省里工作,我还有好几个同学在电视台,有的还当了领导。唉,这些资源可能都用不上了。”杨晓玲说。

当年杨晓玲在BJ广播学院毕业,本来可以到光华市工作,但为了方志国还是回到了县里,这成了她一辈子的遗憾,不过方志国不仅仪表堂堂,而且能力很强,进步很快,几年一个台阶的提升,现在当了电业局局长,大权在握,收入不少,而且一直对杨晓玲很好,杨晓玲很满足、不后悔。

客厅里,木风对方静说:“晚上老张要在金虹大酒店请咱俩吃饭。”

“老张,哪个老张?”

“张泽峰啊。”

“啊,张老师呀,他真舍得请客?”方静一听是张老师请客,立刻喜上眉梢。

这两天,方静非常高兴,一是高考考的好,本科没问题,而且能报个好大学,好前程似乎已经在向她招手。二是大家都知道木风和张老师打过赌,现在木风赢了,这就意味着可以和木风一起同张老师一起吃饭,这也就相当于木风在老师面前承认了和自己的关系,自己最尊敬的班主任老师也认可他俩的关系,对此,方静很期待,还有些小兴奋。

“吃饭了!”方志国喊了一声,随即端着菜进来。

“叔叔,我来帮忙端菜。”木风站起身,想往外走。

“不用,小木,你和方静把桌子收拾收拾吧,菜马上就好。”方志国转身出去了。

一会儿,一桌菜上齐。

四个人围坐在餐桌旁。

“小木,你还小,就不让你喝酒啦,多吃菜。”方志国说着,给木风夹了块肉。

“谢谢叔叔,您不用客气。”

“小木啊,我和你阿姨以茶代酒敬你一杯,谢谢你对静静的帮助,静静说没有你的帮助,她不可能考这么好。”

“叔叔、阿姨,过奖了,我也没帮什么忙,主要是方静自己努力。我敬叔叔阿姨。”

四个人碰了杯、喝了茶,方静喝的最高兴,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不断给木风碗里夹菜,这个场景可是她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

“小木啊,听说你考的不错,准备报哪个学校啊。”杨晓玲边给方静夹菜,边问。

“阿姨,我还没想好,家里想让我报清华大学,这个成绩应该能上,但估计选不了好专业。我自己想报东江大学,东江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是全国最强的专业,我想学国际贸易。”木风早就想好了,就报东江大学,他前世的记忆绝大部分都在光华市,只有在光华上大学、毕业后在光华工作,他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特别是上辈子,他上的东江工业大学,遇到了姜小文,东江大学和东江工业大学就隔了一条马路,将来他去找姜小文也方便。木风突然觉得,在方静家吃饭,心里却想到了姜小文,有点怪怪的,抬头看了一眼方静,方静也正看他,两人相视一笑。

“啊?你想报到东江大学啊?”杨晓玲一听,立刻觉察出危机,如果方静也报了东江大学,两个人不就腻到一块了吗。

方志国也是一惊,没想到木风放弃清华大学,准备报东江大学,不过转而一想,这样的话,就可以鼓励方静报BJ广播学院了,这可是妻子最大的心愿。

“还没想好,阿姨,还没想好。”木风说。

“对,我也听说东江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是全国知名学科。”方志国和杨晓玲对视了一眼,杨晓玲立刻反应过来,木风报东江大学,方静就可以报BJ广播学院了。

“我觉的报大学志愿,还得看自己的兴趣,没有兴趣将来学什么都累。”

“小木,你说的太对了,我和你杨姨都是过来人,我们知道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那工作干起来,不仅舒心而且更容易出成绩。”方志国说。

“对,对,对,小木,静静,接下来这几年是你们这辈子最重要的时间,也是你们学习将来的谋生手段的黄金阶段,这个社会需要有真本事的人,没有真本事到哪都不受待见。”杨晓玲说。

“是啊,叔叔,您放心,我和方静都会努力学习的。”木风是过来人,当然听的出方志国是在提醒自己和方静把大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肯定早就觉察出来自己的孩子恋爱了,只不过方静成绩不降反升,在当前高考是头等大事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不过多干预。但是恐怕没有哪个父母,特别是在机关工作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还没上大学,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谈恋爱上。

“方静,你准备报哪所学校?”木风问。

“我也没想好,不知道我这个成绩能不能也报东江大学?”方静笑着看着木风说。

“静静,你这个成绩报东江大学可不保险。”方志国立刻说。

“方静,我建议你报BJ广播学院。”这是木风经过认真考虑之后,给方静提的建议。方静形象好、气质好,适合在电视台工作,而且木风清楚记的,上辈子方静虽然只有大专学历,但硬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从电视台的编外记者干成了节目主持人,这充分说明方静有这方面的能力和优势。BJ广播学院就是后来的中国传媒大学,在培养电视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

“嗯嗯,小木,你和我们想的一样,我和老方也建议静静报BJ广播学院。”杨晓玲高兴地无以复加,没想到在这一点上,木风竟然和自己的想法一致,而且木风这样说出来,方静更容易被说服。

她现在真的有点喜欢木风这个小伙子了。

“可BJ广播学院在BJ啊?”方静看着木风说。。

“BJ多好,首都,各方面资源都好。”木风顿了顿,看着方静说:“BJ离光华就两个小时的车程,回月华也就三个多小时,也方便。”

方志国、杨晓玲当然知道方静的想法,但他俩知道,这种劝慰的话,最好由木风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