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舅爷,开局带老朱靖难

大明:国舅爷,开局带老朱靖难

第132章——蓝玉归甄武被抓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就像是锦衣卫中,被胡惟庸从案后推出的毛骧一样。

可是这一次,锦衣卫却是为难了,因为他们成了替死鬼,甚至有可能连累了现任统领蒋瓛。

朱元璋淡淡的说道:“老夫还记得,你曾经上书,说要将甄武招为驸马?我觉得甄武是个不错的人选,等他完成任务后,我会让他成为宗人府的贵客,这一点你可以同意。”

朱棣一听“甄武”二字,先是一愣,随即又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再也不敢吭声。

“干嘛?你可有什么想说的?”朱元璋厉声喝道。

朱棣抬起头来,对着江溟又是一拜。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打发走了蒋瓛,等屋子里只有朱家父子时,朱棣才低声道:“还请父皇开恩,玉英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不忍心看着玉英受这样的委屈,还请父皇开恩,我愿意亲自出马,将叶生抓回来。”

“臭小子,你怎么能这么痴情呢?”朱元璋怒斥道。

朱棣却是一言不发,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朱元璋看的津津有味,或许是因为深夜的缘故,他的意识很模糊,隐约中,他似乎看到了朱标跪在地上,不停的哀求。

半晌后。

朱元璋叹息一声,说:“罢了,甄武抓到叶生之后,我就把他送到北平去,这件事,我就不管了。”

“多谢父皇宽宏大量。”朱棣连声道谢。

朱元璋微微扬起一只手,阻止朱棣继续说下去,然后说道:“让甄武也去皇宫一趟,好好交待一番。”

夜风萧瑟,在这座巨大的宫殿中,就像是一股阴风,从四面八方吹来。

………………

朱棣此时正在京城的宅子里。

徐增寿和甄武分坐在不同的位置上,原本两人还能谈笑风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棣迟迟没有回来,两人的心情也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如此心态之下,两人说话难免走神,甚至有两次因为回答错了问题而产生的误会,两人相视一笑。

但是笑声过后,两人的脸色都是一沉。

徐增寿靠在椅背上,眉头紧锁,却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直截了当的说道:“我们两个在这里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有什么用,不如猜测一下陛下找燕王的目的。”

甄武沉默着,没有回答。

徐增寿猛地站了起来,走到甄武的旁边坐下,然后凑到甄武的耳边,低声说道:“你说,陛下是不是打算把皇位传给燕王?”

甄武诧异的抬起头,看着徐增寿。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徐增寿倒是无所谓,眉毛一扬,说道:“你连我侄女都敢娶,怎么就不敢说这件事呢?”

甄武有点不好意思,这个徐增寿,一点都不稳重。

徐增寿又道:“你少在这里装模作样,我早就知道了,我姐姐还写信跟我说过这件事情。”说到这里,他又对甄武说道:“你说,你怎么看?”

甄武沉吟片刻,向徐增寿问道:“你对朝堂上的局势,比我清楚,你认为如今哪一方的声势最大?”

这话说的徐增寿若有所思。

最有希望获胜的,自然是朱允炆和朱允熥,朱允熥的支持率更高,就算没有常兰的人,徐增寿也更喜欢朱允熥,毕竟,他最讨厌的就是那些空口白话的读书人。

除了秦王朱樉之外,其他的几位王爷都是以晋王为首,而且与燕王一样,晋王也是边陲之地,督镇太原,大同、包头、东胜城、玄府、张家口,这些地方都是晋王与蒙元交战的地方,可以说是战场上的佼佼者,而且,他的岳父是永平侯,他的大儿子是颖国公傅友德之女,他的大儿子也是一位得力干将。

相比之下,燕王殿下要逊色一些。

据说朱标活着的时候,晋王就想要谋朝篡位,后来被朱元璋发现了,多亏了朱标,他才能安然无恙的离开。

徐增寿想来想去,也不认为朱棣有什么希望登上皇位,不过徐增寿很快就释然了,他与关系不错,并不是因为朱棣是皇子,而是因为朱棣是他的妹夫,所以他从来没有奢望过朱棣能有多大的成就,不管是皇子还是皇帝,他徐家荣贵,都不会比朱棣差,在他心里,他只希望自己的姐姐能和和睦相处。

想到这里,徐增寿又看向甄武,他不知道甄武有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甄武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那么这个人绝对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军。

这才是真正的帅气。

就在这时,太监再次来到皇宫,召见甄武。

甄武、徐增寿等人,皆是一怔。

徐增寿一脸的莫名其妙。

“这…”甄武眉头紧皱。

“你走吧,我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不需要任何人陪同。”徐增寿说道。

听到徐增寿的话,甄武不敢怠慢,连忙跟着太监进了皇宫。

没过多久。

说完,甄武径直走进了朱元璋的房间。

朱元璋坐在书房中,身姿挺拔,甄武在走动的时候,时不时的往他身上瞄上一眼,不过甄武也只是瞄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或许是因为这间屋子的摆设,或许是因为朱元璋那冰冷的眼神,甄武只是看了一眼,就感觉到自己的心脏扑通扑通直跳。

甄武默默的将自己的呼吸平复,可心里却是忍不住的有些发慌。

这比他前世见到一个局长,或者市长,都要可怕得多。

在未来,甄武在商场上,也遇到过不少大老板,这些大老板,最多也就是一句话,就能让他的生意大打折扣,虽然很吓人,但也要小心翼翼,不会要了他的命。

但在这个时代,皇权至上,一言可决。

朱元璋一句话,就能让甄武全家陪葬。

甄武做了个深呼吸,然后跪在地上,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说道:“甄武统领,参见陛下。”

朱元璋起身,居高临下地看了甄武一眼,一言不发,让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甄武为了表示对自己的尊重,始终都是低着头,一动不动,甚至还维持着刚才的姿势,生怕自己一动,就会引起朱元璋的不尊重。

甄武感觉朱元璋的眼神像是实质一般,盯着自己,让甄武连呼吸都不敢,直到甄武感觉自己的膝盖有点不舒服时,耳边才传来朱元璋平淡的声音。

“往上看。”

甄武稍稍抬头,朱元璋的真面目被甄武看得清清楚楚。

朱元璋的脸,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胖,如果再瘦一点的话,还真有几分英气。

他身上的衣衫很朴素,没有任何的华丽,而且他身上的衣衫,也没有甄武所想的那种明黄色,如果是在别处,甄武一定会认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只不过,这位小老头,加上这间书房,简直就是坐火箭的小黄牛,太厉害了。

朱元璋也在打量着甄武,不知为何,甄武总觉得朱元璋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似乎在打量着甄武。

“燕王对你寄予厚望,愿意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你,无论日后成不成腾达,都不要让他失望。”朱元璋的声音中,似乎有一种淡淡的和善,但是却很淡,淡到了几乎看不出来的地步。

甄武愣了愣,没想到苏晓会说出这样的话,这说明苏晓已经答应了朱玉英,甄武欣大喜过望,正准备道谢。

朱元璋转头对朱棣说:“你留在这里,将这件事交给他,出去之后,谁也不能说什么。”

朱棣应道:“是,陛下。”

说完,朱元璋就离开了书房,连看都不看甄武一眼。

甄武目送朱元璋离开,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越走越远,他心中的压迫感就越轻,仿佛一只择人而噬的野兽,扭头就走。

等朱元璋离开后,甄武才放下心来,目光落在朱棣身上。

甄武喊了一声:“殿下。”

朱棣神色如释重负,想来在朱元璋面前,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朱棣将蒋瓛交给甄武的证据,交给了他。

甄武一看,就知道这是叶升的证据,也就释然了。

果然,朱棣对他下了命令:“明天一早,你就率军前往河南,将叶生擒下,押往京。“

“是。”甄武应了一声,便答应了下来。

朱棣看了甄武一眼,沉吟了一下,说着:“你也听到了,他在抓叶生的时候,说是奉了我的旨意,回到京,要向陛下禀报。”

“而且,纵使是老夫的命令,他们也不会按照程序行事,所以,你必须在这个节骨眼上下狠手,将他们抓到京城。”

甄武微微一愣,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任务会落在他的头上,而且还说是朱棣派来的,毕竟朱元璋的御林军可比他强多了,不过甄武还是点了点头,没有多问。

接下来,朱棣又告诉了甄武叶生现在的位置,以及任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这才离开了书房。

一个太监站在门口,看到甄武和郝仁,立刻把他们送出皇宫。

一边往前走,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甄武也终于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份突然到手的任务来。

不难猜到,他想要抓住叶生,就必须要抓住蓝玉。

但甄武却隐隐感觉到,这其中另有隐情,为什么要强行抓人?

甄武这么想着,可他的脑子里却是一片混乱,怎么也理不清头绪。

两人回到朱棣的住处,徐增寿还在等着他们,朱棣只是跟徐增寿聊了几句,就让徐增寿离开了。

徐增寿是个聪明人,朱棣随口一说,他便知道朱棣进宫是为了什么,只是不能告诉他,便不再追问。

朱棣什么都没做就走了,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甄武正要离开,朱棣却叫住了他,朱棣沉吟片刻,道:“你明天离开,我很快就会返回北平,如果你带着叶生回京,而我已经回来了,那么你最好不要在京师久留,也不要被牵扯进来,尽快返回北平。”

甄武点了下头,“嗯。”

朱棣的声音有些焦急,甄武一开始还以为朱棣是怕自己抓不到叶升,但很快他就想通了,心中的疑惑顿时迎刃而解。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功过并不是一概而论的,功过可以转化为功过,但是功过也可以转化为功过,这就要看朱元璋的意思了,如果他不听从朱元璋的号令,那他的功过就是朱元璋的了。

如果有什么变故,朱元璋一定会改变主意。

难怪…

而在接到这个任务后,他很有可能就是背上了一把刀,成为了替死鬼。

甄武吓了一跳,下意识的看向了皇宫的方向,眼神中带着一丝恐惧。

这就是所谓的皇帝?

朱棣给了甄武一个安慰的笑容。

“这一点,你放心,我有办法保护你,父亲也答应了,不过,我刚才说的话,你记住,完成任务后,如果我不在京城,就尽快回北平,不要再插手这件事,否则,我也救不了你。”

甄武看着一脸严肃的朱棣,心中充满了感激,他能感觉到朱棣对自己的维护,甄武很是感动。

朱棣摆了摆手:“好了,你早点休息。”

………………

这一晚,甄武一夜未眠,醒来的时候,头还隐隐作痛,可是任务在身,容不得他多做停留,他用冷水洗了把脸,恢复了一些神采,然后和朱棣打了个招呼,策马向五里之外的大营赶去。

随后,他带着大军,前往了河南。

现在河南和山西都在训练驻军,河南的颖国公傅友德和靖宁侯叶生都是正儿八经的,两人都是正儿八经的将军,也是正儿八经的统领和副统领,所以他们并不需要一直呆在军营里,只是偶尔派几个人到其他地方视察一下。

而他们二人,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开封的临时军部,主持大局。

从南京到开封,路途遥远,但甄武和他的部下都是身经百战的好手,在官道上一路疾飞,五天之后,他们就来到了开封。

快到开封的时候,甄武让他们稍作休整,然后和张武薛禄一起,在第一天就潜入了开封,探查了一下情况,第二天,甄武便带着自己的人马,拿着燕王令,直接入了城,来到了一座临时的军营门口。

整个开封城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惊呆了,不仅仅是平民,就连开封府的官员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惊呆了。

不过甄武丝虽然震惊,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事到如今,他别无选择。

他领着一队人马,走到衙门前,一招手,所有人都围了起来。

这一幕,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甄武刚要强行破开大门,傅友德、叶升等人已是鱼贯而出。

“放肆,什么人,竟然还敢在这里撒野,不要命了?”傅友德从里面走了出来,脸色阴沉,厉声喝道。

“我的人。”叶伏天淡淡地说道。

甄武应了一声,立刻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傅友德面前,道:“对不起,我是奉命行事,所以才冒犯了您。”

他对傅友德颇为敬重,傅友德的功绩他也听说过,徐常二将军还活着的时候,傅友德每次带兵打仗,都是冲在最前面,他的勇猛是出了名的,甚至有几次,他身上中了几支箭矢,却丝毫不受影响。

傅友德眯了眯眼,这才想起,这是一年前的辽东之战,甄武的名字,他还是记得的。

“是你!”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英大人,在下甄武。”

傅友德对甄武还是有几分好感的,但是当甄武带着一支军队,把自己的府邸团团围住时,哪怕他对甄武的好感,也不由勃然大怒。

“任务?嘿嘿,好,本官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事情,竟然让你带着军队,把本官给包围了。”

甄武看着这一幕,退后一步,高声喊道:“我等奉燕王之命,前来缉拿乱臣贼子叶生。”

傅友德怔了怔,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我?”站在傅友德旁边的叶生,有些诧异地说道。

“侯爷,多有冒犯”甄武点了点头。

接着,甄武就是面色一变:“把他捆起来,押回京去。”

“是。”王耀应了一声。

一群士兵,齐刷刷的站了出来。

傅友德与叶升两人,都是身经百战之辈,手下的人对他们忠心耿耿,连忙上前阻拦,却被甄武一挥手阻止。

“侯爷,难道你还想反抗不成?

“抓我?本王可是大明的一等侯,你竟然敢抓本王,可有旨意?”

甄武却是连连摇头。

叶生轻蔑的瞥了甄武一眼:“没有诏书,就凭你,也想抓我?”

“虽然没有诏书,但是陛下有旨意,侯爷应该知道,燕山禁卫军统领孟驹,已经在北平伏法,不能说的话,他都说了,现在铁证如山,为何不能将孟驹拿下?侯爷若有什么不满,尽管向陛下禀明就是。”

叶生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甄武沉声道:“或者,侯爷可以反抗,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奉命而来,就算是我的一千多名将士全部战死,我也要将侯爷送回京,如果侯爷觉得委屈,可以跟我一起去,如果你觉得委屈,可以跟我一起去。”

“你这是在要挟我吗?”

“不敢。”叶伏天摇了摇头。

傅友德转头看向甄武道:“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如果到了京城,只是一个误会,就算是燕王,也救不了你。”

甄武露出一个凄凉的笑容:“属下没得选。”

甄武转身,看向叶生,道:“侯爷,本王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考虑,如果你还执迷不悟,那本王就不客气了。”

………………

开封,京城。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府衙门口,两方对峙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也是引来了不少开封城内的民众的围观和躁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