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三百二十四 算计与被算计,江东惨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自从败给吕布后,我终于明白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P>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了阳城的走马道上,身披银甲的孙策脸上似乎褪去了当初的目空一切,笑叹道:“听人说,赵云是吕布麾下第一悍将,单论个人武艺他是最有可能取代吕布成为吕军第一人。</P>

无论是萧关单骑独闯曹营,还是白狼山下乱军之中取蹋顿首级都在证明这个传言不是空穴来风。”</P>

孙策顿了顿,虽然不复当初的傲气,只是每每提到当世猛将的时候,他内心都会忍不住想要有一较高下的冲动。</P>

“不止于此。”</P>

身旁的周瑜望着初升的秋阳,神情有些复杂,“听闻他的心性也远胜吕布,成为吕军主将后并没有自恃勇武而冲动,不说有勇有谋,也算是有沉着之势,真乃当世的良将。”</P>

“所以,此番你的部署虽则是精妙无比,却也未必能擒的了赵云。”孙策说话不带感情色彩。</P>

“我也没想过此等雕虫小技能擒杀的了他赵云,毕竟,我军无战马;更何况泊县之围并不是围了伏杀他,只是为了稳住庐江那群世家而已。”</P>

周瑜云淡风轻的话却让跟在后面的小迷弟吕蒙肃然起敬,忍不住开口了,“将军在得知了吕军动向后立刻就做出部署让大军退回庐江,算计着林墨进入长丰的时间然后开始一个个县城转运物资,甚至是他们骑兵动向都以将军猜测不差分毫。</P>

借助着转运物资的路线,把他们吸引到泊县,让子义他们设伏,赵云那几千骑兵,只怕能回去几百就不错了,此番智计,在将军看来是雕虫小技,可在末将眼中却是惊为天人。”</P>

泊县只是个小郭罢了,可太史慈、董袭、凌统他们却带了五千兵埋伏,根据时间推算,吕军是夜行赶路抵达,人困马乏之计焚城吓敌,不仅有雄黄等毒料,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二十枚对付骑兵的铁蒺藜,只等他们被乱箭射的惊恐出逃便投下铁蒺藜。</P>

怎么算,这支骑兵都更大的可能是会全军覆没。</P>

这个时代的吕蒙已经没有机会经历孙权劝学了,可跟着周瑜,还是让他学到了很多的东西。</P>

“子明,你以为我在故作谦虚吗?”</P>

周瑜看了他一眼,随后笑道:“其实没有,这样的计谋赚一赚赵云之流没问题,可若是面对林墨,他一眼便能洞穿其中玄机。”</P>

“林墨是吕军大纛,又不善武略,自是提领中军的,又不可能跟着先锋骑兵去陷阵,这么算来,还是将军更胜一筹的。”</P>

作为头号小迷弟的吕蒙坚信周瑜的智谋是不会输给林墨的,沉下一口气,笑道:“吕军纵横南北仰仗的就是麾下骑兵,一战折了这些骑兵,庐江对峙我们就不会弱于他们了。</P>

庐江的那群世家们,必定首鼠两端,到时候我们就算入城也不会担心被他们给卖了。”</P>

吕蒙佩服周瑜不是没有道理的。</P>

在他眼中,周瑜这次的计划算是以身入局引诱赵云,又精妙的算计了对方的时间和心理,最后的连锁反应是震慑庐江世家,让他们知道,林墨也不是不会败的,你们最好安分一些。</P>

只要能入城驻防而不是在城外下寨,那么拖上半年时间问题也不大,到时候,曹操就会从背后下手,庐江之危立解。</P>

再次复盘后,吕蒙依旧是忍不住感慨周瑜手段之高明。</P>

“子明说的对。”</P>

孙策转身拍了拍周瑜的肩头,“当初我在广陵败于吕布曾落了阴影,伱不说,但我也知道,那一战,也让你对林墨耿耿于怀。可是啊,在我们的心里,你周公瑾是迟早可以战胜林墨的。”</P>

“我亦相信主公终有一日可以战胜吕布!”二人眼眸中都透着对未来无限期待的憧憬。</P>

只这份美好还没持续太久,一名都尉就急匆匆的跑了上来,“主公!”</P>

他拱手作揖道:“回禀主公,泊县的斥候回报,未见吕军骑兵入城!”</P>

“什么?”</P>

孙策下意识就看向了周瑜,随后急切道:“他们去哪里了?”</P>

“不知道。”</P>

都尉头低了几分,苦涩道:“入夜之后,我军斥候不敢跟的太近,在穿梭中就丢失了吕军踪迹。”</P>

众人面面相觑。</P>

奇怪,按着他们的方向明显是冲着这边来的,怎么会半途就不见了。</P>

方才还在商业互吹的三人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P>

孙策猜测着会不会是冲阳城来了,可就算冲阳城来,路线是一致的,终归会暴露在斥候眼皮底下,没理由天都亮了也没发现踪迹。</P>

吕蒙则是有些怀疑人生,不可能吧,将军如此高明的部署,赵云没理由不上当才对,毕竟是以主公作为诱饵,这谁能顶得住这种诱惑。</P>

见鬼了,怎么会突然消失了呢。</P>

“糟糕.”</P>

周瑜表情骤然大变,双眸瞪大道:“难道,难道赵云去了庐江?”</P>

闻言,孙策面露狐疑之色,“去庐江?不至于吧,此去庐江还有数百里地,赵云带的又都是骑兵,不能攻城的,去了又有何用呢?”</P>

“可是.主公不在城内,未必镇得住那群府里养着府兵的世家们,若是赵云悍然杀到,那群人心念一松想着戴罪立功开城献降,那德谋将军就危险了!”</P>

这么一说,孙策就稳不住了,表情开始变得凝重起来。</P>

自己带了三千人左右,泊县埋伏了五千人,程普带回庐江的兵士有一万上下,据险而守理论上当然不怕三千骑兵。</P>

可万一那群墙头草真的发起狠来打开城门接应,程普一人如何应对,韩当、太史慈、董袭等人全部都被带出来了,程普身边连个像样的副将都没有。</P>

念想至此,孙策内心不由的想起了当初广陵以命断后身死的黄盖,惊的后背发凉,当即喝道:“立刻召集将士出城!”</P>

“主公,主公别急,方才只是我的臆测而已!”</P>

周瑜赶忙拦着他,脑子却在飞速盘算,嘴里也呢喃的说着话,“领军的是赵云,我琢磨此人很久了,不是好大喜功之人,没理由放着这旷野的步兵不对付而跑去庐江的。</P>

毕竟,德谋将军进入舒城后会派将士把守四门,除非世家们忽然联盟动用所有府兵才可能冲破,可他们没有必要非如此不可的。</P>

如果是赵云领兵,以他的沉稳应该就是去泊县不会错才对,到底去哪里了”</P>

周瑜甚至猜测会不会是埋伏在自己行进前往泊县汇合太史慈的路上打伏击,可这个念头又觉得不太可能,毕竟这一带都是旷野,骑兵冲杀当然合适,却不可能躲得过斥候的侦查。</P>

那,难道是埋伏在舒城一带,趁着自己大军回去的路上,再打伏击?</P>

也不合理,那一带林木沟壑众多,适合埋伏却不适合骑兵作战。</P>

人到底去哪里了.</P>

见周瑜这副模样,孙策心知他的焦急不会比自己少,只能朝着吕蒙扬了扬额,示意他去召集人手,随后沉声道:“公瑾,不管他们是不是去了庐江,此地都不宜久留,我们必须赶回舒城!”</P>

“好,让将士们把铁蒺藜都绑在腰间,以防半路不测!”周瑜重重提醒道。</P>

孙策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P>

这些铁蒺藜在旷野之上比较难对骑兵造成太大杀伤,可毕竟备了数量不少,用来阻断骑兵追杀还是能办到的。</P>

为了快速的赶路,孙策甚至不敢要求将士们把粮草带着,尽量轻装简行。</P>

一路上,倒也太平,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伏击,这也更让孙策觉得赵云去了庐江的可能性更大。</P>

周瑜则是一直心神不宁,他到现在也猜不出那些人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始终觉得去庐江不是上策。</P>

更何况,以赵云的用兵习惯,一定是泊县才对。</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