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河山

血色河山

第44章 华北阴云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华北阴云(下)

面对军长宋哲元的斥责,何基沣不甘心的跳到了地上,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用愤怒的目光注视着对面的日军军官。这时吴佩孚对宋哲元说道:“明轩将军,你未免有些过于激动了,让军官们杀杀日本人的嚣张气焰,我看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宋哲元苦笑着说道:“玉帅,您是知道的,如今日本人对我华北是虎视耽耽的,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引起中日两国间的战争。我身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就必须设法保住华北的领土完整,必须避免日本人从我这里找到开战的理由。”吴佩孚生气的说道:“你步步退缩时时忍让,你打算与日本人妥协到什么时候?”宋哲元反驳道:“您现在是下野之人,那里知道如今华北局势的艰难啊,就凭现在的29军如何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华北驻屯军啊。现在,我只能一忍再忍尽量与日军周旋,想尽办法保住华北了。”听完宋哲元的诉苦,吴佩孚的心里就产生了一种鄙视的感觉,他不在理会宋哲元了,自己默默的喝着闷酒。

河边正三再次向部下们示意,让部下们继续挑衅,而他却在仔细的观察着29军军官们的表现。还是那个日军翻译官松岛再次走了出来,这次他还是耍起了剑术,嚣张的松岛的每一次挥剑,总是指向中国军官们,嘴里还叽哩呱啦的叫个不停,就像只乌鸦一样,不停的在人们的耳边呱呱的叫着。这当口,何基沣凑近114旅旅长董升堂的身旁,对他耳语道:“老董,你下去教训一下那个小鬼子,让他们见识一下咱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西北军猛将董升堂毫不含糊的说道:“行,我灭灭他们的威风。”说罢,董升堂越出圈子,打了一趟南拳。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远非日本人所能比的,气焰嚣张的日本军官们立刻就被镇住了。

29军军长宋哲元黑着脸瞪着场中的董升堂,而董升堂故意装着没看见宋哲元那愤怒的目光。29军副军长秦德纯赶紧过来打圆场,他对宋哲元说道:“军长,你就别和这种武夫较劲了,他那里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啊。你就先消消气,等宴会结束后,我一定好好的收拾他。”这时河边正三插话道:“今天纯粹是军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关系到两国的政治、军事问题,请宋军长不用担心。”听了河边正三的话,秦德纯在暗地里给何基沣等人使了个眼色,29军的军官们顿时就心领神会了。

有了副军长秦德纯的默许,何基沣在董升堂表演完了之后,就紧接着来到了大厅中央,也打了一套漂亮的洪拳。一时间,29军的军官们都摩拳擦掌,都想露上两手震慑一下日本人。这时,董升堂不知从哪找来一把大刀,呼呼作响、刀刀带风的舞了起来。董升堂的大刀,又勾起了不少日本军官对当年喜峰口的可怕回忆,在坐的日本军官都对29军的大刀队心有余悸。

河边正三见部下们没能讨得半分便宜,就急忙对部下们使了个眼色。于是武戏就到此结束了,没讨到便宜的日本军官们,见武的不行,就又提出比比书法,想在文戏上找回面子来。这个要求可难坏了29军的军官们,他们这帮人舞枪弄棒到是在行,可是这舞文弄墨的事情,他们可就没折了。就在日本人对自己的杰作洋洋得意之时,坐在一旁的吴佩孚出场了。就见他笔走龙蛇,游刃有余,转眼间就写完了四个大字“还我河山”。吴佩孚今天真是让29军的军官们开了眼了,只见那四个字是龙飞凤舞、气势磅礴。看得那些日本军官是赞不决口,河边正三当即表示要收藏这件横幅。可是吴佩孚却把这条横幅送给了宋哲元,希望他在欣赏这几个字的时候,能够想起宋朝的岳武穆来,时刻把“还我河山”这四个字牢牢的记在心里。

被闪了面子的河边正三,带着部下们气哄哄的走了,中日两国军**欢会不欢而散。在返回军营的路上,何基沣小声的对身边的冯治安师长嘀咕道:“日本人越来越嚣张了,我看这一仗就快打起来了。”冯治安瞪了他一眼,叹着气说道:“别说了!这种事还是别发生的好。只怕这一仗到来的时候,我们还是会被动挨打。华北要是变成了东北,那我们将何以面对国人,面对祖宗啊?!”

河边正三没有返回军营,而是坐上火车直接去了天津。在天津华北驻屯军司令部里,把这次联欢会上所看到的一切,详细的向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作了汇报。听完河边正三的汇报,田代皖一郎很高兴的说道:“从你的所见所闻上来分析,现在的宋哲元已经和他的部下们产生了分歧。这对我们即将展开的进攻是极为有利的,一支将帅失和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河边正三自信满满的对田代皖一郎说道:“司令官阁下,我有信心在8个小时之内,把29军赶出平津地区。”田代皖一郎摇了摇头,然后说道:“河边君,我不是要你把29军赶出平津,而是要你把29军消灭在平津地区。”河边正三低着头沉思了很久,然后猛的抬起头说道:“司令官阁下,既然关东军可以仅凭万人,就能占领整个东北。我也有信心带领我的部下,消灭29军占领整个华北。”

宋哲元回到军部以后,就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他拿出了吴佩孚送他的条幅,“还我河山”四个字跃然纸上。宋哲元看了很久之后,苦笑着说道:“能不能保住华北都成问题,还想收回失地,这简直就是做梦。”日军的企图,宋哲元是非常清楚的。日本人无非是想搞些战术冲突,把29军赶跑,就像当年“九一八”那样,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所以宋哲元凡遇冲突,就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策略,小心翼翼的不给日本人任何借口来发动战争。这些年来,只要是中日两军发生冲突,他就首先向日本道歉,在严惩中方当事人,尽量避免战争的发生。

日军看出了宋哲元息事宁人的企图,于是,日本人就改变了策略。1935年日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向宋哲元提出了《华北高度自治方案》要求华北“脱离中央,自治独立”。宋哲元在土肥原贤二的步步进逼下,组建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当上了“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震惊全国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矛头直指宋哲元。在军警的武力镇压下,示威游行虽然被驱散了,但宋哲元却被全国舆论骂得狼狈不堪。在国人眼里,这位昔日的大刀英雄,离汉奸只有一步之遥了。

宋哲元现在很郁闷,这几年发生了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焦点都集中在抗日的问题上。他身为华北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日日面对日军的进逼,还当上了“汉奸委员长”,戴上了“亲日领袖”的帽子,他既不能说YES,也不能说NO,是战是和,宋哲元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是不战而退,当第二个张学良,当不抵抗将军。这条路他是不会走的,29军的弟兄们也不允许他走这条路。不抵抗将军的下场,他亲眼看见了,他不会再走这条路。第二条路就是当汉奸,与日本人为伍搞华北自治。宋哲元可不敢走这条路,他怕南京政府不饶他,国人会骂死他,另外29军的弟兄们也不会答应的。第三条路就是保持现状,继续的和日军周旋下去。可是这条路也不是好走的,他再在委员长的位置上待下去,那自己在国人的眼里,不是汉奸也是汉奸了。思前想后,宋哲元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连夜给南京的蒋介石发了封电报,推说近日来身体不适,想休息些日子,回山东老家去养病,将华北地区的事物交给29军副军长秦德纯来代理。蒋介石很快就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宋哲元于6月8日离开了北平,回山东老家去了。

田代皖一郎在得知宋哲元离开了北平后,就意识到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他命令华北驻屯军加紧战前准备,囤积作战物资。华北驻屯军开始配发实弹,日军开始在华北频繁的进行演习。华北大地就像是被置于一只硕大的火药桶上,随时都有天崩地裂般爆炸的可能。山雨欲来风满楼,人均在东北停止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后的第6个年头,就又把战争的巨大炮口瞄向了平津,瞄向了华北。华北上空一时之间就阴云密布,战争一触即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