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0505章 连狗都不如(求月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下午回来吃饭,安小曦就看到了黑米和黑豆一家。

安小曦是先坐飞机然后坐车过来的,而这些动物们只能坐车被运过来。

安小曦坐在院子的石磨上端着碗吃饭,看起来非常的放松和惬意。

几只小动物围绕着她撒娇。

它们都很聪明,知道讨好谁才能活得更舒坦。

当天边的云朵逐渐被染成红霞的时候,载着黑妞的车子也到了。

系统奖励的几个宠物终于实现了大团聚。

黑妞从横店被专车送到山东,长途跋涉,似乎有点晕车,所以精神状态不太好,蔫蔫的站在门口的大树下边。

另外,离开了马术俱乐部的那些美女,它怎么都提不起精神。

谁规定它一定会喜欢田园生活的。

他就喜欢被美女骑,马生的快乐全都来源于此。

此时,它鄙视的看着一只狗在追打一只猫。

从它身边跑过去的时候,它就咴咴的吓唬这两个倒霉催的小不点。

冷不丁被这大家伙恐吓,黑豆和黑米狼狈逃窜。

安小曦开始对黑妞进行教育。

黑豆之所以和黑米翻脸,是因为黑米刚刚打了它闺女。

在郝运的眼中,画面非常和谐。

他开始给参演电影的小动物讲戏。

不管它们听不听得懂,谁要是演得不行,你别指望吃饭了。

黑妞在设定上是村里的财产,放荡不羁爱自由,特长是能用嘴解开各种绳扣,因此没有能够栓得住它的绳子。

村里干脆就不拴着它了,让它到处溜达。

电影是没有什么逻辑可以讲的,这部电影更像是一个岁月静好的桃花源。

它充满了不合理,但美食和风景,可以抚平所有的悲伤和迷惘。

电影的意义,不是逃避,不是躲藏,也不是记录,而是在想象之外的环境里,去重塑自己的世界观,去发现内心深处真正重要的东西。

那么,村里有一匹放养的马,完全可以有电影语言的解读。

郝运甚至可以专门写一篇论文来解读这個。

这匹马,代表着女主不愿被生活束缚的心。

“你这几天开始练习用嘴解绳子,练不好不许吃饭,还有一点,后边不给你栓绳子了,你可别想着逃跑,就你这卖相,被人抓到了要么是被切片下锅子,要么就是阉掉拉去耕田……”

有些危言耸听,但是也不是不可能。

电影可能是梦想中的桃花源,拍戏的现实却不是,村民看到这样一匹马在面前经过,不抓住卖了才奇怪呢。

“咴咴~”

黑妞冲着郝运吐口水,这两种可能它都没法接受。

“行了,我在树上栓三个绳结,这就是你今天的任务……”

郝运一边栓绳结,一边说话。

转头一看,黑妞直接就把他系的第一个绳结给解开了,然后用一种看煞笔的眼神看着他。

如果会说话,可能都开始骂骂咧咧了。

然后是黑豆。

郝运拎着黑豆的后颈,告诉黑豆它的“狗设”。

这电影里,黑豆是女主从水沟里捡到的。

女主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它。

然后把它带回来,洗澡、清理伤口,喂东西吃,慢慢的就活下来了。

另外,黑豆不是什么豆柴,而是一条土狗,反正它和农村常见的铁包金土狗长得非常像。

“来,伱给我演一下奄奄一息。”

黑豆一脸的茫然,似乎根本听不懂郝运在说什么。

然而当郝运握住它的脖颈,它立刻就很配合的瘫软了身体,还把舌头伸出来耷拉在嘴边上,连眼神里都是戏。

艹,这演技有点屌啊!

幸好郝运没有薅到演技属性,不然又要开始怀疑人生了。

我一个演员,居然连狗都不如。

“来个可怜兮兮的表情,注意肢体语言配合表达……”

郝运又测试了一番。

黑豆毫无压力的就表现出可怜兮兮,卖萌是它赖以生存的本事。

它可以萌死你,也可以萌吐你。

不过,太复杂的东西黑豆就演不出来了。

它是系统奖励的,智商比一般狗子要高一些,但是也没有高到太夸张的地步。

“喵~”黑米跑到郝运脚边上蹭。

大概也希望能够有些发挥的余地,黑米是一只非常好动的猫,一天到晚不是挠挠这里,就是撩撩那边。

黑豆家的崽子被它欺负惨了。

但是不出意外的话,等那只狗子再长大一些,黑米估计就没什么优势了。

“你一边去,没你啥事,你好好演一只猫就行了。”郝运不理它。

他给安小曦安排了三只宠物,并不是要把电影拍的有多热闹,而是用这种手段进一步去呈现女主的孤独。

剧本里有句话说:

“大片的田野色调,美到心里。那些静得只能听见呼吸的日子里,你明白孤独即生活。”

这部电影用田园生活和美食去呈现的不是治愈,而是一种孤独感。

它的基调就是在说生活或者人类的本质都是孤独的。

选址的时候,也是根据这种感觉来选择,泉上村所处的这个位置,距离其他最近的村庄都至少有十多公里以上的距离,想要去市区更是至少要二十多公里。

四周都是群山。

因为四处分散的泉眼,大家逐水分散而居,互相之间的沟通往来并不频繁,有一些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

很少像其他村子那样一排排的房屋连在一起。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生儿育女,下田劳作,收拾家务。

依循着自己的生活习惯繁衍生息,没有过多的动荡也没有太大的起伏。

大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这样的生活。

这样的一种重复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孤独。

女主在孤独的生活基底上,努力挥洒出来的属于自己的生活色彩。

这些色彩归结于平时的一蔬一饭,春夏秋冬之中。

这些都可以被称作是人间至味。

什么是人间至味,是你和生活的羁绊,是你和生活中来来往往的事物、人类之间的磨合交道。

郝运无意于去宣扬农村多么美好。

他出身农村,比任何人都清楚农村生活并不美好。

电影剥开田园生活的外衣,其实是女主自我救赎的一个内核精神。

这个内核精神包裹上美食、友情等各种羁绊之后,才烹调成了一锅“好汤”。

这锅好汤是人间至味。

所以,这是一部关于孤独和成长的电影。

它不是没有内核,只是它的内核浅,又隐藏的比较深。

最后被郝运讲戏的是安小曦。

她蹲在一群动物中间,聆听郝运的教诲,但她不是小动物。

第二天早上在门口的空地上举办了开机仪式。

全村的人都来瞧热闹。

上到八十岁瘫痪在床的老人,下到襁褓之中刚满月的孩子,看大戏似得看着这些城里人“拜大神”。

除了郝运、曹楯等幕后人员,还有几个演员。

柿子由安小曦出演,原作的名字被郝运稍微改动了一点点。

正好院子门口就有几颗柿子树,此时已经挂上了红彤彤的柿子,剧组的人这几天没有少吃。

柱子由郝运客串出演,他是女主的童年小伙伴,高考落榜后,他回到了村子,成为了村里的小学老师。

女主在村里生活的时候,他经常帮忙干活。

妈妈由刘女士客串。

这个角色戏份不多,但是又很重要。

虽然是个村里人,但是没必要非得演得像个村里人,这毕竟是一部不太讲现实逻辑的电影。

女主闺蜜由郝运、安小曦他们的班长王珈来出演。

她不算特别漂亮,发展的也挺一般。

她曾经帮着郝运录制课堂内容,这份恩情郝运从没有忘记,类似这样的配角一般都会把机会给她。

还有一些其他出镜的人物,郝运给了村里人机会,剧组里也有人手,还有要来客串的。

在村里人看稀奇的目光下,郝运带着大家,庄严肃穆的拜了用红布盖住的摄影机。

村里的孩子瞧着很热闹,跪在地上远远地冲摄像机磕头。

似乎里边盖着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