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九锡

498【帝王之道】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500章498【帝王之道】

北城,永宁坊。

一名三十余岁、衣着简朴的男子迈着一如往常的悠闲步伐,不紧不慢地走进一条巷子,七拐八拐之后进入一座外观很普通的民居。

关上大门之后,他的表情陡然郑重起来,快步走进里间。

“拿到了?”

一名比他稍微年长的男子起身相迎,语气略显急促。

那人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张纸递过去,低声道:“这就是齐帝最近用的药方子,我们的人一直在暗中盯着谭东平,包括今天边胤派人去杏林阁的过程,我们的人也在外面看着。”

这两位便是景帝安排在永嘉城的细作首领。

他们来这里的时间很早,距今已经有十年之久,不仅早就娶妻生子,在城里也有固定的营生。

虽然他们是景廉人,而且还是皇族阿里合氏的子弟,但如今至少表面上和齐人没有任何区别。

柳昭道:“你最近在外面走动得比较多,注意保护自己,我立刻安排送信。”

柳昭沉吟道:“从我们这段时间探听的消息可知,齐帝先前的确身体抱恙,只不过已经好转如初,表面上没有任何问题。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齐帝才四十多岁,还没到垂垂老矣的时候。但这道方子是给病入膏肓的人用的,如果谭东平没有作假,这药确为齐帝所用,那岂不是自相矛盾?”

池佑之没有犹豫:“好,拜托兄长了。”

然而眼下两个截然相反的情报摆在他们面前,如果就这样送回大都,谁知道陛下会不会动怒?

柳昭沉默良久,最终还是拿定了主意:“陛下现在急等着回复,只能将所有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去,然后恭请圣裁。”

某种角度来说,天子和太子既是传承,也是对手。

他们之前收到景帝的密令,务必弄清楚齐帝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动用边胤这个藏在对方腹心之地的内应。

两人又商议片刻,随即分别。

……

后宫,文和殿。

柳昭看着纸上的药方,微微皱眉道:“这道方子不太对劲。”

这其实是一个很罕见的场景。

“也只好如此了。”

就连那些宫女们都知道,天家无亲情,尤其太子难当。

你太内敛谦逊,事事遵循不做不错,崇尚中庸之道,很有可能会被天子看轻。

池佑之闻言也有些头疼。

东暖阁里,太子李宗本正在批阅奏章。

但是你如果表现得太出挑,赢得朝野上下的一致赞誉,那距离被废也就不远了。

池佑之知道他颇通药理,便问道:“为何?”

池佑之点了点头。

年长那位如今叫做柳昭,另一位名叫池佑之。

两人随即分工,池佑之去找边胤,让他不惜一切办法搞到太医院里的隐秘,柳昭则冒险在外收集各种零碎信息,争取拼凑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关乎权柄二字。

像本朝这样,东宫属官皆是朝中菁英,太子甚至能在文和殿里批阅奏章,确实是难以置信的情况。

李宗本知道为何会变成这样。

父皇从一开始就选定他为储君,为此险些造成朝堂动荡不安。

如今逐步将权柄交到他手中,则是因为那他不忍去想的缘故。

一念及此,李宗本不禁失神。

耳边响起几声轻咳。

李宗本反应过来,望向靠在榻上的天子,诚惶诚恐地说道:“父皇,儿臣走神了。”

李端看着他自责的表情,微笑道:“看了大半天奏章,累了吧?且歇一歇。”

李宗本连忙摇头道:“儿臣不累。”

“奏章是看不完的,就算你一天到晚不眠不休,第二天便会有更多的奏章送进宫里。”

李端语调温和,继而道:“来,陪朕说说话。”

“是,父皇。”

李宗本从宫女手中接过圆凳,然后恭敬地坐在榻边。

李端缓缓道:“朕知道你这段时间压力很大。以前你没有怎么接触过朝政,这半年来要从头开始学起,肩上的担子很重。你表面上率性恣意,实则内心极其骄傲,不愿意让任何人小觑,所以你从来不在朕面前叫苦,拼命想要尽快熟练掌握治政之术。朕听母妃说,这半年你一心扑在政事上,甚至连太子妃都被你冷落了?”

李宗本略显窘迫地说道:“父皇,儿臣没有冷落她。母妃只是过于关心儿臣,所谓关心则乱,其实儿臣心中有数。”

“你母妃历来性情淡泊,二十年来在朕面前刻意提你的次数寥寥无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