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让你后撤,你却全歼了鬼子!

抗战:让你后撤,你却全歼了鬼子!

第208章 林徽茵和梁思成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208章

几天过后,一辆马车来到了滁州。

马车中坐着的人,正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

梁思成,是华夏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历史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华夏近代建筑之父。

梁思成现在的妻子林徽因同样也是一名建筑学家,而且是华夏中第一位女性建筑师。

自从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梁思成和林徽因致力于华夏古建筑的保护,一直在各地进行考察。

“这就是滁州,果然是个好地方。”

马车停在滁州城门外,梁思成从马车上下来,看着眼前的滁州城忍不住感慨道。

日本人入侵,华夏各地百姓生活非常艰难。

一路走来,梁思成已经看到过痛彻心扉的画面。

这场战争带给民众的痛苦远不止如此,曾经华夏的名胜古迹也在日军的铁蹄下损坏严重,这让梁思成痛心不已。

但自从梁思成进入皖东以来发现,当地的百姓生活虽然有些贫苦,但相比于其他地方好太多了。

“早就听说皖东守军前段时间打了一个大胜仗,歼灭活捉了不少鬼子,想必指挥官是个有才之人。”

林徽因也从马上上下车,来到梁思成身边说道。

两个人的出现被正在城墙上的于文志注意到。

今天于文志来到滁州城墙上,观察民生的同时准备重新强化一下滁州的城防力量。

不知道日本人的下次进攻什么时候就能到来,皖东不能丢。

于文志打算让皖东成为插在鬼子心脏上的一颗钉子。

这样一来,鬼子就算是日后有所动作,他们也要顾忌皖东的存在,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摆在于文志面前的重大问题便是,该怎么强化皖东的防御体系,应对鬼子的进攻。

这两人有些奇怪。

于文志注意到站在城前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心里犯起了嘀咕。

两个人虽然穿着朴素服装,但透露出的气质绝不像是普通老百姓能有的。

他们的气质更像是文人雅士。

保险起见,于文志还是下去看看,确定一下。

“走吧,徽因。”

正当梁思成和林徽因准备上马车的时候,于文志来到他们二人面前。

“看二位的样子不像是本地人,是来这里串亲戚的吗?”

于文志并没有告诉梁思成和林徽因自己的身份,关心地问道。

“我们不是本地人,是来这里考察的。”

听到于文志的话,林徽因微笑着和回答道。

考察?

“不知二位怎么称呼?”

“我叫梁思成,这位是我的妻子,林徽因。”

梁思成和林徽因??

竟然是这对夫妇!!

于文志怎么也没有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夫妻竟然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作为穿越者,于文志自然知道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含金量。

后人提起林徽茵,往往会想起他与徐诗人的爱情,林徽茵的芳华绝代,红颜命薄。

但实际上,林徽茵是一个杰出的建筑学家,他与梁思成先生最终走到一起,又何尝不是一段佳话呢?

要是有这两位杰出的建筑师帮忙的话,皖东的防御体系构建将会变得非常轻松。

“能见到二位先生我先高兴,我是负责皖东防务的于文志,不知道二位能否去我办公室坐一坐,有些事情我想请教一下二位。”

于文志非常尊重梁思成和林徽因,能见到这两位国师级别的人物,他也从内心感到高兴。

作为一个穿越者的于文志深知梁思成和林徽因对华夏的贡献。

如果没有他们的话,华夏不会保存下无数珍贵的古建筑和遗址。

同样梁思成和林徽因也是有名的学者和建筑师。

在这个年代能有这样的成就属实不容易,对这样的人才于文志当然要敬重敬重再敬重。

“你好于先生。发生在皖东的事情我们夫妻早有耳闻。于先生这么年轻便能率领部队跟日寇抗衡,并屡屡取得胜利,这实属不容易。于先生既然有问题需要我们夫妇的帮助,那我们帮忙自然不在话下,请于先生带路吧。”

这番话既是梁思成见面说的客套话,也是梁思成的心里话。

自从鬼子登陆以来,华夏军队都是胜少败多,国土沦丧,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

在这样的大环境趋势下,于文志能带领部下打了不少精彩战役出来,大大地鼓舞了百姓的抗战之心。

“好,请二位跟我来。”

于文志带着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向他们奉上热茶和点心。

“二位也是我华夏的人才,高级建筑师,又是留过洋的人才。”

话说到这里,于文志顿了顿,向梁思成和林维因请求道。

“我想请二位帮我一个小忙,二位可否帮我设计一下滁州城的防御公司?”

听到于文志这么说,梁思成和林徽因对视一眼后,梁思成疑惑地问道。

“大家同是华夏人,按理说这个忙我肯定会帮您。但我们两个不是军队人员,之前也没有接触过军队的建筑工程,我担心我们设计的图纸可能效果并不是那么好。”

军事防御工事不是普通的建筑,这其中涉及到了很多要素。

没有接受过相关军事训练的人根本不可能设计出合理的防御工事。

“没关系的二位,这一点我清楚。”

梁思成和林徽因担心的原因于文志心里也清楚。

“这次设计是我来进行主设计,我希望二位能帮助我完成滁州城的防御工事。”

“好,我们答应您,正好这段时间我们也要在滁州城逗留一段时间,这个忙我们帮了。”

听到于文志这么说,林徽因和梁思成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下意见,对于文志点了点头说道。

“太好了,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开始吧。”

于文志打算在最短的时间内构造出坚固的防御工事。

对他而言,现在时间是最关键的。

“没问题。”

三人来到滁州城的地图前,开始讨论该怎么构造滁州城的防御工事。

首先是城墙方面,梁思成提议将城墙从城内进行加固。

鬼子之所以在华夏土地上耀武扬威,很大程度来自于他们的火力武器。

轻型火炮有迫击炮、掷弹筒,还有步兵炮和榴弹炮的强大火力。

阵地战中,能够抵挡住炮击的防御工事显得非常重要。

于文志也有这个想法。

滁州城墙当天就派人开始加固,林徽因亲自来到现场进行监工,并按照工程进度好随时更改工程图纸。

城墙从内部拓宽,不仅意味着城墙的厚度提升,宽度也随之提升。

在这一点上,于文志有一个想法。

他请梁思成想办法在城墙上建造大量的射击孔,用于轻机枪和重机枪的射击。

射击孔所在的区域于文志要求坚硬度必须要高,能够抵挡鬼子九二式重机枪的直射。

在机枪阵地后的区域便是炮兵阵地,架设了迫击炮作为远程打击火力。

有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帮助,滁州城的防御工事一定得以在最短时间内构造完毕,将滁州打造成坚固性堪比一座钢铁要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