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第七十一章 p6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大半夜的, 朱元璋翻着折子,一个哈欠突然冲口而出,眼皮也飞快地打了回架。

糟, 困了。

他瞥了眼旁边的朱橚,却间朱橚还精神奕奕,聚精会神地在整理着云南送过来花草。其涂涂写写, 照原样描摹于本子上,都是寻常情况。有时候, 还要掰几片叶子,一朵花瓣来,送进嘴里尝尝。

时而皱眉,时而展颜。

无论皱眉还是展颜,之后总是越发奋笔疾书起来。

由此, 朱元璋断定,自己这儿子确是在认真干活。

便也是因为这样,老朱竟起了些好胜之心, 毕竟老子怎么可以被儿子比下去?决定等儿子干完活了,再施施然结束今日的工作。

没想到啊。

太监都已经进来催着歇息好几次了,这儿子,居然恍若未闻。

竟真的这般沉浸其中?

倒显得自己没有那么爱岗敬业了……嗯……毕竟发现老四也能帮自己批折子之后, 朱元璋确实没有过去那么爱岗敬业了,每天都早睡了一个时辰呢。

老朱正想着, 是不是应该打发儿子赶紧带着他的花花草草, 回去继续努力,而他呢,也可以及时休息,以饱满的精神, 参加明天的朝会……

行吧,就这样!

当眼皮再次打了回架后,朱元璋做出决定了。

他清清喉咙,正要对朱橚开口,守在门口的太监先闪进来,轻声细语:

“陛下,燕王在外求见。”

“现在?”朱元璋下意识看了眼外头乌漆嘛黑的天。

“是的。”

“他来干嘛?”

“小的不知。”太监说,“不过燕王好似还带了坛酒来。”

这下,朱元璋知道有点事情了。

为什么呢?

因为朱棣不爱喝酒,也不怎么会喝酒。能把朱棣逼到带酒来找他,虽然天晚了,还是得见见!

于是,朱元璋摆摆手,太监便出去,把朱棣带了进来。

朱棣甫一出现在室内,便情不自禁喊了声:“爹!”

“嗯。”朱元璋袖着手,慢悠悠说,“你爹我在这呢。”

“老五也在……”不用说,朱棣也看见了在殿中角落研究花草的朱橚。

然而朱橚两耳不闻身旁事,一心只管草药学,压根没有注意到朱棣。

朱棣便把手中的酒坛,放在靠窗的凭几上,又从身上摸出一套素白的杯子,一只放在面前,一只放在对面,先给对面满了一杯,再给自己满上一杯。

老朱瞅着朱棣。

直到朱棣举起酒杯,说:“爹,我们爷俩走一杯。”

朱元璋方才回答:“走什么走?大半夜的,喝什么酒?好好睡觉,明天的事儿,还多着呢。”

“睡不着。”

“睡不着就好好看折子!”

“看折子又有什么意义呢?”朱棣说。这深更半夜,一只惨白的杯子,映着那冷幽幽的月光,明明五月了,这夜啊,依然寒到他心底。他仰头,将杯中的酒,一口闷了。

“看折子没有意义?”老朱一听,顿时冷笑,“我看你最近得了志,便猖狂起来了。咋滴,觉得咱就只有你一个选择了是不是?竟敢在咱面前做这颓然丧志之态!”

老朱说得厉害,朱棣却不害怕。

唉!

他若是害怕老朱,又怎么会在这深更半夜,因破防得厉害,而来爹这里找安慰呢!

他又给自己倒了杯酒,继续仰头,一口闷了。

心里苦,本来就不觉得好喝的酒,更苦了。

苦酒入喉,心作痛。

“爹,我刚刚与道衍推演一番,分析出来了,那堡宗根本没死!”

“堡宗?”老朱一愣。

“是啊,堡宗兵败土木堡,却没死,只是如那唐玄宗一般,在安史之乱后于地方流窜!国家沦丧至此,我这曾孙,真是丢人现眼!”

朱元璋沉思片刻,明白了。

“所以于谦是堡宗杀的。那成化的臣子,才会说为于谦平反。”

这么一思索明白,朱元璋便理解了朱棣为什么这副模样了。

也确实啊。

这老四,秉性素来刚强,若是寻常棘手事情,只会激发起他必要将其征服摆平的狂傲,唯独在儿孙上,他要怎么摆平?要怎么征服?

第杯酒,也进了朱棣的肚子。

朱棣已经微醺了。

他撑着脑袋,目光发直,盯在桌面,一动不动。

“爹,你说啊,你儿子,是个英雄吧?”

本想严父两句的老朱,看着朱棣这颓唐模样,硬是没忍心,含糊了两声。

“怎么生了个儿子,儿子不行;生了个孙子,孙子早死;再来个曾孙,我和爹你的脸,都被他丢尽了!”

“?”老朱。

怎么咱的脸也被你顺带捎上了?

咱觉得咱的脸挺好的,自己是洪武大帝,儿子是永乐大帝。那重孙,既然如此无用,不认也罢了,伤不到咱的脸皮。

“爹。”朱棣更是抑郁不已,“你说这教孩子,怎么就那么难呢?竟比靖难还难呢?竟比迁都还难呢?竟比五征漠北,还难呢?”

“你儿子还行。”老朱评价。他对自己的胖大孙子,印象一直是不错的,是个读书种子!

“他半点武功也无啊。”朱棣。

“打江山靠武功,守江山靠什么武功?会读书,会治人,便可以了!”老朱不屑道,“难道将军们都死光了吗?”

“大侄儿。”朱棣幽幽道。

“……”

这大半夜的,老朱的心脏病险些要犯了。

他来回张望,寻思着鸡毛掸子呢?那太监挥舞着打扫浮灰的鸡毛掸子放哪里了?

“他还短寿!”朱棣又说,“我去了没多久,他也去了。”

这话把老朱心里的气愤,按了下来。

朱元璋也喝了一杯,叹口气:“唉!”

“他生的儿子,也短寿!”朱棣又指控。

“唉!”朱元璋又是一声叹息。

“堡宗,就不用说了,竟成了短寿倒好的存在了。”朱棣闷了自己的第四杯酒。

朱元璋不叹气了。

他起身,叫太监拿了个瓜过来,自己亲手把这瓜破了,把那连着瓜心的那瓣,递给朱棣:“行了,喝什么酒,吃口瓜吧,你便是在这里把自己喝死了,又有何用?”

朱棣接了瓜,也不客气,一口吃了半片。

瓜是甜的。

苦时还能忍着,被这甜瓜一冲,朱棣的眼圈,也红了。

“爹,你说,儿子到底要怎么教才能成才?”

“说起这个,咱就有些心得了——”

“孙子又要怎么教,才不至败家?”

“……”

龟儿你是故意的吧!

老朱暗骂。本来想要来场即兴演讲的他,也意兴阑珊了。

他确实教出了朱标、朱棣,可也教出了朱允炆。

唉,真是给咱波澜壮阔英雄豪迈的人生,抹了把黑灰啊。

一对天家父子,便这么默默坐在窗户边,敞着窗,一口酒,一口瓜,吃吃喝喝,指指点点,骂骂咧咧。

整颗心啊,都快为那不肖子孙,操碎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老朱沉默半晌,石破天惊,说了一语,“不管儿孙我享福!”

朱棣也被惊了惊。

“父皇,之前您不是什么都要管的那种皇帝吗?”

“什么叫做咱什么都要管。”朱元璋不乐意了,“咱不是不放心你们吗?”

“那现在?”

“现在咱明白了,再不放心,也没用!”朱元璋吃口瓜,“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

“是,该出个永乐大帝,还是出个永乐大帝。”朱棣安心。

“……”老朱将瓜放下,觉得永乐大帝现在可以没有了。

但朱棣复又忧心忡忡:“爹您有永乐大帝,儿子没有其他大帝了啊!”

老朱本想说这儿子还有仁宣之治,但想想仁宣之治和永乐大帝的区别,也就不忍心说出口了,说出来,倒像是在嘲讽自己儿子似的。

老朱不说话,朱棣又在那破防撒泼:

“不想让胖大儿继承了!胖大儿的基因不好!”

“咱不同意!胖大孙好得很!他的基因若不好,你的基因就好了?”

“怎么能怪我?爹你下的崽,也有好的和不好的。”

“哼,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老朱嗤之以鼻,“你们若是不学好,咱又有什么办法?总有学好的那个人。”

“所以,还是要多生孩子吗?”朱棣寻思。

刚刚寻思完,他又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不行,不行,听那后辈说,王妃的身子伤了,得好好将养着,怎能再生孩子,消耗精血呢?”朱棣。届时若阴阳两隔,他又要品尝何等锥心之痛啊!

老朱也说:“你那媳妇,孩子已很不少了,尽够了。孩子不好,怪什么孩子少?赖你不会教!”

“那要怎么教孩子?”

“行吧,咱就对你面授机宜。”老朱说,“首先,孩子不能只养在深宫,这肯定得废,得让他出去见识见识,知道民间疾苦。咱为什么让你们没事跑步?便是锻炼你等的身体和意志;为何要给你们做粗麻衣服?便是告诉你们,要吃得了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爹的办法好!我这就写信给王妃,让她照着做。”朱棣说,他的思路忽然打开了,“原来如此,原来是要给孩子们压力啊。这个不错,确实不错。他们一个个的,就是因为没有压力,才这样放浪形骸,像我,就是在爹和大哥的压力之下,得以成就伟业的!”

“我看你想找死!什么话都敢说!”老朱要忍不住了。

“我喝醉了!爹你干嘛和醉鬼计较!”朱棣振振有词反抗说。

“……”朱元璋。

从没有发现,这儿子居然这么欠打啊!

朱棣按住了老爹,继续思索:“要怎么给他们压力呢?这个简单,嫡长子继承制改成顺位继承制!每个都有继承权!老大别以为他是老大,皇位就一定是他的!”

“到时候,我还要让我的所有儿子们,都从王府走出去,走到军队中,走到县衙中!要让他们,在军队里当兵,在县衙里做衙役!我要他们,既能文,也能武!”

老朱看着儿子,像在看傻子。

“没错,就这样,我还要再写个小本子。”朱棣打个酒嗝,“给他们,打分!就像我们当初在大本堂上课一样,学不好,要留堂。他们若在外面干不好,在军队里干不好,就在军队里留堂;在县衙里干不好,就在县衙里留堂,实在干不好,我就在本子上,给他们狠狠划个叉,我那胖大儿,若是分低,我就告诉他,他的皇位,飞灰了!看他还敢不上进!”

老朱:“谁来打分啊?”

朱棣:“我!”

老朱:“你之后呢?”

朱棣:“我大儿子!”

老朱:“嗤,又是大儿子了?”

“现在大儿子还成……”朱棣顿一顿,复又嚷嚷起来,“怎么,我告诉了他,鞭策了他,他难道还不能奋勇争先,迎头赶上?!”

朱元璋懒得和醉鬼争这个。

“若是皇帝偏心眼呢?”他问。

“皇帝偏心眼……”朱棣滞了滞,“大臣的意见,也要考量。”

“哈哈哈。”朱元璋真是笑掉大牙,“你是真不怕党同伐异啊!”

“皇帝也不行,大臣也不行,那还有什么行的!为什么要对一个醉鬼提这么多问题!醉鬼能懂什么?能想什么?啊?!”朱棣说不过老朱,开始继续撒泼,撒泼好啊,现在也就只有在爹面前,还能再无所顾忌的撒撒泼了。

“我看你是半夜过来气我的。”老朱骂了声,再切一块瓜过去,“吃瓜吧,瓜也塞不住你的嘴!”

朱棣接过瓜,低头吃了一会,突然说:

“爹,我想娘和王妃了。”

老朱吃了口瓜,也说:“咱不想吗?咱也想夫人了。”

他沉默片刻,这位须发皆白,人到花甲的老头,轻轻叹了口气。

“咱还想爹和娘了。”

生杀予夺的皇帝,也是人生父母养,也无法在岁月中,留下,他们最亲的亲人。

这段说完,父子两都有些闷闷的。

接着,朱元璋说:“我看你啊,与其想孩子怎么样,不如想想自己,好好养着,争取活过你爹,才是正经事。”

“爹。”

“干嘛?”

“有爹真好。”

“哼,龟儿知道便罢!”

老朱这么说了声,拿杯子,和朱棣碰了碰,父子两又喝了一杯酒。

这杯酒入口,只听“咕咚”一声,坐在对面的儿子,卸了心事,双手一摊,醉倒在凭几上,呼呼而睡。

只喝了五小杯而已!

老朱摇头。

“真是,素性就不会喝酒,还学别人借酒浇愁?”

他站起来,招来太监,让其把临窗的位置收拾下,再把朱棣抬上榻,脱了靴,再拿条被子来,便让其就在此安睡。

至于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朱橚。

老朱也悄然到他身后,拍拍他的肩膀。

朱橚恍然回神。

老朱嘘了一声,指指窗下睡着的朱棣。朱橚秒懂,便轻手轻脚地收拾东西,悄然走了。

老朱呢,看着太监收拾完这便殿,替朱棣掖好被子,便吹灭殿内最后一盏蜡烛,由着那窗外的温柔月色,漫洒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