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贵妃日常

贾贵妃日常

第115章 求订阅。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115章

昭阳宫。

贾祤的心里在照顾皇帝身上, 皇帝晕厥不是一回两回,太医那一边一直给出不一个明确的答案。

贾祤心神不安。

这等时候对于小儿子李煜就是免不得疏忽一些。于是太子妃姚明娘这一位嫂嫂自然就出来分忧。

李煜这一位小皇子暂时入住东宫。李烨也是替父皇关心起弟弟的功课。

对于李煜而言,到哥哥的东宫小住, 他还是有一点不习惯。哪怕身边都是熟悉的宫人们。

可他的心头就是不踏实。在这等情况下, 一直陪伴他的小京巴福宝也便是跟着李煜一道来了东宫。

“十一弟的功课真不错。”姚明娘对于小童子李煜的耐心不错。

在姚明娘的眼中,十一弟李煜是一个挺上进的孩子。至少瞧着功课上面没有半分懈怠。

“嫂嫂,没有那般好。比不得太子哥哥。”李煜的脸上有一股子高兴。不过他还记得父皇说过的话。

显然在李煜的心中,父皇说过的一定最真。父皇说他还要跟太子哥哥多学习, 那他就一定还要努力。

“你太子哥哥的年岁比你大, 你等有太子哥哥的年岁,学问一定更好。”姚明娘夸了话。

“今天的功课也做好了, 十一弟,你陪嫂嫂一起去给父皇母后请安, 可好?”姚明娘虽然暂时供婆婆照顾小叔子。

正因为如此,姚明娘每日还要领着小叔子多去父皇母后跟前问安。

这让小叔子露脸,也是让婆婆知晓,她有用心照顾小叔子。当然更是一解小叔子思念爹娘的心思。

“好。”李煜也想去见了父皇母后。

“我想带着福宝一道去。”李煜想了想,他道:“母后喜欢福宝,父皇也喜欢福宝。”

听着小叔子的话,姚明娘是迟疑了一下。

对于小京巴福宝的存在,姚明娘当然也关注。

就因为这一条狗的重要, 姚明娘就有一点担忧。如今父皇病了,福宝似乎也没太精神的样子。这带着狗去, 父皇会不会多想?

怨不得姚明娘心思细腻。这父皇在病中, 太子妃自然就要多想一些。她最怕有人在父皇跟前说了东宫的一些谣言。

有些事情做了,那容易出错处。当然就更愿意不做的好。

人在病中,求一个吉兆, 这在姚明娘的眼中也是人之常情。

“福宝天天爱睡觉,十一弟,我们不吵醒它,好不好?”姚明娘哄了话。

“如今父皇病了,母后要照顾父皇。十一弟去请安,父皇母后就会高兴。指定父皇更想关心一下十一弟的功课。”姚明娘哄了话道。

有嫂嫂的哄话,李煜当然就不再拒绝。

姚明娘哄了小叔子去请安。当然就是瞧着时辰差不多。往常这时候也是太了回东宫的时辰。

这一边,姚明娘吩咐嬷嬷去给皇十一子换一身衣裳。也是简单的整理一番。

然后,姚明娘本人则是想迎一迎要归来的太子。

待姚明娘到东宫的殿门时,太子一行正归来。

夫妻一遇上,太子瞧着嫡妻,他先问道:“十一弟呢?”

“十一弟马上出来,烨郎,你可要歇歇脚。还是不必另行耽搁。这会儿我们一起去给父皇母后请安。”姚明娘问道。

“待十一弟好了,一起去泰和宫。”李烨的态度很明确。

姚明娘应了。

在这等父皇病了的时候,李烨这一位皇太子被父皇授与了重担。他做了监国皇太子。

李烨挺有压力,因为他年岁浅,这说学问本事多利害。

便是旁人敢说,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于是李烨这一位皇太子说是监国,不如说是跟着宰辅们学习。

在李烨的心中,他更像一个吉祥物。摆那儿就是供大家参拜用,做了定心丸。

哪怕是吉祥物,哪怕是定心丸。既然父皇有吩咐,李烨也要做好。

等着李煜出来时,他换过一身衣裳。见着兄长,他走上前见礼。

李烨伸手,他牵起弟弟的手,道:“走吧,我们去给父皇母后问安。”

李煜握住哥哥的手,他的眼神里当然是相信哥哥。

太子一行人到了泰和宫。

彼时贾祤侍候着皇帝刚喝完苦药汁子。

太医开的太平方,皇帝如今在吃着。

等着太子一行人来了,贾祤就留足究竟让皇帝问一问儿子们。

至于贾祤这儿唤了儿媳去旁边,跟儿媳问一问话。

殿内,皇帝关心过皇太子,也关心过小儿子。

偏殿内。

贾祤望着太子妃,她说道:“这些日子你照顾煜儿,皆是做得不错。煜儿也喜欢你这一位嫂嫂。本宫跟前,他可说着你的不少好话。本宫听着也是高兴,高兴太子迎娶你这一位贤内助。”

对于太子妃做事情,这般做得体贴。甭管是不是为着讨好长辈。至少这用心了,贾祤就应该鼓励一番。

“母后,十一弟也是聪慧,他这般的皇家儿郎让儿媳照顾,儿媳一点不费事。儿媳还是在十一弟身上找回了做嫂嫂的成就。”姚明娘忙回了话。

“你和煜儿相处的好,本宫放心。”贾祤也道:“本宫如今的心思在照顾皇上身上。你替本宫分忧多,本宫心头都有数。”

“烨儿、煜儿兄弟,倒是让你后面要继续操心一番。”贾祤挺满意儿媳。她当然乐意也是准备把一部分的宫务让儿媳继续操持。

给权利就是这一个时代里婆婆待儿媳的好。至少世人认这一套。

又过了一会时辰。

太子一行人告辞离开。对于儿子的离开,李恒瞧着淡然。不过贾祤瞧得出来,皇帝还是有一点心情低落。

“恒郎,您心情不好。可是烨儿、煜儿哪里做得不够好?”贾祤关心问道。

“烨儿如今做得不错。”在皇帝眼中,皇太子稳得住。这定力足够,那便是足了。

皇太子有一份学习的心气,好好学一学,往后多历练就是。

“煜儿的功课也用心,看得出来他是跟兄长一样的有一份上进心。”至于小儿子在皇帝眼中,这也是一个好儿子。

儿子够努力,皇帝当然挺满足。可在心里,皇帝不满足的是自己身体。

皇帝这些日子精神不济,太医只是开着太平方,一直不给出明确的结果。皇帝心头是不满意。

暗卫也请了民间的杏林高手,这所谓的名间医圣们进行宫廷也诊脉了。如今结果也没见什么明显的好转。

在这等情况下,宏武帝李恒的心思哪能不难猜。

皇帝更挂念的是自己的健康,自己心头没底。这对于社稷的记挂自然更深。

于是皇帝已经准备暗中给太子交一些底。

当然要让皇帝全部交出来,那怎么可能。有些权柄,不到最后一刻,或者说哪怕到最后一刻,皇帝也不会交。

帝王不死,有些权柄就不会转移的。这关系着帝王的根基。

而有东西,皇帝准备交一部分。至少让皇太子有所身之用的根子。

于是皇帝跟太子吩咐话,让太子明日来一趟泰和宫。

当然是让太子单独来,皇帝也差了卫谨去传话。当然也差了梁忠去传话。

卫谨、梁忠皆是皇帝跟前的大太监。但是一人掌握的人马也是两套班子。不是一个锅里搅和吃食。

更准备的说法,这一人是冤家对头。一直可是盯着对方,那心里自然巴不得对方倒霉。

看了对方的好戏,一人都是一点不介意。可要真的说让对方倒台,一人没那等心思。

对于卫谨、梁忠这一等太监而言,他们一身的富贵系于皇家,更准备的说法是系于天子。

如今天子身体不安,卫谨、梁忠一人的心里也不安生的很。

皇帝如今准备让一人手头的人马交一部分给皇太子。皇帝似乎在做准备。

可这等准备卫谨、梁忠一人一瞧着就是肝儿颤抖。因为一人最怕的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果可以的话,一人是盼着宏武帝长命百岁。哪怕皇帝多疑,哪怕在这等皇帝跟前做事要忠心谨慎。

可皇帝视他们为心腹,他们才有如今的富贵荣华。

次日。

李烨单独到了泰和宫一趟。

贾祤瞧着皇帝有话跟长子单独讲,她识趣的寻了借口离开。

待皇后离开,皇帝让卫谨传了人。不肖片刻。便是进来一个太监,皇帝摆摆手,让这一个太监就是认了新主子。

“奴婢叩见主子。”在来泰和宫之前,这一位给皇太子叩头的太监就心头有底。

要论他的身份,他拜了卫谨做干爹。他的身份就是卫谨的干儿子。当然这不得要。

更重要的是他管着一部分的绣衣卫。在这里面有一摊子的权利,这当然是皇权特许。

如今这一位卫谨的干儿子拜了新主子。还是天子的意思。这当然就得认主子,往后一心一意要效忠的就是新主子。

卫谨这儿递解了人手。皇帝吩咐一声,如今给了皇太子。

有这一遭,当然在这一个卫谨的干儿子离开后。

梁忠那一边的暗卫也是悄悄的有人进了泰和宫。也在皇帝的吩咐下给皇太子磕头请认。

这两遭人马是分开觐见,分开认新主子。两边也识趣的没有撞上,那是默默的各自避开。

认了人,然后,皇帝就是让这等太监离开。

至于后面如何安排,那就是皇太子的事情。

李恒留了儿子单独说话。殿中侍候的宫人全部退下。

“太子,这两拔人手朕给你。绣衣卫、暗卫是天家的眼睛耳朵。后面如何用,你当心里有数。”李恒的目光落在皇太子的身上。

“当然你往常没有接触,这不要紧。往后你再多看一看旧档,多了解一下就懂了。”李恒交代话道。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仔细查看旧档,一切当做到心头有数。”李烨当然不想被人蒙蔽。

两拔人马,不出一源。便是耳朵眼睛,那肯定也得多一双,让他们竞争一一。这等道理李烨还是知道的。

“去吧,你用心的瞧一瞧,有些事情心头有数也好。”李恒摆摆手,如今他有千言万语,也不便于交代更细致。因为有些事情经历了自然就懂。

若不然长辈说的再多,没切肤之痛的懂不了。

不是当事人,哪里真能体会。说懂的,也是不入心田深处。

李烨态度诚恳,他依了父皇之言告退离开。

离开泰和宫。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烨自然要查一查他能看到的绣衣卫、暗卫旧档。

有些事情了解的准没错。然后,李烨看到的就是一些黑料。

只能说世界瞧着挺美好,不过有光的世界,自然免不得有影。

光影交织,灰色就是常态。没谁真的伟光正,人心有私,这繁华大千世界里难出圣人。

这一日,就是小年夜的前一天。李烨刚回东宫。他没有见着往常迎了的太子妃。

然后李烨就知道东宫里,他的弟弟李煜那儿出事情。

等着李烨到时,他就见到的就是哭成泪人儿一样的弟弟。李烨的目光落在嫡妻身上。

姚明娘一直哄了十一弟,此时见着太子。姚明娘指着那一座狗狗住的木屋子。

姚明娘说道:“母后跟前的福宝没了。”

“太子哥哥,福宝只是睡着了。不是嫂嫂说的没了。我知道没了,就是死了。福宝没有死。”李煜不想接着这样一个答案。

李烨瞧一眼嫡妻,再瞧一眼弟弟。李烨走上前确认了,这一只小京巴确实是没了。

对于李烨而言,他的童年也有福宝的身影。就跟弟弟一样,弟弟的眼中福宝是小伙伴。

在李烨的心里也一样。他小时候也是有福宝的陪伴。

“十一弟,福宝老了,它当然没有死去,它活在我们的忘记里。神仙也说了,世间万千当积福。福宝就是积了许多福。如今它回了天上,它去天上享受。如果十一弟想念福宝就可以晚上瞧星星,天上的星星有一颗指定就是福宝。”李烨哄了弟弟。

“真的吗?”李煜不太相信。

“你太子哥哥说的哪能不真。十一弟,千真万确。”姚明娘跟着太子一样的态度,夫妻一人一起哄了弟弟。

有太子夫妻的哄话,李煜才不再继续哭一场。

小京巴福宝这儿也才能接受一个安葬。可谓是能入土为安。

东宫这里闹腾一回,然后事情完满解决。

泰和宫。

皇帝又是晕厥过去。太医来了,也是施了针。可偏偏皇帝还是没有醒来。

这消息长寿宫知道了,长乐宫也知道了。然后,两宫皇太后一起到了泰和宫。

东宫的太子知道后,太子夫妻带着皇十一子也来泰和宫。

一时间泰和宫里可谓是哀伤气氛灌满。

至于宫廷内苑的嫔妃们知道皇帝不好的消息,这也不是头一遭。

早先有皇后的吩咐,这等时候没人冒头。人人都在抄了佛经替皇帝祈福。

瑶仙宫。

石德妃当然也抄了佛经。就等着过些日子呈上去,呈给皇后娘娘。

贾皇后是后宫之主,这等把佛经仔细供奉的事情当然得皇后来做主。

当然也是为着宫廷里的妃嫔们心意,这肯定得人人一道。没得分散了的道理。

“皇上如今龙体欠安,唉。”石德妃的脸上全是担忧之色。

说担忧,石德妃真担忧。她的女儿皇九女来年及笄。皇上龙体欠安,这女儿的及笄礼哪里还得大操大办。

石德妃是真担忧,这等时候也是没法子。天大地大,在世人眼中当然是天子最大。

瑶仙宫里,石德妃在担忧皇帝的同时,她更担忧女儿皇九女。

至于旁的嫔妃们,有儿女的尚好。至于没有儿女的心更忧。

延年宫。

张昭仪就是给皇帝祈福时,她就盼着皇帝长命百岁。

哪怕是巴结皇后,可张昭仪不敢确定,万一皇帝天不假年。到时候皇后会如何待她。

是按着规矩,让她去皇家庙里吃庙念佛。还是能留了她在宫廷里,也像石太妃一样的享受清福。

这待遇不明确,全由皇后的心情好坏。这如何不让张昭仪更在意皇帝。

皇帝在,张昭仪才是宫廷里的妃嫔,一宫主位娘娘。

皇帝不在,她这一位昭仪不过是先帝的妃嫔。这待遇不一样,大不一样的。

宏武三十年,小年夜本来热闹的一日。皇家自然会有宫宴。

不过今年因着皇帝龙体欠安,这宫宴免了。

京都的气氛也因着皇帝,那是隐隐的乌云压下来。

有些低气压再正常不过。有些人也是心思拔动几分。当然更多人还是安分起来。

京都内城,随国侯府。

贾弘祐跟父亲贾道善议了最近的情况。

“太子监国,天子欠安。父皇,京都一些人可是在看风向。”贾弘祐的眼中有担忧神色。

“怕什么。”贾道善很镇静,他道:“天塌不下来。天子欠安,也不过一时。待天子转安,朝堂还是天子的朝堂。”

贾道善的目光落在儿子身上,他道:“你当注意一些,这等时候更要稳。你如今是堂堂贾氏一门的当家人,更是当朝国舅爷,你不能出差子。在这等时候更不能让人拿了把柄。”

“父亲放心,儿子不会让人拿了的把柄。”贾弘祐这等国舅爷的前程妥妥的,只要不出错,那就是最大的胜利。

“你心头有数,为父从来都是放心。”对于这一个嫡子,贾道善很是放心。如今他不放心的,反而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

当然凭着贾氏一门的根基,宫廷之内又有皇后和皇太子。

贾道善不担忧。只要贾氏一门不出错,或者说贾国舅不错,贾门倒不了。

至于有些人想混水摸鱼,这等时候没人会傻傻的冒出来。有些人的小心思有这等看着可能出风波的时候,那更得谨慎小心。

龙体欠安?

这究竟欠安到何等地步,这怕是许多人关心的地方。

宏武三十年,年关至矣。

凉州,雪后一片银色的世界。凉王李茂盼只能遥拜京都。这等时节里,李茂盼真的相信生母。

凉王妃秦氏陪着夫妻一起遥拜京都,也祭祀祖宗。

当然要说凉王府里多热闹,这可真没有。

因为李茂盼接着京都的家书,母嫔也是送了信来,只道京都的父皇病了。

做为一个孝顺的皇子,李茂盼在父皇病了之时当然不能宴饮。他也没兴趣看什么歌舞。

凉州这等穷地方,来这里就藩的李茂盼只想能省一点是一点。将来这凉王府的一切还是留给子孙。

宏武三十年,除夕过,迎新春。

就是这等时候,有加急来到了凉州。李茂盼接到最近的消息时,他不敢相信。

“父皇驾崩了。”李茂盼就藩之时,他眼中的父皇还是那般伟岸的如山岳。

如何他一就藩了,父皇就薨逝。这皇子跟宗亲从来就不同。

爹没了,兄弟当家那哪能一样。

“王爷。”凉王妃想劝话,一时间瞧着傻愣着,也是满面伤心,还是一时落泪痛哭的凉王,她也不知道从何劝起。

“父皇。”李茂盼跪下来,他朝着京都的方向拜下去,还是痛呼出来。

凉王妃在这等时候当然得跟着拜下来。父皇驾崩,这可是换天的大事,在这等时候示之以哀,那就是最正确的事情。

哭,谁瞧着都不会说错了。

孝,那是先帝儿子的立身根本。

在凉州的李茂盼知道父皇驾崩,这那当然是宏武三十一年。

可实际上,宏武帝李恒没有熬过这一个宏武三十年。

京都皇城,宫廷内苑。

宏武帝驾崩,对于天下人而言是山崩地裂,是帝薨,是万民悲泣。

对于宫廷里的妃嫔们而言,她们的命运也要改了。往后她们就是会成为先帝的妃嫔。

有儿女的尚好,没儿女的都是心慌慌,还是难受的哭了无数回。可谓是哭得眼泪多的不值钱。

对于朝臣而言,宏武帝驾崩,这等时候当然是皇太子就帝位,担起社稷大任。

大夏有储君,一切按着规矩来就成。

可对于皇太子李烨而言,他不过年少儿郎,他的头顶突然没了一片天,他在茫然之时又发现了,他就成为亲人们的一片天。

在给父皇守灵之时,李烨跪在灵前,他是孝子,他是新君。

李烨的心里却是无数悲伤。他的记忆里全是父皇待他的关切爱护。

做为一位皇子,他打小听到的是父皇的神武英明。这等情况之下,他如何都会崇拜自己的父亲。

李氏儿郎李烨的眼中自然是有一位高大的父亲身影。

李烨如今在跪灵,他在哀伤父皇的离去。

至于他的心中,自然也是铭记着父皇的叮嘱。

社稷为重,李氏为重。万里江山挑肩头,他能担得起吗?

李烨想起了当年在刘老汉家里的经历,他想起了开荒之时的百姓之穷。

正因为知道大夏的治下还有千千万万的穷人。李烨的压力很大。

原来有一统中原的父皇撑起天下,他只是一位皇子,一位皇太子。可他的背后有靠山。

从今而后,没人再给他撑起一片天。是他,是他这一位新君要给天下黎庶带来福祉。

李烨跪灵,他是诚心。这一位新君的登基大典在元月。

如今李烨只是跪灵,他默默的在灵堂上烧了纸钱。

李烨的无声,李烨的沉默,他的脸上没了往昔的一点笑容。他的神情是冷漠,是哀伤,也是冰冷。

“哥哥。”李煜跪在李烨的旁边,也是靠后了半步。

此时李煜喊了话。他的目光落在灵堂上的梓宫。李煜的眼中全然的不懂。

“哥哥。”李煜这等时候神情是委屈巴巴,也是可怜巴巴。他就向着自己的依靠的太子喊话。

李烨听到弟弟的喊话,他的目光落在弟弟身上。

李烨当然看懂了十一弟的懵懂。越是如此,李烨的心中才会更难受。

灵堂上,能给先帝守灵的儿子只有李烨李煜兄弟。

至于贾祤这一位皇后,她在侍疾。宋太后病倒了。

宏武帝驾崩,宋太后当场晕厥,然后一病至今。

好歹钱太后还无恙。要是两宫皇太后一起病倒,贾祤都不知道自己熬不熬得住。

贾祤侍疾。

她在宏武帝驾崩后,她升了一级。从原来的中宫皇后变成了皇太后。

在这等时候,贾祤为着儿子的名声着想。贾祤领着姚明娘这一位新的中宫皇后一起在长乐宫侍疾。

宋太后的病情一直反复。贾祤和姚明娘这一对婆媳就守着。

侍疾,总归要做足了功夫。至于明明有宫人们侍奉,如何就让贾太后、姚皇后来侍疾。

这当然是做了表率。同时也是安了一些人心。

贾祤的心情不好受。宋太后病了,贾祤的心情也是郁郁。

她成为了皇太后。

也是宋太后吃过药,在安睡之时,贾祤去了偏殿小憩。

这等时候的贾祤睡得并不安稳。于她而言,她这些日子心神消耗的太多。

梦中不安生,等醒来时,贾祤还是沉默良久。

宏武三十一年,这时候天冷。元月时,风依然冷得刺骨。

贾祤望着窗外,她还能见着雪。白白雪,入眼就是一片寒凉之色。

“皇上驾崩了。”贾祤呢喃一句。

“女史,本宫是不是在做梦,本宫愰然如在梦里。”贾祤跟身边侍候的司马女史说道。

“太后娘娘,先帝驾崩了。”司马女史小心的说道。

听着司马女史的话,贾祤徒然清醒。她的眼神冷了两分。她说道:“是啊,先帝驾崩了,哀家也成了寡妇。”

皇太后,明明她以前千盼万盼就觉得这一个位置才是妥当的养老福利。

因为皇帝可以废皇后,没有皇帝废太后。

可是那个在她进宫后,便是与她一份富贵荣华的天子驾崩后。贾祤反而有一种缺失感。

就像是生活里突然少一块。空落落的,说不上来的愰忽。

贾祤心里懂,她虽然不曾爱上天子。李恒是一位好的帝王,可是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但是他们之间有一份在时间,在孩子之间蕴出来的亲情。

就像是习惯了,习惯了他的存在。贾祤如今不过是不习惯了。

晋成皇太后,哪怕宋太后病了,贾祤也可以不来侍疾。

如今的宫廷里,如今的朝堂上,谁又能勉强她呢。

贾祤想,她只是想照顾好宋太后这一位婆婆。可能只是想安自己的心。

扪心自问不是为旁人,也不是真的为什么悠悠众口。贾祤想堵的,也不过是她自己的不习惯罢了。

长寿宫。

宋氏这一位太皇太后病了。钱氏这一位太皇太后当然也是避一避。

对于慈寿太皇太后而言,她如今瞧着局面。她清醒的很,往后宫廷内苑里是一家独大。

贾氏这一位皇太后才是最有跟脚的。

至于新君,新君瞧着也是孝顺生母。贾太后的好日子在后面。

至少慈寿太皇太后如是看法。

京都内城,随国侯府。

贾弘祐这一位国舅爷最近很忙碌。新君上位了,他这一位国舅的地位更高。

在这等时候他当然要握好自己管住的自己属下的禁军队伍。贾弘祐看得清楚,他若是做不好,万一姚皇后的生父这一位姚国丈做的太好。

那不是衬得贾氏无人。徒然让姚氏一门得意。

贾弘祐这一位贾国舅能安稳。那是觉得富贵在眼前,更当稳住。

可有些人不一定稳得住。

贾谊、贾定兄弟,这一人因着随国侯府当初给的恩典,那也得着前程。

贾谊给随国侯做为小厮,也是被磨练过。贾谊在做了官后,哪怕是小武官,那也稳得住。

倒是贾定这一位在贾家子,在贾太后还是贾贵妃的时候,他的时候就是好得很。

贾定当然不如哥哥贾谊有定性。于是一朝富贵来,免不得飘飘然的走错路。

随国侯一直盯着,贾氏一门的富贵当然不能让人阻了路。于是贾定的腿断了,如今便是好了也成了瘸子。

瘸子在武门没有出路,武官是做不得。便是想做文官,那也不成。有碍观瞻。

当然那是一般的情况,可如今的情况又不同。

贾贵妃做了贾皇后的时候不成,可如今成了贾太后呢?

贾宅。

这不是京都内城的随国侯府贾氏宗亲的宅子。

而是贾太后的生母兄长,贾大舅的宅子。

贾宅里,贾定在跟亲爹说话。他道:“爹,表姐做了太后,我们家要飞黄腾达了。”

“爹,您可是表姐的亲舅舅。”贾定说道:“如今的情况,爹,您可得出面。我们姑母可是太后娘娘的生母,姑母的体面得有,这也是太后娘娘的体面。”

贾定的意思太明显。贾小娘当年过逝的太早。如今当然替贾小娘争取了名份。

这是给贾小娘争取吗?这是给贾大舅一家子争取。

贾定的话落进贾大舅的耳里,他的眼中有精光。

贾大舅这些里也是富贵闲人。因着外甥女,贾大舅这一门也是跟着沾光。

随国侯府当然也有照顾。可贾大舅知道的,若不是外甥女有前程。又哪可能轮着他们家。

如果外甥女不是宫廷里的大贵人。他们家还是随国侯府的奴才。

奴才能翻身,那当然是为着外甥女的体面着想。

如今儿子觉得应该进一步。贾大舅当然也想替过逝的妹妹争一个体面。当然也是替儿子们捞一份体面。

太后的亲舅舅,这一个身份贾大舅想想,他心头也是火热的很。

因为不光媳妇吹了枕头风,就是儿子也吹一吹风。贾大舅又不是铁石心肠,他当然也动心了。

“等你大哥的消息,我跟你大哥问一问。”贾大舅哪怕被次子说的得动,枕头风也有效果。

可贾大舅还心头有一根绳,他知道自己的本事几斤几两。他不成。

至于次子,贾大舅的目光又落在次子身上。

凭着次子惹出事情,还是断了腿,如今成了蹲家里的瘸子。贾大舅就是知道次子也不成。

次子吃不得苦,只能享了富贵,不能给家里挣了体面。

如今贾宅里还数着贾谊有官做。在贾大舅的眼中,这一个长子才是贾家的希望。

于是有事情时,贾大舅还是要听一听长子的态度。

贾定心头不爽利,爹什么都听大哥的。要大哥不许呢?

对于贾定儿子,他当然也知道这些年里,家里全靠着大哥撑场面。他不成,他就是做事不成,扯了后腿。

可越是不成,贾定越想争一口气。

奈何亲爹也不给力,也是无胆之辈。贾定又道:“爹,姑母那儿争一个体面。您求一求话,侯府那边一定给一个答复。也不说为咱求,那可是为着太后娘娘的体面。”

“侯府能不看重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多尊贵的人,这可是天子的亲娘。”在天子一字上,贾定咬了重音。

贾大舅还在犹豫。

贾大舅娘这时候开口,她道:“当家的,定儿说的有道理。妹妹的体面,当年我们没本事,那开不得口。如今太后娘娘多尊贵的人儿,这便是开口了,侯府真怪,那也不敢说了什么难听话。那看的不是我们的脸面,我们家的脸面在侯府跟前不值钱面。可太后娘娘那儿知道侯府不给生母体面,太后娘娘心头能没有想法吗?”

媳妇和次子一直吹了风。

贾大舅想了想后,他道:“成,我去求侯府。太后娘娘的生母,哪一定得光彩一些。”

“爹,有您出面,这事情一定成。”贾定心头更想的便是亲爹出面,他也要跟着跑前跑后。

贾定也要钻营,他也想卖好宫廷。他不想一辈子蹲家里。

哥哥能做官,他也再做一做官。只要宫廷里给机会,贾定相信一定能成。

至于是不是妄想,可能贾定自己也不敢确定。只是如今的贾氏有富贵,贾定这等人的身边也免不得有苍蝇想逐臭。那当然也想一些小人物巴结在贾定的周围。

贾定被人拍了马屁,让人给出了主意,那就成为必然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