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宠妻实录

宣帝宠妻实录

奸商本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与郑和一同归来的舶来品装满了近五十个船舱,每艘都是长、宽百米的大船,而罗胜文只报告了三样比较珍贵的东西:芦荟、胡椒,以及马铃薯。

“郑公公沿途与各路人斗智斗勇,也收获颇丰,有麒麟、骆驼等神兽,也有乌木、豆蔻等香料之属。”

“另外,爪哇柬埔寨等地盛产彩色宝石,郑公公拿丝绸与茶器与他们换了许多名贵宝石,臣没拿多少。”

罗盛文如实跟朱瞻基禀报,“臣时刻谨记殿下的吩咐,种子、书籍才是最重要的……只是除了种子之外,沿途几国的书经实在不多。”

朱瞻基展开他呈上的航海图,瞟了他一眼道:“你怎么不自称‘俺’了?”

“嘿嘿,之、之前跟着郑公公在蛮荒之地呆久了,免不得把礼数忘了些许。但当面与殿下相对,臣是万万不敢无礼的。”

朱瞻基笑笑,收回目光看向航海图,发现他说得没错,这次出海,大明船队经过的还真是蛮荒之地。

能拿出宝石、香料等跟大明交换特产的,已经是凤毛麟角的少数上国了,但就是这些地方,也没有出现朱瞻基真正想要的科学典籍。

朱瞻基指尖划过他们的航线,看到一个个名字长得让人头痛的陌生国家,终于接受了事实:

此行大明国威远扬,与多地进行了友好交流,意义重大——可惜他自己的算盘落空了。

还得再出海一次,而且得改变航线才行。像那个什么食/人国等地没必要再去,有些猎奇又致命的地方,去一次开开眼就够了。

但有些地方,要一次又一次地去。还得带上玻璃、琥珀等物一起去,然后把当地有用的东西统统搜刮走,啊不是,换回来……

他抬起眼,看着罗盛文道:“此次郑公公带回如此多的好东西,还在外把茶叶等寻常物卖出了天价,陛下是肯定会让郑公公再次出海的。你愿意再跟他去吗?”

“臣自然愿意!”罗盛文伏地道。

见他的面皮被日光晒得黝黑,胡子也因为长时间海航而乱蓬蓬的,朱瞻基有些不忍:“出海远航如此艰辛,你当真还要去?”

“殿下既然这么问了,肯定有要事交由臣来办。臣甘愿为殿下马前卒!”

朱瞻基看着他,从他激动的双眼中看到的不是忠诚,而是建功立业的雄心。

忠诚与否无所谓,人能用就行。

他上前一步,亲手把罗胜文扶起来说道:

“好。这八年你跟着郑公公,应该也学会了些许货殖之道吧?这次下海,你的任务可不止是搜集新奇之物了······”

须知,一个平平无奇的瓷盆在本土最多值十几文,经由虔诚仁善的教/徒郑和手中一周转,就能变回几百贯铜钱回来。

而罗胜文既不虔诚也不仁善,更加具备了一个奸商的良好品质。朱瞻基相信,他能带来的暴利应该会很可观。

这日午后,太子妃张氏专程来了景云宫一趟,刚进正殿大门就恨恨道:“太子行事也太出格了些,他是彻底不把我这个太子妃放在眼里了!”

原来,郑和带回来五十多船的奇珍异宝、珍禽异兽,朱棣只把活物养在宫里,将大部分珍宝都赏赐了下去。

其他藩王都不在京城,太子自然得了最多的那一份,他见朱瞻基从他皇爷爷那里也得了宝石,就将自己的那份珠宝全都留给了孙才人生的孩子,朱瞻垠。

一想到朱瞻垠是因为孙才人才被爱屋及乌,张氏就心里不忿:“太子这不是嫡庶不分么!”

“母妃何苦如此,仔细气坏了自己身子。”晴雯忙引着张氏来到内殿床前,让玉哥儿抬头看看谁来了,盼望着玉哥儿奶香气的笑容能让张氏开怀一些。

朱瞻基抱着孩子坐在床头,原本正在低头逗弄玉哥儿,闻言抬起头道:“不就是一些石英和祖母绿?母妃想要的话,儿臣拿给您可好。”

张氏却眼尖得很,拿起小祁钰放在床边的布老虎,从布老虎的尾巴上揪下一枚祖母绿戒指:“算了,你母妃还没穷到要抢我们玉哥儿的东西。”

让孙才人疯了一样欢天喜地、规矩全无到处炫耀的珠宝,在朱瞻基这里,也不过就是拿给儿子玩耍的小玩意儿。

见状,张氏的气慢慢消了,但却更加哭笑不得。

“哪有父亲跟你一样宠小孩子的?跟你说了多少次,这样下去,玉哥儿定要被你宠坏了。”她摇摇头,又说道:“可要将玉哥儿看仔细了,有些宝石小巧得很,别叫他玩着玩着吞进肚里。”

晴雯笑着应道:“母妃说的是。”

或许是察觉到父亲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跑开了,小祁钰睁大了眼睛,朝上挥舞着小爪子,要他重新关注自己。

小孩儿憨态可掬,着实逗乐了张氏。她伸出手来,不由分说挤过朱瞻基,将玉哥儿抱在怀里,仔细端详着道:“看玉哥儿的气色,倒是比之前红润了几分。”

“大约是斐太医用的西洋参之效。”晴雯想了想说道。

玉哥儿现下还不能正儿八经地吃药,只能喝奶,太医们想调理也只好另想他路。

除了盛院判突发奇想、以气息治疗的“药囊”以外,斐太医专攻妇人方和小儿方,竟想出法子把西洋参煎汤,注进牛乳中给玉哥儿服下。

朱瞻基半信半疑地吩咐宫人遵医嘱照办,没想到几日过后,玉哥儿的气色果真好了些。

“西洋参?是郑公公运回来的那些么?”

张氏吃了一惊。郑和运回来的西洋参她也有份,但想着蛮夷之国的药物定然不顶用,她把东西收进库房后就没管了。

若这东西真有用,那她还得把库房重新打开一次。

“这东西是生病了才有用。”朱瞻基怕张氏贸然进补,把自己补得上火了,连忙补充道:“不过儿臣听太医说,郑公公带回来的那芦荟极适合妇人使用,母妃不若试一试······”

五十船的宝藏不计其数,能分完的还好说,更多的是分不出去的东西。

比如马铃薯。

宫里人觉得这东西奇形怪状的,而且在船舱里呆的时间太长,有接近发臭的榴莲、蔫巴的菠萝等物珠玉在前,想必此物味道也不怎么样。

御厨们最先以身试毒,拿滚水将洗净的马铃薯粗略一煮,就当料理好了,捞出来剥了皮放进嘴里——口感果然不佳。

于是立马给皇帝回禀:“马铃薯终究来自外邦,滋味十分平淡,不宜入贵人口中。”

这句话传到朱棣御前的时候,朱瞻基刚在他耳边信誓旦旦地保证:“马铃薯好好吃,皇爷爷,赶快让菜户营多培育良种。”

······就很尴尬。

朱棣拿眼睛斜瞟着孙儿:你小子欺君啊?

“皇爷爷,这东西当真美味,那些御厨只是不会正确的做法罢了。”朱瞻基赶紧进言保护马铃薯的形象,“您不信的话,让孙儿亲自做给您尝一尝?”

朱棣说:“君子远庖厨。”

“就炒个马铃薯,不算杀生,圣人不会怪罪的。”朱瞻基说。

朱棣不逗他了,直接问道:“这马铃薯有如此重要吗?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亩产千斤、便于存储、可活万民,算重要吗?

朱瞻基前世习惯了凡事先摆数据,但关于马铃薯的数据太惊人了,他若是直接说出来,朱棣只会以为他在逗他玩。

虽然是最受宠的皇太孙,朱瞻基也知道,皇爷爷的胡子逗不得。他思考了一瞬,决定搬出太爷爷:“是太祖皇帝托梦告诉我的。”

小叶紫檀椅上的朱棣坐直了身子。

“太祖皇帝说,此物是他派来世间,赈济百姓的。”朱瞻基看着皇爷爷的眼睛,诚恳地说:

“太祖皇帝知道了去年开州之灾,官员中饱私囊,深感痛心,生怕百姓没有粮食吃······所以将此物赐给了凡间,好让百姓不再挨饿。”

因为自己挨过饿,所以生怕百姓挨饿,这个逻辑放在太祖身上是行得通的。朱棣点点头。

见他信了,朱瞻基不易察觉地轻轻松了口气,这才开始介绍马铃薯的好处:

“此物随意烹饪即可充饥,若是花心思蒸煮,则是天下一等一的美味。其次,若能好好育苗,此物还能亩产千斤······”

“太祖皇帝要我将此物推向民间,寻常田地里的小麦、稻谷不能废,但在荒地种上马铃薯,还是可行的。”

早先领着钦天监老人一起在北方搞种植的时候,朱瞻基就对北直隶大片荒废的土地有了个数。

土地兼并这么大的麻烦,他本来暂且还不想动;但要推广马铃薯,却不得不理会这些荒地了。

鼓励农户开荒其实很简单,只要先减免这些新作物的税收——

“今日晚膳,你先端一盘马铃薯上来,给朕尝尝。”朱棣一锤定音,将朱瞻基从计算税收的思绪里拽了出来,“至于让菜户营培育良种的事,今晚之后再说罢。”

为您提供大神 经殿 的《宣帝宠妻实录》最快更新

奸商本质 免费阅读.[www.]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