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录:谋臣天下

锦衣录:谋臣天下

第66章 东华郡主2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我说怎么这马车怎么一点都不颠簸呢,感情根本就不是马车,是人家十六个人抗在肩膀上的顶级凤轿。

“校尉快快请起,你是累的从马上栽了下来。是我命人让你在轿子里睡的何罪之有。伯校尉年纪青青就能率领三卫骑兵,本郡主听闻了也是对你的庐山真面好奇的紧,如今一见果然甚是英俊呢。”东华郡主的声音如蜜水般清甜,不仅平易近人时常展露笑颜,而且真诚坦率毫不做作,伯生一听便很是喜欢。

“多谢郡主抬爱,下下官就是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罢了。”伯生被夸的不好意思的回道。

“是本郡主要感谢你前来救驾。好了你快起来坐在座位上,在轿子里就要守我的规矩不可以跪,轿子就这么大跪在地上也太挤了些。从现在起我们要以你我相称,你不准再叫郡主了。去京城的路还远呢,这么聊天可累死人。”

“这下官遵命。”听得东华郡主如此说,伯生只好一抱拳坐在了她的对面。

两个人面对面眼对眼,东华郡主毫不顾忌的带着笑颜上下打量他。伯生则是丝毫不敢直视尊驾视线下移。就这么默了一阵,伯生忍不住开口问道。

“您能告诉我,我的兵怎么样了吗。”伯生望着隔纱的窗外忧心忡忡道。那些听从他的命令,慷慨赴死冲击薙刀阵的三卫勇士究竟还剩下几人呢。

东华郡主闻言眼神瞬间暗淡了一些,张开素口回道。

“和你出去的南宫哥哥的虎贲卫全都牺牲了、我的十二仪卫只剩下一人,禁军还余十五人。”

“他们都是勇士。”

伯生闻言眼眶瞬间就通红了。他紧攒着放在膝盖的双拳,咬着自己的下嘴唇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

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带的手下的兵牺牲在战场上,他难以克制的自责。

即便在他的现象级指挥之下他们完成了破阵救驾郡主的壮举,但是当他回想起战场上的事,想起那一张张刚毅的战士的脸他依然为他们扼腕叹息。

“郡主,那些贼寇究竟是些什么人居然有数千之众,胆敢劫您的车驾。”

“白莲教。”东华郡主淡然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她对着窗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已经不是第一次碰上他们了,从正德六年开始我广收流民筑通州新城。妨碍他们在京畿传教,这些人早就对我恨之入骨。”

“白莲教是什么”伯生懵懂的问道。

东华郡主瞥他一眼意外的笑道:“你竟然不知?”

“在下读过的书里没写,从关外来到京城时间也不长。”伯生有些惭愧的解释道。来了京城之后,遇到了太多的聪明人了。和他们一比自己的文化水平只能算是学走路的小儿一般。

哦,原来这小伙是关外来的,怪不得。

东华郡主心中思量,难怪这个少年郎年纪青青,就有三国名将马超马孟起一般的健勇。我能在此处得遇如此良配搭救,真是有如命中注定实属难得。

但她面上不动声色回答道:“白莲教起源唐宋,原本是佛教净土宗分支,讲究‘不剃发,不穿僧衣,在家出家’所以传播和吸纳信徒极快。

原本在乡间筑桥修路为皇室祈福也有善举。但在元末起义之后,教义为了吸纳信众组织暴力,已经被曲解了。

太祖开国以来,全面禁止白莲教传播。只是野火吹不尽,他们散布全国各地在乡间依然流传,比如这些遭难的流民,无处可去白莲教吸纳起来是很容易的。

我为了筑城收纳了他们成为劳役,白莲教就失去了先机,自然对我恨之入骨。”

“原来如此,但是白莲教吸纳如此多的教民究竟要干什么呢?”伯生不解的问道。先前那数千人的流匪着实是恐怖如斯。

“大到叛乱,小到打家劫舍割据一方对抗朝廷。这些可怜人啊,竟都被些心怀叵测的人蛊惑了当工具使。”东华郡主边说着一边感受到些许的凉意。她无意识的在腹下收紧了双臂,一对美胸被挤压的显得更大了些。

“妖言惑众,蛊惑人心。世间竟然还有如此邪恶之人,可恨该杀!”伯生听罢愤愤的叫骂道。他顿了顿继续对郡主说道:“必须将此事启奏朝廷,这些各地逃荒而来的可怜人若是再没有办法安置,岂不是都成了白莲教妖人的人偶吗?”这才仅仅三天,自己手下就已经攒下了几十人的亡魂。

那一批批无家可归的人在京城的郊野挨冻受饿,而京城的勋贵还在歌舞升平的玩乐,还在酒池肉林中享受。殊不知在他们为富不仁的冷漠之中,整个城市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好一个嫉恶如仇少年,东华郡主悄然观察。

“我此次进京面见皇兄,便是要他赐予京畿的镇治之权。不仅要收纳这两万流民入我通州新城,还要清剿白莲教诛杀妖人永除后患。”东华郡主义正严词的说道。她朱唇紧锁,一双柳眉汇于眉心的一点殷红,透出女子罕见的坚定和英气。

伯生闻言震撼不已,三天以来他游击于通州道。眼见了如此之多的人间惨剧,深感自己的无力。

他身为男儿尚无勇气说自己要为数万流民而奋斗,眼前的美丽而尊贵之人虽然只是一介女流,却有如此远大的胸怀和担当。谁又能想到,这么多年以来是这个女人孤身一人在通州对抗邪教,收容了数万流民呢。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

“郡主,请受在下一拜。”伯生情不自禁的抱拳对着东华郡主敬重的跪拜道。

东华郡主也不客气看着他巧笑道:“好,我就受你这个小英雄一拜吧,请起。”

“今日,你率部以少胜多救了我。想要什么样的赏赐,等面圣之后我可以替你向皇兄请赏。”

“伯生只愿,皇上能重赏了牺牲负伤的将士罢了。”伯生抱拳埋头悲伤的说道。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战争。觉得自己活着回家便是莫大的恩赐了。

而那些听从他指挥牺牲了自己的将士们,他们才是真正应该受赏的人。

“这个你不必担心。他们都是为本郡主而死,朝廷必当厚赏。他们的家人今后若是有困难,本郡主必当义不容辞的提供帮助。”听得郡主如此说道,伯生总算获得了些许的安慰欣慰的点了点头。

“还没问你家住在哪儿,父母是何许人也可曾婚配呢。”东华郡主鬼灵精怪的眼睛一转,不由得问道。

“我家刚从关外搬到京城来,住在太平街。父亲伯柒是洛阳人原本是宁夏边军小旗,后来任大同府照马县衙役,两年前为抵御鞑靼马匪受伤去世了。母亲是西域色目人,同我住在一起,在下未曾婚配。”伯生一五一十的说道。

“那你的官职呢。”

“是在关外时立了些功劳,皇上赏赐的。”

果然,这个少年没有成亲是平民出身,还是顺天本地户籍,如此一来便能于我婚配。

“那”东华郡主不知怎么着,白皙的脸颊上忽然染上了些绯红。她直视伯生的眼眸也撇开来去,突然就有了些少女般的羞涩。

“那你可愿做本郡主的仪宾?”

东华郡主此话一出,伯生还没做反应。轿子外面窃听的与之伴行的虎贲率南宫思,却是如遭雷击,心痛到也险些就要栽下马昏过去。

仪宾,便是郡主的丈夫了,东华郡主此言是邀伯生于之成亲。

明朝自开国以来不与外族和亲,又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太祖皇帝就规定了皇家之女只能下嫁本地的平民。

可怜了这些含着金汤勺出身的女子,从小锦衣玉食,长大了却要嫁给一个阶级差异巨大的卑微之人。

因此许多公主郡主的婚配都极其艰难,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上,共有公主92位,获得公主封号的77位,加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姐姐与侄女,拥有公主封号的女子共有81位,下嫁者56位,嫁得好驸马的屈指可数。

最可怜不过明神宗的胞妹永宁长公主,她的婚姻大事被完全交由司礼监决定,结果司礼监的太监收受贿赂为永宁公子挑选了一个“病痨驸马”不仅无法行房事,并且结婚之后两个月般去世了。永宁公主结果就成了寡妇终其一生都是处子。

东华郡主同样是这一制度的牺牲品,她贵为庆王朱台浤之女,其母来自河间卫所的南宫氏。

而后南宫家靠着军功,孝宗皇帝授之以爵,南宫思从小陪同她长大,青梅竹马。

豆蔻年华东华郡主美丽可人如穿花的灵猫,南宫思亦是军爵家长枪骏马的英挺少年,两人曾暗生情愫,而南宫思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娶他的表妹朱可蓉为妻。

可是碍于大明祖制,他们不得结合。

别说法律不允许,就算允许,南宫家内部也不同意。可蓉的母亲算是攀了高枝拉升了整个南宫家的档次,但是你南宫思大好前程去给郡主当仪宾又有什么用?

郡主仪宾空有二品武散官的品级。只能被“囚禁”在本藩府封地内,不许返回原籍,可以参与宗室事务,但不得参与朝廷政事,对于前途和整个家族而言可以说于废人无异。

南宫思自此,便只能成为郡主身边的臂膀。用最近但最远的距离遥遥的望着自己倾慕的人而已。

这一晃就是十年,十年之后他二十四岁。迎娶了三位妻子,生了五个儿女家庭生活和谐美满。

而美人如玉的东华郡主朱可蓉,十年来依旧空守闺房。二十三岁的她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妥妥的大龄剩女。

好在东华郡主生来便注定不凡,她自幼博览群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不仅在太后的寿诞屡屡以惊才艳艳的诗词才名远扬,并且十五岁就开始上书启奏朝廷,提出治理通州封地的疲敝的见解深得皇上喜爱。

正德六年,朝廷命巡抚都御史李贡主持修建通州城,东华郡主以钦差的身份主持参与工作。

她力主通州需得固城池、通漕运、修建码头和商道。备受京城各界瞩目,不仅受到皇上的赞许,也收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可是即便如此爱情对于她来说,就如同一场无法实现的孤梦。

任它来时风起云涌,霎那之间人去楼空。

“敢问郡主,仪宾是何官职,在下不知自己是否能胜任。”伯生谦虚的回道。

面上绯红的东华郡主闻言楞了一下,随即咯咯的笑了起来。伯生似乎天生就有逗漂亮姑娘笑起来的能力。

好家伙,这小子也不知仪宾是我丈夫的意思。

“仪宾啊,就是本郡主白甲仪卫的头。”东华郡主坏笑着说道。

“哦!如此一来在下愿意,但凡朝廷下旨伯生愿守护郡主左右万死不辞。”东华郡主白甲仪卫的为主赴死的英勇姿态,在伯生脑海里历历在目。

都是一等一的勇士啊,伯生对于这些士兵内心只有尊重和崇敬,还是那句话能与这等甲士并肩作战夫复何求。更何况还是在如此巾帼,造福百姓的东华郡主麾下。

为这等于国于民造福的奇女子赴汤蹈火,伯生怎能说不愿呢。

“那好,我们一言为定。”东华郡主红着脸高兴的笑道。

“一言为定。”伯生说。

张睿

“咚咚咚”

佥事府的大门被礼貌的叩了三声,管家李伯听闻了立马前去站在门口问道。

“何人来访啊。”

“英国公府。”来人言。

李伯闻言立马就笑着拉开了大门,由于祁威远和张睿工作搭班,私交也甚为不错,英国公府来人给老爷送信,给夫人小姐送点礼,给府上送些粮食什么的也都不稀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