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张昊

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张昊

第一百一十七章 讲武堂和民生堂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邳宅,后花园。

一个头发花白,一身白色儒袍的老翁正躺在躺椅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眼睛微闭,一只木麒麟在老翁的手里不知道盘了多少年了,已然包浆了。

老翁名叫邳元,乃安平郡邳氏家主。

自从张昊等人进驻信都之后,城中的富商豪强整日惊惶不安,知道黄巾军尿性的他们总感觉脑袋上有一把剑,不知道什么时候黄巾军就会拿他们开刀。

有人慌张,就会有人稳如老狗,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显然,邳元这个老翁属于后者。

“爹,都这个时候了,您还有心思在这里午眠?”说话的是老翁的儿子邳庸,

此时邳庸正焦急的在园子里焦急的来回踱步,嘴里不停的碎碎念着什么。

见父亲没有说话,邳庸实在是忍不住了,躬着腰蹲在老翁的膝前,压低声音道:“爹,您说柴武他们能行吗?”

“瞧你这个没出息的样子!”老翁不耐烦道:“慌什么!柴武他们都是老夫从渤海郡招来的刀客,在城外的庄子里豢养多年,忠勇自不必说;

这些日子为父已经差人打探清楚了,张昊小儿身边的护卫长叫王孚,身边的护卫不到十人,柴武等二十余众,骤然偷袭之下,不会失手的。”

听见父亲的话,邳庸心里也稍稍平复了一些,转而问道:“爹,咱们如此费劲的将张昊杀死,朝廷那边……?”

邳元淡淡道:“放心,邓太尉已经答应我了,若张昊真的死了,袁绍便会带兵进入冀州剿灭张昊余部,再让御史中丞韩馥领冀州刺史,主掌冀州军政;

到时候,少不得你一个冀州别驾。”

“那感情好啊”说着,邳庸有疑惑道:“那个韩馥可靠吗?”

“为父早年有恩于他,若他主掌冀州,届时我们邳氏便会成为冀州最大的士族,什么李氏、崔氏、张氏,在我们邳氏面前如同猪狗!”

邳庸眼角微眯,双拳紧握,欣喜道:“若真能如此,那可就太好了!”

邳元淡淡道:“老夫韬光养晦这么多年,等的就是今日这个机会!

你就等着瞧吧,只要张昊小儿一死,那些个黄巾军头子势必会因为权力和财富大打出手的,那些个兵痞子没见过什么世面,要抢就让他们抢吧。”

“那咱们这里……”邳庸担忧道。

“南城守备秦午阳收了老夫的银子,一旦城内的黄巾军开始劫掠财物,秦午阳便会带兵来咱们邳宅保护咱们。”

“听说那张昊成立了内卫府以纠察各级将领和官吏,这个秦午阳竟能冒着这样的风险答应为咱们做事?”邳庸不解道。

老爷子摩挲着手中的木麒麟,冷哼道:“这些个兵痞蚁贼,为什么跟着黄巾军出生入死,还不是为了混口饭吃,图个荣华富贵;

要想让人为你做事,就得投其所好,拿住他的把柄!”

“所以他才……”

“你还不算蠢,为父将秦午阳绑在咱们这条船上,要想下去可不容易,待袁绍大军兵临信都时,秦午阳还得靠咱们帮他给上面递话。”

邳庸眼眸一亮,喃喃道:“届时,咱们上面有韩馥照应着,下面还有秦午阳的一支兵马,以咱们邳氏的财力…………”

说到这里邳庸赶紧将嘴捂住,瞪大了双眼看向自己的父亲。

老爷子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泰然道:“邳氏传到老夫的手里,也是时候一飞冲天了!”

就在这时,一名门客走进了花园,面露喜色,躬身道:“家主,事成了!”

老爷子双眼圆睁,眼眸中闪过一抹精芒。

一旁的邳庸闻之大喜,神情激动的抓住门客的胳膊,求证道:“张昊当真死了!”

老爷子也将目光看向了这个门客,皱眉道:“秦午阳他们现在何处?”

门客神色黯淡道:“秦午阳他们全部就义了,只有我一人回来了。”

老爷子轻抚长须,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疑惑道:“既然张昊遇刺,为何城内不曾有动静?”

依照常理,张昊做为一军统帅,如遭到刺杀,其麾下兵马应该第一时间戒严全城,缉拿凶手,可为何院墙外不曾有兵马调动的声音。

门客答道:“或许是州府秘不发丧?”

邳庸颔首道:“爹,以沮授和田丰的才智,必然也会选择秘不发丧的!”

老爷子眼睛微眯,点了点头,对门客说道:“你先下去好生休息,咱们先静观其变!”

“是!”门客躬身告退。

目送门客离去后,邳庸正想欢呼雀跃,却被邳元一个眼神跟制止了。

“你赶紧去找你二弟,赶紧换上仆人的衣服从后门出去,天黑之前赶紧出城!”

………………

善学斋内,

张昊正坐在首座上,听着山长刘劭的汇报。

善学斋的孩童,从四岁到十五岁不等,总共三千一百余人,其中十二岁以下的孩童有一千六百人,其中男童和女童各占一半。

在善学斋内由夫子教授四艺,分别是:礼、乐、书、数。

至于年满十二岁的男孩和女孩,则是被分配在布坊、染坊等一些工坊内学习做工。

这些安排,都是沮芝和刘劭共同商议后决定的,一来能够让这些孩子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能,二来也能为冀州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自从张昊回到信都后,便深感能用的人才太少,

并不是冀州没人才,而是冀州大部分的人才都是士族子弟,这些士族子弟对自己这个州牧,少有支持的。

原本张昊以为自己接受了招安,自己黄巾少主的身份也能够被洗白,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当地士族的支持,但现实总是残酷的。

别说冀州的四大士族,就连一些中小士族,也是持着观望的态度,

接触,没问题,

但若是要让这些士族真正出人出力,这些士族却是避之不及。

所以,

张昊思来想去,还是打算从善学斋里挑选一些孩子来培养,毕竟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失去双亲的孤儿,或是将士的遗孤。

经过几年的培养,忠诚度自然是不必说,而且还能脱离士族的掌控,成为张昊麾下的中坚力量。

所以张昊打算成立……讲武堂和民生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