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张昊

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张昊

第二百一十六章 缟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青州齐郡,临淄。

东城门楼上,张使君一脸疲惫的站在墙垛旁,眺望远方。

力士营的两千骑兵跟随他从信都,一路狂奔到平原郡,两千骑跟到最后,不过五十余骑还在坚持,其他的亲卫虽还能坚持,但是马匹已经不行了。

好在抵达平原郡时,张硕的飞虎骑已经候在那里了。

张使君等人歇息一晚后,带着飞虎骑又马不停蹄的往临淄奔袭。

好在今日终于抵达了临淄,飞虎骑的战马跑废了一大半,最终到临淄的飞虎骑也只剩下了三千余骑。

加上褚燕从东平陵带来的三千骑兵,和赵云、卢沛从临济带来的两千骑兵,此时临淄城内的骑兵只有八千且大多人困马乏。

在张硕的强烈建议下,他们这才在临淄城内歇息了一日。

张硕、褚燕、赵云正忙着休整部众,卢沛则负责从各地将粮草转运至临淄。m.

好在临淄城内还有些粮草储备,够这八千骑兵连人带马吃上半个月的了,否则他们到了这里,别说来驰援了,就等着饿肚子好了。

“尘公子带着八万黄巾军渡过淄水朝东而去,已经离开五日了,咱们这次带的全是骑兵,脚程快,待硕哥儿他们休整好兵马,应该能赶得上。”黎悦安慰道。

此时的黎悦,一身束身皮甲,脸色也是多有疲惫,但是她并没有休息,

因为她知道,此时此刻,自家公子身边需要她陪在身边。

张昊神情凝重,心神不宁,他很担心尘哥儿的安危。

虽然自穿越来这里以后,基本上没有与尘哥儿见过面,但是从之前的记忆中,他知道,尘哥儿对他的关爱一点都不比硕哥儿少,反而尘哥儿和他相处的时间更多一些。

他记得小的时候,硕哥儿一直忙于习武,时常陪在他身边的就是尘哥儿。

原本三叔也想让尘哥儿习武的,但是尘哥儿的身子骨和自己一样,从小就体弱多病,不爱舞刀弄剑,反而对一些奇门遁甲,周易卜卦之类的学问感兴趣。

每次父亲和两位叔叔出门去给百姓们传道,尘哥儿都会带着他去趴墙根儿偷听,有时候还会说一些他听不懂的话。

当然,每次挨揍,也是尘哥儿主动顶锅,直到尘哥儿告诉他,要去云游四海,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尘哥儿了,就是连尘哥儿的消息也是没有听到过。

其实张昊站在穿越者的角度,对这种兄弟情意一直是比较模糊的,毕竟亲身经历的不是他,他能够感受到的只是脑海中那断断续续的回忆。

但当他看到尘哥儿留给他的绝笔时,他的心在痛,脑海中闪过无数的画面,让他的情绪如泉涌一般,眼泪水不自觉的流了出来。

他知道,这是这具身体的自我反应,但这种反应,让张昊感受颇为强烈。

就在那一瞬间,他意识到,自己绝对不能失去张尘,这个血浓于水的哥哥。

念及于此,张昊又被泪水模糊了眼睛,

和那日一样,张昊没有选择擦去泪水,因为此时此刻,他能做的,只能任凭自己的感官去接受身体反应所带来的这股情绪。

“快看,远处是什么?”

“看着好像是流民!”

东城门门楼上的黄巾士卒正指着远处的身影兀自疑惑着。

原本在临淄城内的黄巾军有近十万,张尘只带出去了八万,将一些老弱病残都留在了城内。

自从张尘带着黄巾主力离开临淄后,东面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一支八万人的大军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留守在临淄城内的黄巾将领叫许飞,这个许飞也算是青州这边的黄巾老卒了,打仗虽然不太行,但是性格稳重,所以张尘临走时便让他留守临淄。

也没有给他什么命令,反正临淄城内的大小军务都教由他去处理。

当然,许飞并没有什么处理军务的经验,只是凭借着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样子,去处理,

别说,偌大一个临淄城,倒也被他管理得还不错。

昨晚,有三支骑兵陆续抵达临淄,一开始许飞一看对方穿着官军甲胄,他都有些慌神,但一听到是冀州的张使君亲临,

许飞毫不犹豫的便打开了城门,迎接冀州军进城。

原因无他,黄巾军中的老卒都知道冀州张使君是天公将军张角之子,更是尘公子的弟弟,都是自家人,当然得开城迎接了。

很快,

临淄城的东城门打开,数队骑兵朝着远处的身影策马而去。

一队骑兵将来人带了回来,其他几队骑兵则是朝东面探查去了。

回报的消息不仅让城内的士卒惊讶不已,更是让城门楼上的张昊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那些出现在东城门以东的身影,不是什么流民,竟然是溃败下来的黄巾军。

张使君在听到几名溃卒的军情汇报后,多日以来的情绪积压,让他眼前一黑,直接呕出一口血来。

张硕在得知此消息后,更是直接从高台上摔了下来。

城楼内的许飞正协助卢沛筹算城中粮草,听到麾下士卒的禀报后,更是呆立当场,近乎魔怔了一般,口中不停地喃呢着:

“败了……怎么会败呢……”

…………

深夜,

临淄城内白灯通明,缟素宛如一层厚实的白雪,压在城内每一个人的心头。

“那晚,我入塌而眠,在梦里,我看见了父亲,他浑身是血,冲着我笑,然后他的脑袋被一刀砍落。”

“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站在这江畔,闭上眼睛,就能听见那三千同袍在向我哭诉……你们说……我能听到他们在哭诉,阿弟每晚入梦,应该也能听到的吧。”

“黄天气运在我阿弟身上,我不拿,是因为他是我阿弟!”

“我每屠戮一个敌人,将来阿弟进入青州的阻力便会少一分!”

城内,

人影绰绰,

哀嚎声,痛哭声,悲鸣声,不绝于耳。

但在东城门楼上,却显得格外冷清,没有人敢来打扰。

桌子上放着一枚竹板,竹板上是张尘送往信都的绝笔:

“黄天已逝,兄只能执干戈以卫太平,泯躯以祭黄天遗志;愿为吾弟扫平艰险,兄亦无愧阿父梦中所托。”

张使君坐在桌前,任凭微风吹乱了长发,

一盘豆,

一壶酒,

一个人,

喝了一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