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只想要GDP

朕只想要GDP

第 322 章 刘老登大舞台37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椒房殿。

内侍前来通禀, 道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前来拜见的时候,皇后正同周若冰一处逗弄那个尚在襁褓中的稚儿。

产婆当初看得并不算准,十月怀胎, 瓜熟蒂落之后, 周若冰诞下的是位皇子,而非公主。

齿序居诸皇子第九。

因为此时还没有起名, 皇后与周若冰便只是“小九小九”的叫着。

周若冰稍稍有些失落。

这时候的公主并不等同于后世泥塑木偶、道德模范似的公主,前有鲁元公主霸天下, 后有馆陶公主在东宫(长乐宫)和未央宫之间左右逢源,而在此之后, 更几次有能够左右天子的长公主。

她们有自己的封邑,能够左右政局,且相较于皇子而言, 无需就藩。

关于这一点, 周若冰看得很清楚——皇子外封出去, 虽是称王一方,可被太宗孝文皇帝逼死的淮南厉王难道不是藩王?

七王之乱杀的又是哪个?

两代先君如此,当今尤且更胜一筹,而皇太子深有其父之风, 在这个时代做皇子, 真不如当个公主自在。

可是生都生了, 总不能塞回去,自己的亲生骨肉,哪有不疼爱的道理呢。

只管好生教养, 别叫他走错路也就是了。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皇后都没想到她居然会想的这么远, 心里喜欢她的人品,连带着也格外疼爱刚出生的九皇子。

皇帝对于她们之间的交际不置可否,没说赞同,也没说反对,自从周若冰叫他失望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召见她了,即便听闻九皇子降生,也只是叫人按照惯例送了赏赐过去,如此而已。

周若冰对此早有预料,自是处之泰然。

皇后的娘家外甥要来问安,她正当妙年,当然不能留下,叫乳母抱起孩子,起身辞别。

待到霍去病叫内侍引着往椒房殿去的时候,便只见到那繁复隆重的仪仗遥遥远去,他目光追随着空气中稀碎的微尘定格一瞬,几不可见的皱了下眉头。

“那位是周夫人吗?”

向皇后问安之后,他如此询问。

皇后微露诧异:“你什么时候也开始关注起这些来了?”

霍去病不答反问:“听说就在月前,周夫人为陛下诞下了一位皇子,齿序第九。”

皇后嘴唇微张,继而闭合,神色平静的注视着他,没有做声。

而霍去病也自然而然的转开了话题:“漠北之战结束,我也时候该效仿舅舅,好生将养几年了。”

皇后好像没有发觉外甥过分跳脱话题里潜藏着的含义,理所应当的漠视掉了那部分内容,很关切的道:“你从前总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现下也是时候定下心来成个家,找个人打理内宅了……”

椒房殿毕竟是后宫,霍去病不好久留,停驻了约莫两刻钟时间,便起身告退。

倚华有些担忧的看着冠军侯离开之后独自沉思的皇后。

她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娘娘流露出这样的神情了。

而今日冠军侯所发出的暗示,也的确令人心惊。

陛下已经开始忌惮后族过于强大的势力,而年幼的皇子还在源源不断的降生,现下那忌惮姑且只能算是嫩芽,可假以时日,一年两年三年,甚至于是十年过去之后,又会如何呢?

倚华不受控制的心悸起来。

……

时光匆匆如流水,眨眼间十五年过去。

周若冰也开始被人用当年她看待皇后时的那种目光看待起来。

“那美人有些诧异的看着我,说娘娘,您是九皇子的母亲,也是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娘娘的妃嫔,怎么能容忍审氏在您面前这样无礼呢?”

周若冰说起此事,笑意盈盈,较之当初的稚嫩,眼底神色更添从容:“我知道她没有挑唆的意思,只是纯粹的好奇,就像当年我询问您一样——现在回头想想,那时候真是又年轻又傻气啊!”

皇后年近六旬,鬓边已经掺了几缕银丝,眼角的皱纹也多了,只是神态平和如昔,闻言笑道:“再不明白,经历几回也就懂了,更何况你本来就是灵透人。”

外边宫人瞧着时漏,小心翼翼的来报:“皇后娘娘,时辰差不多了。”

皇后遂站起身来:“走吧。”

这日乃是皇帝整六十岁的生辰,真正的大日子,太常早在年初便开始筹备,非得要办得热闹盛大不可,而宫内太子妃也为此操劳不已,甚至于连小儿子都无暇看顾,送到了皇后处请她代为照顾。

周若冰看着面前的稚嫩小儿,神色有些缅怀:“日子可真是不经过,总觉得小九好像也才这么大,一眨眼,马上就能娶妻了……”

提到九皇子,又难免想起八皇子来:“我听说陛下为八皇子选妃,声势极为浩大,不逊色于当初立太子妃呢。”

皇后神色如旧:“八皇子是李夫人唯一的孩子,打小就失去了母亲,陛下偏疼他一些,也是有的。”

并不说别的。

倒是周若冰微微皱起眉头:“这两年,李广利可是风头正劲啊……”

年前南越丞相吕嘉拒绝内附,杀死汉室派去的使臣——其中就包括了“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终军,又杀死南越王和南越王太后,扶持生母为越人的前越王长子上位。

消息传到长安,皇帝大为震怒,以李广利为主帅,兴师讨伐。

南越从来都不算是什么硬柿子,大军压阵,岂有战败之理?

而李广利携平定南越之功,一举封侯,号为海西,食邑竟有八千户之多!

如此重赐浓恩,实在令人侧目,更不必说近年来皇帝更是格外的偏爱八皇子,恩遇竟几乎可以同皇太子比肩,就更加使人深思了。

对于朝堂上的事情,皇后从来不置一词。

从始至终,她都是一个态度。

我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是一个合格的皇后,我把我该做的都做到了,如果刘据你被人拉下来,那说明你是废物。

不要怪我,你应得的。

现下听周若冰不无担忧的提起海西侯,也不过一笑置之。

……

皇后与周若冰一道往建章宫去的时候,皇帝正同八皇子面对面坐着斗蟋蟀,比八皇子略小一些的九皇子跪坐在另一边,温和的同底下年幼的弟妹说着什么。

要论相貌,八皇子大抵是诸皇子之中最为出众的一个。

他很像他的母亲,那位倾国倾城、死后甚至被下令以皇后之礼下葬的李夫人。

又因为皇帝一贯的宠爱,性格也有些跋扈。

宫人们送了岭南快马加鞭运输到长安的荔枝过来,他顺手接过,先是毕恭毕敬的献给皇帝,见后者摇头之后,便旁若无人的将盘子搁在案上,独自享用起来,浑然不顾旁边的兄长弟妹,乃至于子侄们。

其余人知道他性格如此,并不做声。

倒是已经开始步入老年的皇帝笑呵呵的抚着胡须,招手叫了皇长孙过来:“进儿。”

刘进虽为皇孙,可实际上其实只比八皇子小两岁而已,毕竟只看年龄的话,他的父亲和八叔已经可以算是两代人了。

他走上前去,行礼道:“祖父。”

皇帝示意他去拿盘子里的荔枝:“你这孩子,别傻站着啊。”

荔枝的果子原本就大,盘子里总共也不过十来个罢了。

刘进应了声,打眼瞧了瞧数目,留给八皇子几个,剩下的全都分给了殿中的皇叔们。

皇帝奇道:“怎么不给你的弟妹们?”

刘进欠身道:“上敬尊长,下恤弟妹,伦常有序,岂能颠倒?”

皇帝又道:“既然如此,为什么你八叔分到那么多,别的叔叔却只能分到一个?”

刘进道:“分给八叔那么多,并不只是纯粹的分给八叔,而是分给祖父疼爱的儿子,那不是在向八叔表示恭敬,而是在向您尽孝啊,孙儿侍奉祖父,再如何恭敬也是不够的。”

八皇子那纤长美丽的手指还捏着一枚剥了皮的荔枝,这会儿便觉得有些烫手了。

短暂的窘迫之后,他有些恼怒的微笑起来:“进儿一如既往的很会说话。”

刘进礼貌的笑了笑:“多谢皇叔夸赞。”

皇帝很慈爱的看着这个长孙,好像没有听出八皇子话里的讥讽似的,颔首道:“不错,进儿恭谨有礼,这一点很像他父亲。”

八皇子跟刘进几乎同时眉头一皱。

而刘彻就是在这时候打外边儿进来的。

他是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同弟弟们颔首致意之后,瞟一眼空了的盘子,便开始大声指责别人:“少府是怎么办事的?!岭南那边儿也不得力!送荔枝来的也是蠢货,存心想搅弄生事吗?!”

皇帝揉了揉耳朵,叹息道:“你吵得我头疼。”

八皇子赶忙靠上前去,用从太医处学到的手法极为体贴的替他按摩肩颈:“父皇,有没有好一些?”

又笑着揶揄道:“大哥这可就不如进儿懂事了。”把方才刘进分荔枝时说的话讲了。

刘彻理所当然道:“他是皇长孙,又是储君之子,就该如此行事,才能服众。”

八皇子脸上笑容遁去,流露出几分委屈:“大哥这话,就是在说弟弟之前不懂事了。”

刘彻上下打量他一眼,无所谓道:“你不懂事也没关系啊,毕竟你既不是储君,也不是储君之子,何必顾全大局?”

说完,又极亲切的埋怨道:“老八,你这个人就是想得太多,怎么舒服怎么活就得了!”

八皇子:“……”

他宁肯跟绵里藏针的大外甥说话,也不乐意听这个大哥逼逼。

前者好歹还懂得含蓄隽永这四个字的意思,知道顾全情面,而他大哥呢,那是二话不说,上来就左右开弓大嘴巴子狠抽啊!

高祖皇帝虽然是个无赖流氓,但这会儿刘氏都做过几代天子了,谁不知道搞个雅正端方的假面戴着啊,偏他这么混不吝!

父皇倒是没少骂他,气急了就叫他滚出去,就差没棍棒加身了,偏这都改不了他的性子。

不过今日在宴席上,可是有乐子瞧了。

想到此处,八皇子眼底不由得闪过一抹快意。

刘彻没注意到八皇子那短暂的神色变化,但是空间里的笋人们注意到了:“嘿,这小子心里边儿打什么主意呢?一看就没憋好屁!”

刘彻礼貌的微笑着,从八皇子袖子里摸了个荔枝来吃:“无所谓,我会发疯。”

八皇子:“……”

八皇子愤怒的盯着那只在自己衣袖里进进出出的手。

时年十三岁的刘进也不由得扶额,心生羞赧。

他带着几分制止的意味,小声叫了句:“父亲!”

刘彻茫然又无辜的看着自己这个向来敏慧的儿子,然后又一次把手伸进了八皇子的衣袖里。

摸出来一个荔枝。

慈爱的摸摸儿子的头,递了过去:“来,你也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