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洮河

奔腾的洮河

第5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下班后张岩去食堂扒拉了一碗面,紧接着跑去宿舍忙活起来。

从今天起,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李文归写一部传记。

当然,凭他的水平,深知写不出文采斐然的文章来,他要做的,只是把李文归的创业史,还有他身上发生的一些感人故事写出来,让李家崖的儿女们永远记着,曾经有这么一位人物,从一个小小的木匠做到了一个企业的大老板;

这多励志啊!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他还带领老一辈人为子孙后代的幸福付出了多少心血。

这一路艰辛,值得被人们铭记,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被后人们传承和发扬。

还有,那个在洪水中拯救了二十来条人命的李望宗老人,他的勇敢和无畏,我们该当学习,他的感人事迹,该当代代颂扬和铭记。

这一晚,张岩熬夜写了第一篇故事:《奔腾的洮河》,成文3000余字。

主要讲述了李望宗老人当年不顾个人安危,在洮河决堤的雨夜,冒着生命危险勇救二十条人命的故事。

写完,他反复修改了好几次,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为止。

那一晚,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了一个从未见过的老头,他说他叫李望宗,现在在西安市公安局就职,如果遇上什么困难了,随时来西安找他。

惊醒,原来是一个梦。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张岩下床打开灯,喝了一口凉开水,坐在椅子上,看着没有合上的电脑,他皱着眉细细回忆刚才做过的梦。

梦里的李望宗,胡须花白,戴着一顶大檐帽,虽然上了年纪,但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

“怎么会做这么奇怪的梦呢?”张岩自言自语,突然他笑了:梦嘛,不就是这么稀奇古怪,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打开电脑,他再次通读了一遍那篇故事,又修改了一些细节。

这部作品,他十分满意,白天,李文归讲述的时候,眼里含着泪花,加上最后一通电话——他的侄女明天要去兰州支援,这种种情感纠缠在一起,让他突然感到:李文归身上的故事,真的是一笔无法沉没的精神财富!

他要做好这个打捞人,把过去所有值得铭记的遗珠,一点点打捞上来,晒干,让世人看看——

曾经,有那样一个人,一群人,为这片土地上的儿女,为这个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多少有意义的事。

文笔不行,不要紧啊,不是还有大记者周楠吗?想到此,他兴奋不已。

他肯定,这样的好故事周楠一定很感兴趣,作为记者,最缺乏的就是好素材。

她可以写成通讯稿,发表在报纸上,他可以写成长篇故事,发到网络上,一定会有人看的。

当即,张岩把写好的故事发给了周楠,他写道:

周记者,这么晚打扰你了,我有一个想法,想把李文归先生的创业史写成长篇小说,连载到网上;

你是记者,文笔比我好,我们可以合作吗?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先附上一篇关于他父亲的事迹,不知道昨天的采访中,他提到老人家了没?这是李总昨晚在洮河边给我讲的,很感人。

我这么晚给你发信息,因为我刚从梦中惊醒,你猜我梦到谁了?李望宗老人当警察了,他告诉我说,以后有困难了,去西安警察局找他。

梦很无厘头,但我深深地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梦,是一个好兆头,他老人家在天有灵感应到了,因为,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活着的不光是一个光辉的形象,还是一种可以代代传承的精神,这是一笔财富,我们该做好这笔财富的打捞人,你愿意吗?

晚安,祝你好梦!

写完,张岩满意地睡去了。

他没有因为梦见一个从未见过的亡人而感到害怕,反而,梦里的那个老人慈祥和蔼,给了他心里莫大的安慰和写好故事的动力。

凌晨五点钟,张岩早早起床,昨晚李文归安排他去县城一趟,要送一下勇敢而光荣的侄女。

她要去疫情一线支援了,是好是坏,作为亲人,送一下也是一种鼓励和安慰。

十月的大西北,清早吹着凉飕飕的风,黎明没有到来,像这遥遥无期的疫情,虽然还未结束,相信朝阳很快升起。

大路上,车辆稀少,李文归坐在车后,抽着一支香烟。

张岩有些困顿,昨晚熬夜写了一篇稿子,今日开车,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还好,这里离县城并不远。

后视镜里,他看见李文归有些犯困,他问:“李总,空调温度合适吗?”

“可以的。”

“您再睡会儿,到了我叫您。”

“不困。想到岚岚要去兰州了,她们早该起来了,一线医护人员很辛苦的,我这个老头子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愿他们平安归来。”

李文归叹了口气,他把目光望向窗外,东方白光隐现,黎明将至。

走了一程路,张岩把想了很久的那句话终于说出口了:“李总,我昨晚写了一篇故事,您想看看吗?”

“故事?又写小说了?”

“关于令尊的事,您别介意,我能力有限,写得一团糟。”张岩谦虚地说。

“发过来看看,正愁无聊呢!”

“您多批评,李总。”张岩放慢速度,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拿出手机把那篇文章转发给李文归了。

“奔腾的洮河,这标题起得好,你好好开车,我看看。”

空气安静下来,张岩认真地开车,心里想着故事情节,既紧张又兴奋。

十几分钟过去了,突然李文归一拍大腿,直呼“好好好!”张岩吓了一跳,害羞地问话:“李总,您看完了?”

“写得真好,感情真挚,有画面感,仿佛在字里行间看到了父亲伟大的身影,谢谢你啊小张。

“可惜啊,当年没有一个记者来报道家父的事迹,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早就忘记了这茬事,今日看到你的文章,让我的心得了不少安慰。”

听见李文归对他的作品评价很高,张岩方才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顺势,他接着说:“李总,我昨晚想好了,真想给您写一部传记呢,您看看我合适聆听更多关于您的故事吗?”

李文归叹了口气,半晌才说:“小张啊,谢谢你,虽然在媒体口中,我是个大能人,其实啊,我很厌烦那些虚假的说辞,我不过是个平凡的普通人,做了一些平凡的事而已;

“比起我的父亲,一下救了二十条人命,我这辈子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到达他的那种高度和境界。如果你愿意,抽空我会讲给你听,只是你要做好心里准备,这可不是一两千字的小作文,是一项大工程啊!”

“我明白李总,业余时间,我已经写了几部小说,虽说没什么大成就,但写作的毅力还是有的,谢谢您。”得到李总的允许,张岩心里乐开了花。

“小张,这篇作文回去了打印出来,给我留一份。”

“好的。”

沉静了半晌,张岩接着说:“李总,我昨晚做了个奇怪的梦,您想听吗?”

“说说看!”

张岩把昨晚的梦境详细说了一遍,听罢,李文归点了点头,张岩在后视镜里看到了他脸上的一丝忧郁。

“我想,是家父在托梦感谢你呢,这不是巧合,也不是迷信,你和胜利公司的相遇,冥冥之中似乎就在等这一天——那些过去的故事,的确不该遗忘啊!”李文归意味深长地说。

“也许吧!还有,昨晚我把这篇文章发给周楠记者了,我想,在写作这件事上,她会帮我很多忙的。”

“你有周楠的微信吗?”李文归笑了,有些惊讶。

“李总,昨天采访的事,不正是我和报社对接的吗,您忘了?”

李文归拍了一下脑门:“哎呀,你瞧我这脑子,还想着帮你俩牵线呢,这不机会来了吗,你以写作的名义多跟她联系,日久生情,相信会有结果的。”

李文归又扯上感情的事了,张岩无奈地一笑,说:“好的,一切听从李总安排,您说得对,大小伙子了,该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