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洮河

奔腾的洮河

第131章 在风浪中发展和前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后来,这事传到了乡政府领导的耳朵里,听闻又是李文归父子在做好事,他们大为感动。领导动员乡里的干部,叫附近所有通行那条公路的村庄,也积极参与一下。

消息一出,人们为李文归竖起了大拇指,也为李家崖人的团结和奉献精神大为感动。很快,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也积极参与,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绿油油的树苗覆盖了整个山头。

荒山绿化后,乡政府再次表扬了李文归父子,还颁发了一些奖金及荣誉证书。后来,这事传到了县里,县委宣传部下文给龙窑乡政府,点名表扬了李文归父子的好人好事。

不久,这事又出现在定北市日报上,一时间,李家崖人绿化荒山的感人事迹,在定北市的各个乡镇广为流传。

听说,当时有的政府机构还专门组织学习了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效果显著,后来带动了一些乡村推进了家乡的绿化工作。

那时候,李文归说,他和爹的名声,还有李家崖的所有父老乡亲,都被人们所熟知和称赞。在外人眼里,那是一个团结友善,互帮互助,有家国情怀的村子。

有人还专门跑来李家崖参观了一趟。那时候乡村经济发展落后,人们的日子过得都不富裕,李家崖人怎么能有如此胸怀,把家乡建设得这么美好?

经了解才知道,他们有一个能干的村长,还有一个能挣钱的农民企业家,人们为之感到羡慕和自豪。

讲到这里,李文归忍不住笑了,说:“时间过得真快,那时候,企业发展正处在上升期,好名声传出去了,我心里自然高兴,对公司的发展,也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

“张岩,你看看现在,公司门口的那座荒山,你怎能相信曾经那是一座光秃秃的荒山呢?嘿,当年真是一腔热血,为乡亲们做了一堆好事。”

张岩点点头,竖起大拇指,说:“李总,您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迷信一点,从因果上讲,如今的发展,正是您一点点修来的福报啊!

“当然,话又说回来,当初如果您不愿意造福百姓,不修路不修渠,也不为乡亲的利益着想,可能,今天也就换不来他们的真心相随,胜利的发展壮大,也就步履维艰。”

李文归点点头,说:“现在回想起来,我感谢当初的自己,更感谢有一个明事理的爹。要不是他的谆谆教诲,可能只有小学毕业的我,思想境界也高不到哪里去!

“当然,还要感谢我的老婆郭晓英了,当初挣了一大笔钱,可每次为了乡亲们的利益,我总是大肆挥霍。起初,晓英很反对,后来,好事做多了,有了正面回报,她也就不再计较这些了,反而大力支持。”

说到这里,李文归脸上挂满欣慰的笑容。他说,娘活着的时候,那么温柔贤惠识大体,时常对他的做法能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对他的衣食住行,也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后来他成家了,娶回了郭晓英,娘和爹很明智,对待她就跟对待我二姐一样,甚至,比我姐还要好。在那个家里,我作为亲生儿子,即便晓英犯了错,我也不能责怪她。

好终究换来了好。娘走后,晓英跪在坟头哭了很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在哭自己的亲娘。为了感谢娘生前的照顾,那以后,她把所有的关爱都给了我和孩子,还有爹。

那个家,很少吵过架,爹说,贫穷不要紧,和气生财,和谐的夫妻关系,就是一个家最宝贵的风水。正因为有这样好的风水加持,李家的生意,李家的人一直都过得很好,发展也快。

这样文明的家庭,在当时,物质并不丰富的90年代,面对琐碎的柴米油盐,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听李总夸赞妻子,张岩感慨不已。所谓幸福的婚姻,大概就是这幅样子吧!祝愿这一生,二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白头偕老。

他想起了自己的未来,关于和周楠的这段感情,若是能跟李总夫妻那样,该多好啊!

想什么来什么,李文归似乎从他眼里看到了对爱情的渴望。他笑着说:“张岩,还是那句话,周楠是个好姑娘,这次见面你说挺好,那就好好发展,期待早日修成成果。”

“借李总吉言,我会好好努力的。”

李总说,在感情这件事上,彼此要多包容,如果天天针锋相对,那注定过不好。大多数人只盯着对方的缺点咬死不放,却忽略了彼此身上的优点,很可惜啊!

小张,你要听我一句劝,作为男人,就要大度一点,包容一点,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在生死和健康面前,其余都是擦伤和小事。

张岩点点头,说,记住了李总,我会向您学习的。

“工作放一放,小说停一停,抽出一些时间,比如周末了,去定北市转转,带上周楠吃顿饭,说说话。距离不是问题,但长时间的疏远,的确是不可取的!”李总说。

张岩点点头,认真听着。

这阵子,光顾着聊天了,火锅在沸腾,菜还剩了好多。要不是服务员过来问要不要添汤,他们就这样一直聊下去了。

李总说,张岩,快吃,别浪费了,你听了这么久,应该饿了,赶紧吃,打包很麻烦!

张岩笑了,说:“李总,其实并不饿,比起吃火锅,我更想静静地聆听您的故事。从今天起,故事越来越有分量了,胜利公司从无到有再到上升发展,还有承担社会责任,植树造林,造福百姓,件件都是重磅戏啊!”

“是啊,万事开头难,前面讲了一大堆公司诞生前期的事,虽然空洞,但我觉得这些铺垫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常说,评价一个人和事,就不得不先从他(它)的历史根源说起。”

张岩点点头表示认可。

李总接着讲:“前面讲到的故事,你发现没有,虽然有过波折和阻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