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洮河

奔腾的洮河

第201章 这是人类社会的成功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对李文归来说,是紧张的一年,煎熬的一年,也是成功的一年。

他的淀粉加工厂自春天开建以来,一切工作有序进行着。后半年,土豆成熟的季节,他的新品种胜薯一号和二号,大面积试种大获成功。

尤其是胜薯二号,条件适宜的话,一亩地大概亩产5000斤左右。它属于菜用型土豆,这种土豆不仅产量高,它在市场上的卖价也比其它品种的土豆要高出一两毛钱。

这样,李文归不仅收复了失去的市场和客户,而且还把新品种土豆卖到了国外市场,这是后话。李文归第一年免费供种的风险投资终于有了可喜的回报。

那一年,天时地利人和,定北地区降雨量充沛,加上黄土高原良好的土质优势,在土豆还未成熟的季节,他带人去田间考察的时候,就看到了惊人的效果。

当地农民倍感高兴,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在2004年,经过一次荷兰品种试种失败后的李文归,这一次投入重金,终于培育出了适宜本地气候生长的优良品种,这一次合作,值了!

土豆收获的季节,李文归驱车在乡下走访了一趟,家家户户笑开颜。他投资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不仅产量高,个头大,淀粉含量高,而且口感不错,这样的成绩,深得广大农户的喜爱。

因为签订了包销合同,价格比市场上高出五分钱,为了回报李文归的真心付出,农户们把土豆全部卖给了胜利公司。按合同规定,如果种植成功,达到预期效果,前期投放出去的种薯是要收费的。

在这样可喜的收入面前,他们是甘愿为一个心系百姓利益的企业家付出一些沉没成本的。他们听说了,为了培育胜薯一号和二号,李文归前后投入了四百多万元,这期间,他心理上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煎熬。

而最终的受益者,除了胜利公司外,还有广大农户,他们借优良的品种,增加了产量,增加了收入。

第一年,经过一番预算,李文归把投出去的种薯按一斤一块钱回收成本。六十万元的投入,很快超过了预期。

也就是说,在今后的发展中,胜利公司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不仅可以卖优良种薯,还在包销种植模式中,拥有了大量的优势资源。

农户是愿意跟他合作的,作为一名企业家,他没有自私到只顾了自己的利益,还考虑了广大农户的利益,农民要的是增产增收,这一切李文归投资为他们实现了,这样的好人,难道不值得长期追随合作吗?

李文归是聪明的,在科技上,他是相信科学的,胆敢尝试的。在情感上,他愿意无偿付出,拉拢广大农户的心,把自己的利益和他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长此以往,他不仅在市场上占领了主导地位,掌握了土豆价格的话语权,还收获了一大批支持者和拥护者,不仅在广大种植户里,也在跟他常年合作的商人群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发地震,李文归得知后,第一时间捐出十万元资金,用于抢险救灾。

虽然,这一年上马了淀粉生产线,资金紧张,但在灾难面前,他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承担了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这一年,土豆大丰收,公司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李文归为了感谢马铃薯研究院的王恒所长,他驱车赶往兰州,专程看望了他。

在王恒的办公室里,李文归给他送了三条好烟,此时的王恒烟瘾见长,见李文归送来烟草,他委婉的接受了,至于白酒和茶叶,他当场推掉了。

简单聊了几句,李文归拉着他要去外面的饭店大吃一顿。王恒手头忙着活呢,见李文归这般热情,他盛情难却只得出门陪他吃一顿。

到了饭店,王恒叫他简单吃一顿便饭就行,可李文归怎么也拦不住,他点了这家饭店的特色招牌菜,还上了一瓶好酒。

酒桌上,李文归真心感谢了王恒所长。他说,王所长,这次真的辛苦你了,两年的时间,你和你的团队连夜奋战,熬过了太多的苦,终于黑夜见了黎明,最后两个新品种问世了。

这在甘肃省,甚至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它不仅让胜利公司获益了,对广大老农民来说,一个普通的农作物摇身一变成了经济作物,他们增产增收,造福百姓,这是多大的功德啊!

李文归脸上洋溢着十二分的喜悦。王恒听后笑了,他摆摆手,谦虚地说:“李总,这怎么能是我的功劳呢?要我说,最大的功劳还得是你。你想想,要不是你投入大量资金,保障了科研经费,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可能顺利研发出新品种呢?

“所以,在研发新品种这件事上,你不必客气,研究所还得感谢你呢!我们团队借着你的科研经费,不但成功培育出了两个新品种,还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赞赏和奖励,一切都归功于你!为这样务实的企业家,我真诚地向您说声感谢!”

王恒说着本能地站起来,他向李文归深深地鞠了一躬。

李文归无奈地拍了一把桌子,他说:“原本这次上来,是想好好感谢你的,没想到你却这样想,真是拿你没办法。好吧,功劳对半,你我一半。

“为了黄土高原上的农民,我们都在用心努力,相信大家有目共睹。我是一个商人,以利益为重,你是一个科学家,以成果为重。不管出于哪种目的,结果都是利于发展的,公司活跃了经济,农民增加了收入。”

王恒点点头,说:“李总说得很在理。不管怎样,一个新事物的发现,最终是有利于各行各业的。胜利公司、农民、经济发展、税收,等等,以点带面,纵横发展。”

“是啊,这次成功,让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没人知道,我李文归这两年来,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和非议。这个世界就这么现实,没人在乎你有多么伟大的想法,他们只看结果,好的结果胜过千言万语,今天,我们成功了!”李文归长舒了口气。

王恒说,是啊,别说是你了,我和我的团队,也是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用尽了心思,最初的目的就是不希望让您的投资打了水漂,真是这么想的。

后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看到了希望,才想到这结果将会服务广大农户,服务整个社会,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所以,成功的渴望日益加重。

幸运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最终成功了!

这是大家的成功,是西北大地上,每一个农户的成功,也是整个人类的一次成功!这样的成功,对每一个科研人员来说,是一辈子极大的荣耀和勋章。

这一次,王恒因为心情高兴,很少喝酒的他,在酒桌上被李文归灌醉了。两人说着醉话,感受着从未有过的酣畅淋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