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洮河

奔腾的洮河

第218章 2008年那场雪灾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讲完侄子英勇救人的事迹后,李文归点了支烟,他笑着说:“小张,我们李家人骨子里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你看出来了没?从我大哥到我爹,再到侄子军军,还有我,我儿子先栋,都是打不垮的一类人!”

张岩笑着点点头,说,是啊,故事讲了这么多,我深刻地感受到,李家人似乎是天选之人,从一生下来,老天爷就给他们安排了或大或小的任务。

这话把李文归逗笑了,他说:“也许吧!其实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他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人间的事做完了,他就可以放心地去了。办不完,那么下辈子接着干,或做牛或做马。”

该是这样吧!张岩说。

李文归接着讲起了2008年我国南方的那场雪灾。

时间从2008年1月3日起,在我国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

我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截至2月24日,因灾害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

www.youxs.org,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www.youxs.org。因灾直接损失达1500多亿元。还有森林和野生动物,均不同程度受到严重影响。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那次灾害后,甘肃老家受灾程度也很严重。李文归作为农民企业家,原本计划在这一年投资上马建设淀粉生产线。可不巧的是,偏偏赶上了一场大雪灾。

他知道,困难只是暂时的,春暖花开之时,阳光温暖,一切困难终将过去。那时候,韭菜湾的工程建设将会如期动工。

去年底,就贷好了一笔款项,眼下,灾难来临,李文归容不得多想,抽出50万元,捐给受灾严重的洮河县父老乡亲。虽然不多,但为社会贡献了一笔力量,为政府帮了一点忙。

李文归作为一名企业家,他践行了一名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发挥了良好的企业家精神,为同行和社会带了好头、做了榜样。

雪灾期间,李文归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抽调一部分员工,为李家崖村送去了一支年轻的救援队伍。

村里最严重的,就是树上的雾凇压断了树枝,砸伤了行人;电线被压断了,随时有触电的危险。还有,部分村民家的房屋倒塌了,里面圈着牲口。

李文归带领厂里的员工,义务为村民眼下的遭遇尽一份责任。农民很感动,他们夸赞说:李文归不仅是个好村长,还是高山村的好书记呢!

同时,李文归还主持召开紧急救援会议,给每个村的村长下达了任务,叫他们尽快展开自救工作,尽量减少人员受伤和经济损失。

在他的号召下,全村老小团结一致,紧急出动。铲雪的铲雪,预防的抓紧预防,至于野外的庄稼,他们无能为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青青的麦苗被压在厚厚的雪下。

那一年,开春,麦子冻死了一茬。麦黄时候,农民种的粮食自然减产了!

在后来的日子,胜利公司投资几千万上马建设淀粉生产线,工地就在韭菜湾。由于在李家崖村,施工的大部分民工来自李家崖村,还有其他村的村民。

这是李文归的主意。他知道,年初,一场雪灾使庄稼减产了,他们再没什么经济来源。男人种完田后出门打工了,女人留在家里,这时候是闲月,在韭菜湾的工地上,打一份零工是完全可以的。

李文归的善举,村里人看在眼里,他们在工地上认真干活,从不偷懒。至于工钱,他说了不算,但至少在家门口能找一份工作,已经很关照了。

那年“五一”劳动节前夕,李文归受到定北市政府的邀请,他被评为“五一”先进工作者。除了发展企业,带动农民收入,解决社会就业之外,他还慷慨解囊,捐款救灾,他把一个企业家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这样的好人,这样的模范,难道不值得表彰吗?不值得被大众所熟知,并向他学习吗?

原本,李文归不想去的,可实在拗不过上头的再三邀请,他只得去了。

人民大会堂都去过了,见过最高领导人了,在他眼里,这样的好人好事表彰,实在没必要大张旗鼓的去凑热闹。

作为一个农民企业家,一路走来,有政府政策帮扶,有农户种植支持,如今挣钱了,在灾难面前,伸出援手回馈一下社会不为过啊!

李文归说,那天在市里的表彰大会上,主持人问他:李总,我听说今年您要投资巨额建设淀粉厂,是吗?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是什么让你奋不顾身地冲在前头,出力又出钱呢?

李文归没有过多思考,他张嘴就来:因为我是一名党员,因为我是一名村长,因为我是一名村委会书记,因为我是一个农民企业家!

他说:曾经,我是一个农民,现在我还是一个农民,将来,我依然是一个农民!我的父辈是农民,我的乡亲是农民,虽然我儿子都是大学生,但我依然告诉他们,职位不同,骨子里一定要有农民的勤劳和淳朴!

他接着说:可能没人知道,我爹,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他本该可以好好安度晚年,衣食无忧。

可是,在2006年夏天的一场大暴雨中,他为了挽救下游的几户乡亲,被洪水夺走了性命,却挽救了二十条人命!

他说:这就是传承,精神的传承,榜样的传承,力量的传承!爹生前一直告诉我,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什么是有用的人呢?爹说,做好事做好人便是。

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动。人们交头接耳:不愧是进过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过会议、见过国家领导人的人,格局非同一般!

清明后,李文归投资60万元,将胜薯一号和胜薯二号,先赊销给包销合作的农户了。本来,受2004年荷兰品种试种失败的影响,其次,那年农户因灾致贫,他不得不听从了王恒所长的建议。

幸运的是,那一年,老天关照,降雨量不错,庄稼长势喜人。秋天,又是一年丰收季节,刚刚研发的新品种土豆,第一次在大西北黄土高原上试种成功!

在马铃薯产业协会的合力推广下,胜薯一号和二号种薯,凭着良好的口碑,最终在大西北的角角落落扎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