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末种粮食

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一百五十章 晚稻大丰收!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出于对水军的看重,张阳泉亲自去了一趟通州。山猪为了操练水军,在江边建了一座水营,又征调了一百多条渔船,日日操练。

张阳泉在水营住了两天,又去建造中的船坞视察了一番,见一切都进展顺利,第三天便回到了江都。

他刚返回总管府,秦苓君就派人把他喊到了城北大营,满脸凝重地道:“军师,徐寿辉败了!”

张阳泉心中一凛,道:“是蕲州失守了吗?”

秦苓君点了点头,道:“派到蕲州的细作刚刚传来消息,蕲州已被江浙军占领,江浙军和江西军合兵一处,十多万大军挥师北上,朝安陆进发。”

张阳泉心道:“终于来了!”默思了半晌,突然道:“他们不怕撤退后,徐寿辉东山再起吗?”

秦苓君道:“根据消息,江西军似乎留下五万人马,与当初被徐寿辉打残的湖广军联合起来,由威顺王宽彻普化统领,正在攻打徐寿辉残余势力。”

张阳泉点了点头,又问:“江南军北上徐州,大概要多久时间?”

秦苓君计算了一会,道:“至少要两个多月吧,我现在担心的是他们直接攻打真州,徐百升那里只有一万五千人不到,只怕难以抵挡。”

张阳泉笑道:“脱脱耗费那么多精力,为的就是一战震慑天下,绝不可能分兵攻击,你大可放心。”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张阳泉的预言从没有错过,秦苓君也就放了心,笑道:“晚稻快熟了,我去瞧过,长势非常喜人,咱们要有一个大丰收了!”

张阳泉哈哈一笑,有了这批粮食到手,他才算彻底安心,到时候元兵就算围城一年,也可以陪对方耗着,看谁先撑不住。

一丝带着寒意的北风吹来,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十月下旬,秋末时分。

从十月中旬开始,秦苓君便派出许多军队加强了郊区的巡逻,防止有人私割稻谷。

每家每户的农田都是一片金黄,连成一片金黄的波浪,百姓们见到自家田地那些粗大的稻穗,一个個望眼欲穿,恨不得立刻割下来,抱入家中。

只要这些谷子能真的落到他们手里,他们至少能两年不再饿肚子。

接下来半个月,便是收割、打谷、晾晒、除杂等工序,当百姓们将晒干的稻谷入仓后,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十一月下旬,不用总管府和县衙的文吏们下去催收,百姓们自发的推着小木车,前往总管府纳粮。

各屯镇都是由屯长或镇长带领,率领几十名青壮年,推着数十辆木车,分数次将该村的粮食交纳。

张阳泉也早就在总管府腾出数百间大粮仓,直等这些粮食入库。

一直到十一月末,收粮的工作总算结束,收获的稻谷数量比张阳泉预想的还要多些,入库多达五十多万石粮。

张阳泉下令成立司农局,从入库的稻谷中挑选出最饱满的种子,进行专门培养繁殖,从而培养出遗传性状更强的稻种。

自十二月起,江都的粮价开始慢慢回落。

尽管百姓们没有卖粮,但他们也不用再买粮了,需求降低,导致市场粮价降低。

这次秋收之后,江都民众对总管府越发的拥护,原本一个月才招募到一万预备兵,结果收粮之后,十天不到,另一万预备兵也招齐了。

火炮的生产一直没有停过,第一批三桅战船也已经造好。

张阳泉并没有急着派船队去找倭国人或者高丽人买铁矿石,也没有去袭击元廷海运船,而是听从王蒙的提议,在通州设立市舶司,由王蒙担任司丞。

正如王蒙所预测,市舶司设立后,许多商人都找了过来,希望获得通番资格。

最终张阳泉与王蒙商议后,许可了十家商户的通商资格,其中沈家、卞家和蔡家都在其中。

为了保护商队,促进贸易,张阳泉给通州水师下达了第一个任务,让他们剿灭海路上的海盗!

……

当张阳泉在通州忙着开设海贸时,董抟霄带领的江南军一路北上,终于来到了和州。

大军来到和州西门外时,董抟霄不由皱了皱眉头。在城门外迎接他的除了也先帖木儿外,还有西宁王和王蒙哥!

董抟霄翻身下马,走了过去,开口便质问道:“西宁王,你不镇守集庆,跑到和州来做甚?”

西宁王一向与他不合,皮笑肉不笑地道:“自然是奉脱脱丞相的命令,在此处与你合军了!”

董抟霄道:“脱脱丞相手中已有十万兵,漠北的荆王也领着十万大军南下,再加上我率领的十余万人马,足以收复扬州,何须再多派兵马?”

也先帖木儿哼了一声,道:“董将军,我兄长不仅征召了西宁王,还征召了汝宁的察罕帖木儿,他不仅要收复扬州,更要震慑天下!”

董抟霄急道:“丞相何必如此?察罕帖木儿离开汝宁的话,刘福通定会趁机壮大!”

也先帖木儿不悦道:“察罕帖木儿一直在汝宁,也不见消灭了刘福通。我兄长调他过来时,已经让河南平章答失八都鲁去消灭刘福通了!”

董抟霄默然半晌,心知此事已不可挽回,遂不再过问,道:“集庆目下可有人镇守?”

西宁王道:“本王已命福寿大夫镇守,另有陈野先和康茂才的部队在集庆,不会出意外的!”

董抟霄点了点头,道:“既脱脱丞相执意合兵,那我等尽快与他汇合。依我之见,明日我等就合兵向北,尽快抵达徐州!”

西宁王笑眯眯地伸出一只手,道:“我完全没有意见,不过还请董将军将统兵的虎符圆牌交出来吧?”

董抟霄一愕,道:“这是何意?”

也先帖木儿淡淡道:“我兄长下了命令,等你到了和州,便由西宁王殿下担任元帅,统领江南军马,你担任副元帅!”

董抟霄脸色数变,双手微微颤抖着,最终还是交出了虎符。

大军在城外扎营,当夜,董抟霄正在帐内看兵书时,一名彪形大汉走了进来,黑着脸道:“大帅,听说他们把您的帅位给夺了?”

此人名叫杨通贯,是江浙军中唯一的苗人将领,因手下的苗人部队作战勇猛,深受董抟霄信赖。

董抟霄叹道:“西宁王是二等王,又是江浙行省平章,本来就比我职位高,由他统领很正常!”

杨通贯怒道:“他会打什么仗?我看朝廷就是过河拆桥,当初杭州失陷时,就倚重您的能力,如今击溃了天完军,用不着您了,就弃之如敝履!”

董抟霄默然少顷,道:“陛下曾下达过口谕,不许汉人掌兵太多,当初情况危急,才让我率领江浙军,如今局势转危为安,他们要收回兵权,我又能怎么办?”

杨通贯想了想,道:“咱们江浙军中大部分将领都只听您的,要不然我们联名给丞相施压,让他收回命令!”

董抟霄摇了摇头,道:“不必如此,这次攻打扬州,由丞相亲自指挥,西宁王就算统领江浙军,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杨通贯想了一会,点头道:“那倒也是,算上河南的人马,我军已接近五十万,扬州两支贼军加起来也不过十万,应该能轻易收拾了!”

董抟霄正色道:“切不可轻敌。高邮贼兵先不提,江都的贼兵却绝不好对付,我们若是轻视他们,很可能吃败仗!”

杨通贯愣了一下,道:“您太高看他们了吧?就算他们打败过集庆军,那也是西宁王不中用!”

董抟霄放下兵书册子,缓缓道:“江都军最可怕的并非他们的士兵,而是他们的火药!”

杨通贯撇嘴道:“他们有火药又如何?咱们只会比他们更多!”

“如果他们的火药威力比咱们强上数倍呢?”

杨通贯失声道:“这不可能吧!”

董抟霄叹道:“从王蒙哥的叙述、以及常熟水军攻打通州的那一战来看,此事已经可以肯定!”

杨通贯怔了一会,道:“听说他们原来只是江都一小撮山贼,究竟从哪里弄到威力更大的火药?还是说火药与某种东西混合后,威力能大幅提高?”

董抟霄摇头道:“我也不知。虽然我暗中派了大量细作去江都,却没有带回任何有用的消息!”

杨通贯皱眉道:“就算他们有威力更强的火药,也无法造成太大影响吧?”

董抟霄看了他一眼,道:“你别忘了,火铳和手铳都是用火药发射!”

杨通贯脸上多了几滴冷汗,强笑道:“他们就算能缴获一些火铳和手铳,数量也不会多,我想起不了多大作用吧!”

董抟霄沉声道:“别总把敌人想的太傻,他们既然有这种火药,一定会想办法弄到火铳和手铳,说不定都已经能自己造出来了!”

杨通贯深吸一口气,凝重道:“您说的是,就不知朝廷是否知道此事?”

董抟霄叹道:“此事我已多次向朝廷禀奏,只可惜没有得到重视。等见到丞相后,我再向他禀告吧!”

西宁王掌军后,提拔王蒙哥为前军主将,次日午后,大军才重新整备完毕,开始朝着濠州进发。元宝小说

也先帖木儿也领着一万人马跟着大军同行,似乎也要参与这场战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