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秀开始成为顶流天王

从选秀开始成为顶流天王

第 133 章 133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开播的当天解夕朝有一个品牌活动。

例行的发言和拍摄结束,他刚坐上车,名字已经上了热搜。

又拿下一个顶奢代言,时至今日,解夕朝几乎已经是内娱品牌价值最高的艺人。热搜底下大批羡慕之外还有人调侃“光解夕朝的耳钉就能养活一个小规模剧组了。”

这条评论在九宫格安利图底下,被点到高赞。

评论内赞最高的回复是:

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底下剩余的一排评论,全都是整整齐齐的“这是什么地狱笑话”。

这条微博迅速上了热门。

博主是解夕朝的大粉站姐,先是懵逼了一秒,然后迅速丢超话让散粉加热一条龙。

在她的私人博里,她怨念地单开了一条艾特解夕朝:哥啊你看到这盛世了吗?你没有什么想说的吗?别跟嫂子调情了,理我们一下!

解夕朝说了。

他看完就退出了热搜广场,顺手转发了《陶言的夏天》刚发的定档微博。

1分钟内底下评论迅速过万。

他默默瞅了一眼,热赞第一:哥嫂99

两分钟后,这条热赞被博主删除。换成欲盖弥彰的“哥哥新剧开播大吉[爱心]”,头像是一朵清新的莲花,看起来充斥着看破一切的沧桑。

解夕朝实在没忍住,嘴角勾了一下。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没道理。

就像半年前宣扬也没想过自己能请到自己的偶像做新剧男一一样,所有人也都没想到,解夕朝的第二部剧会是这么震撼人心的制作班底。

定档的最开始大家都没回过神。解夕朝的转发底下还是寡了许久的粉丝的土拨鼠尖叫。

这样暴风雨前的平静大概仅仅维持了十分钟左右。

随着嗅着流量来的营销号陆续p出制作班底和细节,路人全都震惊了。

“两千万??我他妈没看错吧?解夕朝给这个破剧组投了两千万?”

“不是,解夕朝脑子没问题吧……他什么剧接不到去接一个无名导演的剧,他是嫌自己太红了吗??”

“家人们,我真诚地建议大家都去看一下这个导演的百度百科以及他的剧,真的,非常精彩,我现在觉得这是本年度最劲爆的新闻,比隔壁绯闻还劲爆”

粉丝也懵了。

他们试图从营销号的寥寥几句和宣扬的百度百科中找出这个剧组的一丝亮点。

然后他们发现,解夕朝就是这个剧组的最大亮点。

然后……

整个舆论都炸锅了。

那段时间,是解夕朝出道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他的对家本来就多,背后又没什么资本。最大的倚靠就是对他不错的公司。但即便是公关已经日益成熟的曜欣,也没办法改变这确实是个破烂剧组的事实。

于是,水军、黑通稿、恶意拉踩。

该轮的都轮了一遍。

而相较于来自于外界的攻击,粉圈内部的动荡显然要更致命。

▼本作者谢沧浪提醒您最全的《从选秀开始成为顶流天王》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解夕朝的粉丝无论什么属性,几乎全员事业粉。

这种属性的粉丝队外战斗力很强,但是是最不会溺爱正主的类型。

要不是解夕朝出道几年一直兢兢业业挑不出毛病,加上剧还没播还有一丝生机,工作室微博早就沦陷了。

可即便如此,定档微博底下的最新热赞,还是变成了:

宝贝,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即便有保留,但依旧非常不客气的一句话。

方箐箐第一眼看到的时候直接替解夕朝心梗了。但她转念一想,当初她知道解夕朝要接这部剧的时候,崩溃不比粉丝少。于是她还是给予了理解,收拾了心情,试图安慰解夕朝。

然后她发现,解夕朝不需要安慰。

面对汹涌的舆论,他既没有逃避,也没有坐立难安。

他还是照常地接着通告,转发宣传微博,顺便给合作伙伴点赞。一如既往地,他从不搭理在他微博底下叫嚣的节奏,而对于粉丝。

在定档的第二天晚上,他开了个直播。

这是个在后来被评为“娱乐圈教科书级公关”的直播。

直播画面里,穿着米色休闲衬衫的青年看着漂亮又无害。时长半个小时的直播里,他几乎解答了他所有能解答的问题,条理清晰,耐心温柔。

就是这样和过去一般无二的、情绪稳定的态度,最终安抚住了所有的粉丝。

——当然。

安抚住了也不代表事情就结束了。

解夕朝的选择在外界看来实在太过匪夷所思,粉丝被哄住了不想跑路、又不愿意对着解夕朝发火,于是,一腔怨气都转化到了别的地方。

“哥嫂”的称呼就是这么来的。

解夕朝给剧组投两千万。而据不完全统计,他在直播当中一共提了五次“宣扬导演是个很有才华的导演”。用粉丝的话说:“他超爱”。

给剧组宣传是他超爱。

正常采访互cue是他超爱。

剧组杀青之后所有人挑了个日子聚餐更是爱上加爱。

什么,我哥选秀白月光也在?

3——,请。

时至今日,嘲讽和幸灾乐祸的已经快散干净了,当初的吃瓜群众也已经转移到了下一个瓜田。只有“哥嫂99”这句话仍然飘荡在解夕朝微博底下的每一条相关评论区。

网上热火朝天,但从始至终,解夕朝却始终很冷静。

他心里很清楚,这个梗能到现在这个热度,中间一定有曜欣的一部分功劳。

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原本比较争议的事情娱乐化。嗑个缺德CP总比天天在微博底下质问他要好,更何况,这也是在给剧变相地炒热度。

可是炒热度也是有尽头的。

大家还愿意阴阳怪气,说

到底是对他还抱着期待。

如果马上要播出的第一集不能满足他们的预期,他跟宣扬哪怕真出柜了都没用。

想到这,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车子行驶在路上,司机一边开一边问他:“解老师,岔路口快到了,是回宿舍还是去公司?”

解夕朝原本想回宿舍,这会儿却改了主意。

“去我爸妈家吧。”他道。

很快,车子在房子门口停下。

吴觅和解建成对于他突然回家都有些惊讶,但还是迅速地多添了一碗米。

吃过饭,他回到了自己以前的房间,终于找回了一丝独属于家的安心感。他在房间的椅子上坐下来,点开了已经更新的剧集。

《陶言的夏天》作为一部只有八集的短剧,最终选择的播出方式还是视频网站。周六每天更新两集,会员可以抢先看。

也就是说,如果是高贵的会员,半个月就可以看到大结局。

解夕朝原本看剧不怎么开弹幕,但是为了看观众的反应,他还是顺手打开了。随着蝉鸣声响起,开头飘过的弹幕都是【来看朝朝啦】,还有缺德的【来看哥嫂为爱合作的第一部剧】。

解夕朝失笑,目光却已经落到了画面上。

他是资方,自然有片源。

一个月前他就从头到尾看过了全片,但这依旧并不妨碍他在此时此刻被画面吸引。

宣扬是有才华的。

这句话他说过很多次,每次都很认真。

而这一点,在《陶言的夏天》的整体画风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陶言的夏天》是现代剧,但是整体色调却是一种偏奶油黄的颜色。这层颜色并不很深,只是朦胧地附着在镜头之上,更像是一个若有似无的滤镜。

整个画面的第一个镜头并不是人。

而是窝在嫩黄色坐垫上的一只黄白相间的橘猫。

镜头自地板起,缓慢地由下而上,掠过橘猫毛茸茸的尾巴和澄澈干净的褐色眼睛,一直落到窗外被清晨阳光包裹的梧桐树上。

只这一个镜头,刚刚还在叽叽喳喳的弹幕就被转移了注意力。

【哇,这画面还挺漂亮的】

【呵呵,宣扬果然还是一如既往地会拍这种文艺风画面,当初我就是被预告镜头诈骗去看《玫瑰花梗》的】

【?前面的姐妹,说出你的故事】

【没故事,我这么说吧,那一个月的睡眠都非常好】

弹幕稀稀拉拉。而此时此刻,画面已经在梧桐树上定格了几秒。解夕朝的耳机里传来了被刻意放大的、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轻微的鼾声。

就在这一片静谧间,手机自带的闹钟铃声响了起来。

下一秒,镜头陡转。

刚刚起床的少年脸上还带着残存的睡意,有些凌乱的刘海乖顺地贴在额上。

他的瞳孔放大,是一种近乎于惊恐的茫然。就这样直勾勾地盯着

镜头。

床头的背景、男生整个上半身凌乱的睡衣、以及整张脸上的神情都以一种完全的姿态暴露在了镜头前。就在这一个刹那,整个镜头似乎都有一种“被唤醒”的感觉。

这是一个非常惊艳的镜头。

至少,解夕朝在当初拍摄的时候,完全没想到这里会是这样一个天翻地覆的转场。

他定了定神,看了眼弹幕的反应。

然后……

【啊啊啊啊啊朝朝!男高朝朝呜呜呜好乖好呆好可爱】

【好漂亮啊宝宝TT锁骨露出来了我亲亲,嘿嘿……嘿嘿嘿……】

解夕朝:“……”

他沉默着收回了目光。

好在弹幕虽然馋他的脸,但还没到那么夸张的地步。

很快,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就逐渐开始讨论起了画面和剧情。

当初放预告的时候,观众已经就已知的剧情讨论过一轮。得出的结论是,除了一只会说话的猫以外,这看起来就像是会写在青春里的一个成长故事。

这个题材很接地气,但是也很容易无聊。鉴于宣扬过往的战绩,大多数人都抱着一种很悲观的态度。

但是这会儿看到正片,他们才发现,好像情况比他们预想得好很多。

比起看不懂的意识流,似乎用“文艺的诙谐”这句话形容正片更合适一些。

男主角陶言是个十八岁的高中生。就像很多青春的主角一样,他的性格孤僻内向。在学校不受老师的待见,也被同学排挤。然而,剧情并没有因为他本人的孤僻而变得沉闷疼痛。

因为他有一只非常善于吐槽和话唠的猫。

这是一只会口吐人言的猫。没人知道它为什么会口吐人言,但它一出场,大家就记住了它甜美的外表和高傲的猫步。以及反串一般老大爷般的嗓音。

不夸张的说,几乎猫配音的那个刹那,弹幕铺天盖地的,全是哈哈哈。比之前舔颜的弹幕还密集。

然而,这只是笑点的开始。

男主角陶言不仅孤僻,还是个倒霉鬼。而他的每一次倒霉,旁边都带着他的猫的锐评。

下雨天坐公交,因为发呆,陶言错过了开到他面前的公交车。一直到公交车启动,他才如梦初醒。而等他慌慌张张地去追的时候,却不小心被小石子绊倒,他穿着短裤,白皙的膝盖磕进脏污的柏油路上,泥点子甚至溅到了镜头,画面朦胧而阴郁。

就在所有人都在为男主感到揪心的时候,他的猫迈着猫步走到了他的边上。

“哇哦~听说下雨天和摔跤更配哦,小言,加油!你已经体验了偶像剧的经典情节!下一秒就会有白雪公主驾着冬瓜马车来接你了!”

陶言:“……”

观众:“……”

虽然但是!是灰姑娘啊喂!还有冬瓜马车是什么鬼!

陶言去邮局拿录取通知书。回家的路上却被路过的小混混嘲讽成绩。

他默默地把纸张折叠好塞回信封。

他的成绩不好。或者说有点偏科。他最喜欢的是东西是天文,最大的梦想是研究宇宙中的星星。但是却没能考上心仪大学的天文系。因为除了数学和物理?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他的其他科目全都不及格。语文老师批评他的作文“不知所云”。而他觉得英语老师在“不知所云”。

当然,他还是倔强地选择了一所不那么出名的大学的天文系。

他拿着通知书,坐在街边的长椅上,心里有点高兴,又有点难过。

就在弹幕已经开始回忆自己的高考战绩的时候,他的猫蹲在他的边上,和他一起45°角忧郁地仰望天空,在一片寂静中开了口:“没关系的啦小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你现在的成绩,每年进步五分,大概复读三十年就能考上你的梦校啦,开不开心!”

陶言:“……”

弹幕:“……”

这真的是安慰吗而不是变相劝退吗!哪怕你说一年进步150分呢!

……等等。这好像也很劝退。

除此之外。还有陶言不小心淋到楼上浇下来的水、原本可以躲避却因为猫咪的纵身一扑而淋了个正好;被小混混堵在街巷却因为笨蛋猫咪迷路被堵在死角;以及在陶言被小混混堵在垃圾桶边欺负的时候拼命拽他的裤脚却自己摔了个四仰八叉之类的——

无厘头剧情。

总而言之,头两集的观看过程中,观众仿佛成了精神分裂,反复在“呜呜呜”和“哈哈哈”之间徘徊。以至于第二集末尾,季彦饰演的安文一脸傲娇地一边说着“我才不多管闲事”一边出手帮忙报了警时,大家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吐槽傲娇,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反而是:“靠,终于来了个正常人”。

下一秒,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哇,好酷的小哥哥,如果没有让我看见他没卷好露在破洞牛仔裤外面的大红色袜子就好了”。

两集播完,观众疯了。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

当你打开一部轻喜剧,你知道,你要迎接的是无数密集的笑点,轻松的剧情以及一个愉快的周末。当你打开一部青春励志,你知道,你要迎接的是孤独、狗血和绵密而迟缓的精神疼痛。

但你打开《陶言的夏天》……

你会发现,这两样东西居然共存了。

你的眼前是大量的慢镜头、意识流般的转场,以及整个画面朦胧的色调。这部剧的每一帧都可以截下来当壁纸。好几个转场惊艳得可以让人恨不得撬开导演的脑袋看看他究竟是如何产生这样天才的想法。更不用说360°无死角的漂亮男主角。

但是你的耳边……是一只喋喋不休的,时不时就要冒一句吐槽的猫。偏偏他的吐槽实在太有存在感,以至于你在看着受苦受难的男主,依旧忍不住嘴角扬起。然后下一秒,恨不得敲电子木鱼忏悔。

这种几乎让人精神分裂一般的感觉实在是太迷幻了。迷幻到开播的半个小时内,剧的广场几乎达到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但是……

违和吗?

并不。

《陶言的夏天》的剧情线是完全流畅的。

哪怕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来看这部剧也知道它究竟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单线程而平铺直叙的叙事让整部剧呈现出一种近乎古板的简单。而所谓的诙谐,比起突兀,更像是极致的痛苦之后糖一般的丁点慰藉。

毕竟如果丢掉猫的这条线,单看陶言自己的生活。那么倒霉、不幸无数这些称得上阴郁的词汇都能安在他的身上。

用某个剧评博主的话说:“这是一部非常特别的剧。特别之处就在于它会让人觉得它在发癫的同时又觉得它癫得很合理。很难想象导演在拍这部剧时是怎样的精神状态,但是我宣布他赢了。

因为特别永远是最有杀伤力的利器。一部剧可以狗血但不可以平庸,可以文艺但不可以无聊。就算它有无数缺点,一旦它变成了‘特别’的东西,那么它必然不会再踏上通向失败的道路。更何况,目前来看,它是完美的。”

是的。

开播之前,历经无数唱衰、曾经被预言哪怕有顶流加持也会扑穿地心的《陶言的夏天》,在开播之后的两个小时内,凭着荒诞离奇的剧情和唯美奇诡到极致的画面和转场,在一大批观众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就获得了无数影视博主和业内的关注和好评。

简而言之。

它的口碑先于收视,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