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

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

第155章 历史洪流、改革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一时间,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没想到魏叔玉敢跟崔义玄硬杠。

如果是魏征当面还情有可原,毕竟大伙已经习惯了魏征的无差别攻击。

可又出现一个魏叔玉,群臣怎么都感觉自己别扭的慌。

“不错……胆气不小!”

崔义玄浑身气势一收,捋着胡子犹如一个和善的坏叔叔,而随之说出的话,却如惊涛骇浪,一浪强过一浪:“既然敢说这话,想必你已经做好了准备。”

“本官善意的提醒你一句……”

“若是你的回答不足以说服天下读书人,即便你想重商,这个政策也实施不下去!”

“读书人读了一辈子书!”

“是绝不可能让商贾站在头上拉屎的!”

面对崔义玄的强势,魏叔玉淡然处之,因为这一点,他早就有所预料。

想要提高商人的地位,读书人绝对是第一个麻烦!

“那么你听好了……”

崔义玄的话如同惊涛骇浪,而魏叔玉却好似高耸山峦巍然矗立,紧接着一个个如陨石般砸落将骇浪通通拍散……

“若说重商之策非要延续下去的理由……”

“一、夏启家天下,禹死后,欲传位于益,启是禹的儿子,自认应传位于自己,最终启奠定了世袭制度!”

“二、盘庚迁殷,盘庚继位后,内耗不断,直到迁都殷后,政局稳定,殷商才强盛起来。”www.tuxu.org 不格小说网

“三、汤武革命,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奠定分封制度!”

“四、太公治齐,姜太公分封至齐国,打鱼、晒盐、养蚕,沟通工商,开创了史上第一次重视商业文明地改革!”

“五、管仲改革,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使齐国强盛,齐桓公奠定霸业!”

“六、李悝变法,李悝主张废除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分明,为了巩固变法的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法经》一书,以法律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

“七、吴起变法,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可惜的是楚悼王去世后,在楚国旧贵族的反对下,以失败告终。”

“八、申不害变法……”

“九、商鞅变法……”

“十、胡服骑射……”

“十一、秦始皇一统……”

“十二、兆错削藩……”

“十三、汉武帝改革……”

“十四、王莽改革……”

“十五、北魏孝文帝改革……”

“十六、隋朝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改革……”

在魏叔玉滔滔不绝的诉说下,群臣早已目瞪口呆。

能踏入太极殿的官员十分聪慧,大概已经猜出了魏叔玉想说什么。

程咬金亦是装模作样的点点头,一副我也听懂了的模样。

唰。

魏叔玉凌厉的目光扫视群臣。

“我想要说的是,改革是必然的!”

“每一个强大的朝代,都是从改革演变而来!”

转过头,魏叔玉看向崔义玄,目光坚毅且锐利,紧接着浑身的气势如狂风暴雨般倾泻而下……

“你说天下读书人要阻止,他们拿什么理由阻止?”

“仅仅一个士农工商的称呼吗?”

“鲁班只是个木匠,他照样受天下人敬仰!”

“扁鹊、张仲景、华佗……以及我们唐代的老神医孙思邈,谁不受百姓尊敬?”

“读书人若有能力,自会受百姓爱戴。”

“读书人若无能力,活该他被人唾骂!”

“你说各位先贤的理论是对的?”

“他们讲没讲错,我不敢定论,但我可以昂首挺胸的是,历史不会骗人,各项改革带给我们的福泽,也不会骗人!”

“若没有改革,可能我们现在还活在石器时代,拿着石头到处晃荡。”

“改革是为百姓谋福祉,谁敢阻挡,就是全天下的敌人!”

“改革是历史的大趋势,谁若阻挡,便是历史的罪人!”

“我大唐盘龙于天下,自当顺应洪荒历史……”

“为强军、为强政。”

“为富国、为安民。”

“为天下、为社稷。”

“为万世开太平……”

哗!

群臣震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为万世开太平这一句话,直接将崔义玄的读书人碾压成了碎渣。

读书人很强!

可在各朝各代的帝王、名臣面前,属实有点不够看。

在历史的洪流中,更只是一个代名词而已。

崔义玄也是变了脸色。

嘴角蠕动,想要辩驳些什么。

可最后却发现所有的话语,在历史的洪流面前,都显得渺小无力。

最后长叹一声,对着李世民躬身道:“臣,无话可说!”

又败了?

群臣乍舌。

连崔义玄都败下阵来了?彡彡訁凊

莫非……

这重商之策真要通过了吗?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也未曾想过魏叔玉的一席话会有如此感染力。

与别人不同,他是大唐君王。

希望百姓过的好。

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够超越秦皇汉武,成就千古一帝。

而魏叔玉那一句为万世开太平,径直戳进了他的心窝里。

若是自己真的发动改革,青史上绝对会有自己浓重的一笔。

下方,史官坐在位置上奋笔疾书,魏叔玉这一席话必须记载下来。

更是得一字不漏的记载下来。

光是改革的概念,就足以令后世君王谨记。

不,不止君王。

每一个后世的官吏、读书人、百姓,应当谨记!

“对于重商之策,众爱卿可还有异议?”

眼见迟迟没有人反驳,李世民开始做最后的询问。

群臣皱眉。

对于这重商之策,他们是从心底反感的。

可在魏叔玉的话实在是太犀利了。

谁反对就是跟天下人作对,给后世人唾骂。

谁敢站出来?

群臣不断往侧身张望,以求能有人站出来反驳。

可依然无一人敢。

“既无人反驳,那这重商之策……”

就在李世民开口,打算宣布这个议案通过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如同在平静的湖面砸了一个石头,溅起层层涟漪。

唰……

群臣循声望去。

只见最前方,蜀王李恪出列,对着李世民躬身。

“父皇,儿臣以为重商之举,万万不可!”

见到这一幕,群臣脸上顿时古怪了起来。

魏叔玉殿前奏事,很明显是李世民在背后授意。

李恪身为李世民的儿子,却突然站出来反对。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你有何话说?”

李世民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自己的态度都那么明显了,还站出来反对,这是不可自己面子啊。

“父皇,儿臣想说的是,改革成功自然是好事。”

“可万一失败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