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8、二情相悦X有意,心心相印Y有情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贝多芬。

命运就是对一个人的才能考验的偶然,命运的桎梏尽可永在,但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世界上,人虽然各有各的命运,却没有一种命运超越了人类!

人生中,逆境往往意味着锤炼,意味着事业在造就它的强者。

奋斗中,运气永远不站在怯懦者一边,征服命运的常常是那些不甘等待命运恩赐的人。

迎接第二次高考的紧张复习开始了,如果说我的第一次参加高考只是为了去试试运气,那么这次准备参加第二次高考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试图正式去挑战命运!

我迎来了我一生中最刻苦的一个学习时期,每天一早带上“高考神器”和我妈一起去她的学校,老师上课时,我在我妈所在的办公室里自学数理化,老师下课了,我就抓紧课间休息的时间向老师们请教我不懂的地方,下午5点,老师们回家了,我也回家,这让我的高考复习进度可以用“突飞猛进”四个字来形容。

此时距离第二次高考还有半年的时间,加上我的高考复习进度的突飞猛进,我自认为按这样的速度,通过第二次高考应该不是问题,这让我对Y的思念又重新开始浮现了起来。

而Y,此时正好被临时借到了老湾区少年宫做临时工——中文打字员,这是在为她将来“顶替”她母亲的工作做准备,老湾区少年宫恰好也在复兴路上,并且距离我所住的复兴坊不到100米的距离,所以我每天回家都会路过。

于是,一天我从我妈学校回来,决定顺道去老湾区少年宫看望Y,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看她。

老湾区少年宫,一间临时搭建的工作室,工作室空空荡荡,靠墙放着一个陈旧的文件架,靠窗放着一张简易的办公桌。

桌上放着一架古董级的中文打字机,打字机前坐着一个梳着马尾巴的女孩。

“Y!”我走进了Y的打字房,看到她正坐在那里打字,就热烈地叫了她一声。

听到我的叫声,Y转过头来。

“呀,X,你怎么来啦?”Y显然没有想到我会去看她,因此在意外地看到了我后,不免惊讶地问道。

但她问话时笑容满面,我可以从她的眼神中看到她内心的欣喜之情。

“我来看看你!”我笑着答道,我见到她时的欣喜之情同样也跃然脸上。

“坐吧!”Y笑着给我搬来了一张椅子,让我坐在她的身旁。

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并排坐在她的身旁,这让我骤然心跳加快了起来。

“刚从我妈学校回来,我就住在复兴坊,因此顺路,所以就想顺便来看看你在干什么。”我为自己找了一个来看她的理由。

“你住在复兴坊?你们不是花园坊居委会的吗?”Y显然也很愿意我去看她,于是听我说住在复兴坊,就没话找话地问我道。

“哦,花园坊居委会是由花园坊和复兴坊共同组成的,我住在复兴坊,从我的爷爷开始就一直住在复兴坊,我爸也是在复兴坊出生的。”我笑着向Y解释道。

“你们的复兴坊怎么老一辈人都叫辣斐坊啊?”Y听我说住在复兴坊,就没话找话地又问起了我为什么复兴坊又叫辣斐坊。

“哦,那是因为原来的复兴路叫辣斐德路,所以那时的复兴坊就叫辣斐坊。”我看着Y答道。

“哦?复兴路原来叫辣斐德路?”Y听我这么说,就好奇地追问道。

“对,辣斐德路建于1914年,由于建造的时候属于法租界,因此租界方面用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将军MarquisdeLafayette的名字来命名,抗战胜利后,收复了租界,辣斐德路改名为复兴路,于是辣斐坊也一起被改名为复兴坊。”我笑着答道。

“听说你们复兴坊过去住过很多的名人,是吗?”Y见我对复兴坊的历史还是蛮了解的,就又问道。

“是。复兴坊建于1928年,一共有95幢楼房,在解放前,复兴坊真的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里面曾经住着很多中国名人。”我点点头说道:

“住过中国当代法学家、政治家、女权运动先驱,著名的上海抗日救亡运动领袖‘七亡运君子’之一,中国民主同盟第四、五届中央主席,中国首任司法部长的史良。”

“又比如8号曾住过民革主要创始人,廖仲恺夫人何香凝,何香凝还在这里设立了中华妇女抗敌会。”

我说的都是真的,正是如此,后来复兴坊才成为了上海十大名坊之一,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编号79。

不过,我如数家珍地给Y讲复兴坊里曾住过的名人是有我的用意的,因为复兴坊确实是一个名坊,解放前能住在复兴坊的都不会是泛泛之辈,之前我已经说了,从我爷爷开始我们就住在复兴坊,我是想藉此间接地向Y表明我的家庭背景是很不错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之间谈恋爱,对方的家庭背景是很重要的!

Y一面听着,一面打着字。

我虽然会英文打字,但从来没有看到过中文打字机,于是我好奇地问她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啊?”

“我在打中文字。”Y见我问她在做什么,就停了下来,转过头来看着我说道。

“这是中文打字机,这里是铅字,这是打字手柄,所谓的中文打字就是把这铅字一个个从铅字盘里挑出来......”Y说着开始向我介绍起了中文打字机,并给我做起了示范,那时没有电脑,也没有键盘打字,因此这中文打字是用一台装了上千个铅字的中文打字机来实现的。

“你每天都去你妈学校吗?”Y向我介绍完了中文打字机,因为听我说是刚从我妈的学校里回来,就一面打字一面问我道。

“每天都去,这样遇到自己自学时实在做不出的习题或想不通的地方,赶紧利用下课的时间,找老师问一问,这比自己继续苦思冥想要效率高多了!”我点点头答道。

“你妈所在的向明中学可是上海赫赫有名的重点中学呀,你这样的复习高考条件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呢!”Y听我说每天都去,就羡慕地说道。

“是啊,我这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很多时候,我真的从心里非常感激我妈学校里的那些老师,下课了,本来可以休息一下的,但硬被我拉来解答习题了,但他们从来不说累了要休息一下,也从来不说抱怨的话。”我听Y这么说,就用充满感激的语气答道。

我说的是实话,如果说那时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和现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之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那时的老师,在十年没有书可教之后,遇到了十年没有书可念的学生,那真的把教学生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和责任!

“有时候我真的很佩服你们这些去参加高考的人的勇气。”说起了复习高考,Y停止了打字,扭头用敬佩的目光看着我说道。

“实际上我也很想去参加高考,但总觉得竞争太激烈了,自己的基础这么差,要在半年里面要学完本来需要六年才学完的数理化,这可能吗?”Y一面说着一面神情纠结地看着面前的中文打字机,最后气馁地摇了摇头,说完又继续打起字来。

Y这么想也是有道理的,当时虽然大家都在谈论参加高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敢报名去参加高考的,因为十年都没有碰过书本,现在重新捡起来,而且要在短短的六个月内从小学文化赶上去,那是需要勇气的,而且即使是报名去参加高考了,但复习的进度也是每个人大不一样的,这就要考验每个人的毅力和聪明才智了。

Y见我没有说话,就用一种似乎有点不服气的口吻说道:“不过,我还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去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否则将来半文盲一个。”

应该说Y的这个想法也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想法。

“不过,学数理化我感到太枯燥,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文科。”Y一面打着字,一面又补充了一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