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221、回国创业X取经,好友相聚互诉感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拉法特。

朋友是一生的缘分,在偶然间相逢,在一生中永存;朋友又如一樽醇酒,味浓而易醉......

有了琳达的电话,我的心情变得开朗起来,我开始憧憬起了一旦LunX被收购了,我和琳达在中国一起创业的场景。

但琳达的电话一直没有等到,我却等来了另一个电话......

这时,从美国回中国创业的留学生,特别是从“硅谷”回来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了,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朋友圈。

一天,老冯给我来了个电话,说:“X,听小陈说你回国了,怎么样?什么时候我们小聚一下?”

老冯是个东北人,来自大连,实际上他的年龄比我还小几岁,只是他比其他的几个朋友都大几岁,加上是北方人,长相有点显老,因此大家习惯叫他老冯。

“哦,老冯啊!你也回来了?”我一听是老冯,就热情地招呼道。

我是通过小陈认识老冯的,过去并不太熟,只是那时回国的留学生和现在相比要少得多,因此是一个小圈子,加上大家又都是从美国“硅谷”回来的,因此相互间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一种亲近感。

“哈,我回来都一年多了!”老冯听我说他也回来了,就大笑着说道。

老冯的北方人性格相当明显,那就是豪爽,这也是大家尊称他一声老冯的原因。

“怎么样?这个周六一起去酒吧看球吧?有英超联赛的转播。”老冯和小陈一样也是一个足球爱好者,他们两人就是在美国踢足球时认识的。

我虽然对足球没有特别的兴趣,但和老冯碰个面,顺便了解一下他回来后的情况,还是有兴趣的,于是就笑着答道:“好啊!”

“那好,一言为定,周六晚上7点我来接你,到时候我再叫上小蒋,小曹他们几个。”老冯一听我同意一起去酒吧看球,显得很兴奋,就说到时候多叫几个人一起去。

“好啊!”我一听老冯要叫上小蒋,小曹等几个,他们我都认识,但由于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忙着回国的事,因此确实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聚过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比我回国早,因此我想藉此机会向他们取取国内创业的“经”,于是就欣然答应道。

“那你不要忘了把你家的地址用短信发给我一下。”老冯在电话中提醒我说不要忘了把我的地址发给他,因为他没有来过我在上海的家。

“Ok!”我欣然答道。

我回国时,把我的那辆LEXUSLS400留在了美国,因为虽然说那时国家出台了一个政策,那就是留学生回国创业的,可以免关税把自己的车带回来——否则一辆美国车,特别是豪车,进入中国是要交高达100%甚至更高的关税的!

但即使如此,把车从美国海运回来还是要不菲的运费的,而此时的我没有钱啊!加上我考虑到万一要回美国办什么事,没有车也不行啊,因为美国是一个安在轮子上的国家,因此就把车交给了琳达去代我保管。

......

到了周六晚上,老冯来接我了,他带着我来到了衡山路上的一家酒吧,那时衡山路有酒吧一条街之称。

为什么当时的衡山路会成为上海的酒吧一条街?

首先是地处当时所谓的上海“上只角”的老湾区。

“上只角”是上海的土话,意思是指上海浦西地区的高级住宅区。

第二个原因是僻静,当时的衡山路上是没有公交站点的,也没有公交线路,因此自然就不会有大的人流。

第三个原因是在衡山路上有个衡山宾馆,在当时的上海,衡山宾馆可是一个屈指可数的高级宾馆之一,因此衡山路的酒吧也自然因此而沾光了。

第四个原因是衡山路上有很多的花园洋房,当时很多的屋主都出国去了,因此就把空置的屋子租了出来,但租金很贵,因此也只有酒吧这样收费不菲的夜生活场所有这个能力去承租了。

我们来到酒吧时,里面已经有不少的人了,可能是因为今天有英超联赛冠军杯的转播,因此人有点多,小蒋,小曹等几个也已经来了。

酒吧不大,大约四十多个平方,吧台的一侧放着一架24寸的彩色电视,吧台里五光十色的各种酒瓶让人眼花缭乱。

酒吧内灯光有些昏暗,到处飘荡着烟和酒水的味道,间或掺杂着些许香水的味道。

那时的酒吧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的酒吧,已经平民化了,酒吧中聚集的人群中有很多失恋的、伤心的、失意的人们,他们晚上就泡在酒吧里,发泄着自己的无奈和多余的情绪;也有的因为工作的压力山大,家庭里无尽的纷争,或者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借口以及慕名前来的男人女人,这些人借助短暂的休息,来酒吧发泄着他们心中积压已久的郁闷,释放着自己的不满和纠结......当然也有些是来寻找一夜情的;

但在新世纪初,2003年中国的GDP仅为$14099亿美元,中国的人均收入才$1100美元,因此那时上海的酒吧是一个高档的社交场所,在这里有当时上海最让人激情难忘的高尚夜生活——一个晚上的消费很容易就花光了一个普通人一个星期的收入。

一句话:那时的上海酒吧没有现在这样的在闪烁的灯光迷离的音乐里激情舞动和喧嚷的年轻而又疯狂的男人,以及伴随着强烈的鼓点起舞的妖娆性感的女子;那时的上海酒吧纯粹是一个喝酒和交际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宣泄情绪的地方。

我们要了一箱三得利啤酒,然后就聊开了。

“X,回国后感觉怎样?”坐下后,老冯打开了一瓶啤酒,喝了一口,然后热情地问我道。

“还在摸索中,一切都还没有头绪呢。”我笑了笑,也打开了一瓶啤酒,喝了一口,答道。

“正常!我也是摸索了几个月才开始有点头绪的。”老冯见我说还在摸索中,就点点头,又喝了口啤酒,然后抹了下嘴,说道:

“你看,我回国后的第一个项目,整整谈了半年,我最终悟出了一条真理,那就是:中国不是美国,更不是‘硅谷’!如果你想回国创业成功,最佳的捷径,或者说通向成功的唯一的路就是‘CTC’外加勤跑KTV!”

老冯的话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老冯说回国创业的捷径就是“CTC”外加勤跑KTV,这“CTC”我知道,因为当时在我们回国创业的圈子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那就是“CopytoChina”,意思是把美国先进成熟的技术或产品复制到中国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