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孙山,科举

我,孙山,科举

第362章 九头牛拉也拉不回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后面孙山说了很多话,孙伯民和苏氏都没听到,他们只听到“外省”两个字。

孙伯民皱着眉头地说:“山子,你说你要到外省读书?”

苏氏跟在后面问:“山子,那个岳麓书院,是在外省的吗?不是在广州府吗?”

黄氏也慌了,怎么山子要到外省读书的?着急地问:“什么书院?外省是哪里?为什么要到外省读书?怎么不在广州府读书的?”

孙伯民,苏氏,黄氏万万想不到孙山要到省外读书,他们三个可没出过省,也想象不到外省是什么情况。

他们只知道如果到外省读书,路途肯定遥远,比漳州府,比广州府远太多了。

孙伯民,苏氏,黄氏怎能安心。

桂哥儿悄摸摸地打量着孙家的每一个人,孙山要到外省读书他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以为孙家人也知道,所以才没有说。

桂哥儿想着他是孙山的书童,肯定要跟着去外省,只是不知道湖广省是怎样的呢?他可没去过呢。

孙山看到家人那么紧张,安抚地说:“阿奶,阿爹,阿娘。大表哥在岳麓书院读过,所以他推荐我到那边读。大表哥之所以能考上进士,多亏在岳麓书院晋学。

阿奶,阿爹,阿娘,大表哥认为的好书院,肯定是好书院。

大表哥说了岳麓书院比广雅书院好太多了,要么不读,要么就读最好的。

岳麓书院出了好多举人,好多进士,我进去读书,对我只有好处,对我的学业更有帮助。”

孙伯民想说什么,但又说不出什么。

谨哥儿是读书人,更是官老爷,推荐山子到那边读书,肯定深思熟虑的。

谨哥儿又是山子的表哥,怎么也不会害山子。

孙伯民是非常相信谨哥儿这么安排的。只不过他真的不放心孙山到省外求学。

没人没物,三吾识七,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他怎么放心。

苏氏跟孙伯民一样想法,她也不放心孙山孤身一人到路途遥远的地方求学,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在漳州府有洪秀才的家人,在广州府有孙大姑,苏氏是非常放心的。

可那个岳麓书院有谁?如果谨哥儿还在那边读,苏氏也放心。

但谨哥儿已经离开了,孙山一个人过去,她哪里安心得了。

什么湖广省,第一次听说过,在哪个角落都不知道。

苏氏心里着急,但又没办法说反对。

谨哥儿推荐的,对孙山考取功名有用的,她真的没办法说不。

如果孙山因为她的反对没去读书,学业被蹉跎,她可负不起责任。

孙山那么爱读书,而且不仅为自己读书,更为家人读书。

苏氏一直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呢。

黄氏担忧地问:“山子,那个书院很远吗?能不能不去?在附近的书院读不行吗?”

孙山非常坚决地摇头说:“阿奶,岳麓书院有钱都买不进去读,我之所以有机会,全靠大表哥牵线。岳麓书院是每个学子心中的书院,如今有机会到那里晋学,我一定不会放弃的。阿奶,我一定要去读。”

这话像说给孙山自己听,也像说给苏氏,孙伯民听。

桂哥儿看到孙山无比坚毅的表情,听到孙山无比刚毅的语气,大气不敢喘。

虽然跟孙山相处的时间不算长,但桂哥儿已经了解孙山的性子。

他要做的事,九头牛拉也拉不回来。不想做的事,按下牛头也不喝水。

平时非常好说话,可遇到要坚持的事,谁都没办法阻止。

这次到湖广省读书,孙山读定了。

桂哥儿想着应该要准备全新的行李了,他可要陪着孙山重新出发了。

桂哥儿相处不久的都了解孙山,更不用说黄氏,苏氏,孙伯民了。

孙山的坚决,让三人无话可说。

忽然空气安静了,忽然气氛静默了。

大家默默地看着孙家老宅的院门,在想什么,又什么都不想。

夜色凝重,大家的心情凝重。

孙山打破沉默,假装微笑地说:“阿奶,阿爹,阿娘,你们莫要担心。这次我到湖广省求学,就像在漳州府求学一样,一开始你们难免担心。等到了地方,看到环境,你们肯定放心的。岳麓书院的环境比府学还好,还安全。只要我待在书院,不出去就不会有事的。”

顿了顿,孙山继续说:“阿爹,阿娘,阿奶,这次我是去求学,不是去玩耍。会整日沉浸在书院,不会到处乱走的。你们放心,我会好好保重。”

放心肯定放心不了。

孙伯民语气沉闷地说:“湖广省那么远,我怎么安心。哎,不过学业为重,你要去读,阿爹只能同意。”

孙伯民知道没办法阻止孙山去省外求学,也不敢阻止。

他的山子是有远大抱负的,孙家村,不,黄阳县已经没办法容得下他了。

孙伯民没听过哪个做父母的让孩子放弃学业的。

别人的父母看到孩子读书好只有高兴的份。

孙伯民不会为了自己的私欲,让有机会展翅高飞的孙山默默无籍。

苏氏焦虑地喊了一声:“当家,你的意思?”

苏氏还想着孙伯民怎么也要阻止一下,怎么今日那么畅快地答应的=,这不像他的性子。

至于苏氏,阻止倒是想阻止,但她知道无法阻止。

黄氏叹了一口气说:“山子,既然你想到外地的书院读书,那就去吧。谨哥儿让你到哪里读,总有他的道理。阿奶大字不识,给不了建议,也说不出好坏。你想去,阿奶只能说好。”

黄氏也弄不清岳麓书院在哪里,湖广省在哪里,她只知道很远很远。

但孙山都那么坚持要去读了,她一介妇人,有的只是妇人之仁,可不敢误了孙子的前途。

孙山鼻子酸酸,语气哽咽地说:“阿爹,阿娘,阿奶,这次我要去两三年,乡试才回来。”

孙伯民,苏氏,黄氏早已经预料到孙山会去很久,就像何书谨一样,也要去两三年,考试的时候才回来。

只是想到那么久都不能见到孙山,三人眼眶红红的,愁绪涌上心头,跟着夜色如墨一样浓得化不开。

喜欢我,孙山,科举科举(www.)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