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孙别赚了,国库塞不下了

大明:圣孙别赚了,国库塞不下了

第37章 火车竟以煤为燃料?!老朱心疼坏了!(第四更,求鲜花、月票、评价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唰!

随着蓝玉的一声大吼。

连后方的两个贰等座车厢都震动了!

贰等座的文武朝臣全都纷纷冲了过来。

一个个严阵以待。

生怕是有什么刺客之类的人出现。

“都退下!”

“不过是火车发动。”

“什么护驾,丢人至极!”

“况且还是咱乖大孙造出来的东西。”

“那还能害咱不成?!”

朱元璋大手一挥,不耐烦的训斥道。

文武朝臣这才悻悻退去。

等坐回去后又开始叽叽喳喳指着窗外议论纷纷。

徐达和蓝玉两人反应是最大的。

此刻也都是脸色通红。

臊的来着。

朱元璋则是最淡定的一个。

至少是看上去淡定。

毕竟百官都在,他身为洪武大帝。

虽然心中早已被好圣孙这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发明创造。

震惊的翻江倒海。

但也不能表现出来。

而且,无论如何他也不相信好圣孙还能害自己。

随着车厢平静下来。

很快。

朱元璋的注意力全都被窗外快速倒退的景色所吸引。

虽然坐在马车上也有过同样的感官。

但速度却完全不同。

60公里的时速什么概念?

比急行军还快!

和巅峰状态的汗血宝马差不多了!

问题是马儿跑得越快。

越难以持久。

但显然这黑家伙不会累。

“乖大孙,这火车为何会动?”

“又为何能保持这样的速度快速行进?”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看向朱雄英。

双眼精光闪烁。

他作为洪武大帝。

见识自然不是一般朝臣能比的。

光是看到这一幕。

他就知道如果一旦这样的火车铺开到全国。

那将是什么样的光景!

朱雄英闻言心中暗喜。

知道老朱是真的感兴趣了。

而这,也是他此行计划的第二步!

先是让大家见识到水泥这种工业革命的产物。

能给大明带来的巨大改变!

然后就是这蒸汽火车的出现。

让朱元璋明白!

它将会载着大明驶向何方!

尤其是。

这一切都需要朱元璋。

以及文武百官的支持。

否则光凭他。

没有政策支持。

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

甚至他还要让朝廷想办法将这些时代巨变的意义带去给天下百姓明白。

只有如此。

才能让他们接受。

否则就会和后世华夏的第一条铁路。

清朝时的结果一样。

建好了却又被拆毁。

认为这是一种数典忘祖,违背常理的存在!

不应保留!

朱雄英冲着朱元璋深鞠一躬。

“皇爷爷明鉴。”

“这蒸汽火车的动力来源于蒸汽机。”

“是一种利用蒸汽压力产生动力的热机。”

“在蒸汽火车中,锅炉将水加热成高温高压的蒸汽。”

“这个蒸汽通过管道进入蒸汽机,推动活塞运动。”

“而活塞的运动最终将蒸汽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推动火车前进。”

“这个过程涉及到燃烧燃料煤以产生热能,然后这个热能被用来产生蒸汽,进而推动火车。”

虽然这么一番话众人听不懂。

但最后一句话里面的煤他们听明白了。

李善长眼角微颤:“用煤就可以让这个火车动起来?”

“那得需要多少煤啊?”

朱雄英眼前一亮!

来了!

终于等到了这个问题!

他要做的。

就是要让朱元璋等人明白。

我大明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明!

轻工业、重工业的蓬勃发展。

已经犹如井喷!

百万百姓已经脱下农民的外衣,成为工人!

放在这14世纪。

堪称是人类史上的奇迹!

只不过朱元璋等人尚且不知道。

而他要做的。

就是让他们知道。

甚至亲眼看到!

朱雄英笑着看向李善长。

“中丞大人以为我大明的煤炭产量是多少?”

不光是朱雄英。

朱元璋、朱标、徐达和蓝玉也都纷纷看向了李善长。

他们知道。

李善长作为曾经的大明宰相。

对大明的煤产量很清楚!

最重要的是。

他们也想知道。

到底大明的煤产量能不能支撑得了这一列列火车。

呼啸着驶在这大明广袤大地上!

李善长嘴唇一颤。

“大明一年的煤产量,大概在5300万斤。”

听见李善长的这句话。

众人明显松了口气。

连朱元璋都认为。

如此多的煤产量。

支撑这一列列火车行驶应该是完全足够的。

可当李善长下一句话传来。

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但我大明历来是用煤炼铜铸器!”

“在砖瓦、石灰、制盐等手工业生产中也大量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可以说,若是算下来。”

“我大明虽然年采5000多万斤煤。”

“可却也日需煤数10万斤啊!”

“所剩煤数百不足一,何以能支撑这庞然大物的运作啊!”

“……”

……

感谢“陈冬生”投的月票。

感谢“陈冬生”投的催更票。

感谢“小小妖夜(QAQ)”投的月票。

感谢大佬,感谢大佬。

跪求各位读者大大们能够给小弟投递一点鲜花,只要有鲜花,有打赏,有评价票,有月票,小弟愿意每天10更,20更!请所有读者大大们相信我的手速,作者在这里拜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